从全新速腾基本敲定上市日期开始,网络上各种关于这款车的相关内容开始大量爆发。其中不外乎以骂声为主,骂声中则基本着眼于全新速腾的减配,且减配的矛头直指它的扭力梁式后悬挂。我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是知道写这篇新速腾评测稿的压力很大。既然大家都对全新速腾的后悬挂如此感兴趣或有偏见,那么我在这篇评测文章里也先来聊聊我对这套全新底盘系统的看法吧。[摄影:唐锦 测试:阎宇南 图/文:毕远浩]
在写这篇评测稿之前,我已从一汽-大众相关人士手里获得全新速腾耦合式后悬挂设计原理及特点的官方解释,其中后悬挂结构及各部件剖析就如以下图片所示:
关于全新速腾耦合式后悬挂的技术特征是这样的(官方说法):桥体为型钢构成的焊接结构;横梁用于更换车桥定位,防止车桥产生不受控制的侧向运动;副车架与车身连接提高稳定性,更好的吸收横梁运动产生的力。其中桥体是由不同的金属片焊接而成的轴,而加入一根杆式横梁可以使轴的导向更好,从而避免了轴不可控制的横向运动。
在实际体验中,我对于全新速腾有这么一个印象,在市区道路及车速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几乎感觉不到新速腾的非独立后悬与老速腾的多连杆式后悬有何区别,在一些不平整的路面上行驶时,后悬挂依然能够把路面的规则震动传递到车内,只是偶尔低速经过减速带时会察觉到新速腾的后悬行程会更长一些。此外,新速腾的方向盘感觉会更轻一些,但也不至于跟大多数日系车那样一个手指就能把玩那么轻。
而在我们的测试环节中,全新速腾耦合式后悬挂表现不仅没有明显落后于此前多连杆设计的老款速腾车型,而且最终绕桩成绩还让我们大跌眼镜,18米绕桩测试的最好成绩达到了65.1公里/小时。开始我们不太相信,后来总结了一下发现,新速腾能取得较优秀的绕桩成绩,多半功劳可能并不能算在这套新的后悬挂上面,而应归功于重新调教的电子控制程序。具体我们是怎样测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呢?请翻查我们的第八页>>>操控篇
|
|
|
|
如果你们初步相信我们的测试或认同我们的观点,那么不妨接着我的评测思路往下看。对于全新速腾而言,尺寸加大、轴距加长本应该成为大多数人关心的重点,为何我们偏偏要计较起它的后悬挂来呢?另外,新速腾的车内空间表现确实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接下来的空间介绍篇了解到详细的信息。
新速腾空间:车内纵向驾乘空间提升明显
|
|
为了更好的把全新速腾车内空间说明白,我特意在测试这款新车的同时,借来了我同事刚买不久的老款速腾冠军版进行简单的对比。从以上车内空间尺寸实测数据图可以看出,全新速腾驾乘空间提升点主要在于前后座纵向空间,均比老款速腾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与它的轴距加长73mm有着较大的关系。至于为何宽度和高度都增加了的情况下,得到车内的横向空间反而更低,我觉得原因很可能是新速腾的门板加厚了,把增加的宽度给抵消了(只是猜测)。
抛开纯数据的单调对比不管,你也可以看看我在全新速腾车内的真实驾乘体验。可能因为机舱盖角度和风挡过渡等设计不同,我可以在新速腾驾驶位中轻易找到合适的坐姿,并最终让头部留有一拳的空间。同样的视野要求,我在老款速腾上坐姿可能就要坐得更高一些,从而显得头部空间有点压抑。
来到后排体验,首先得说明白设计师为新速腾后排乘客头部空间做了巧有心思的动作,从图片就能看到,后排乘客头顶从天窗“储藏室”末端有一道明显的转折线,让后排乘客头顶正上方有一块掏空的部位,它就是为了提升后排乘客头部空间的。从实际体验来看,这小小的掏空块确实给后排头部空间做了些提升,要不然很可能我体验中的四指余量会瞬间归零。
在储物空间方面,全新速腾的510L行李厢容积,比老款的527L减少了17L。或许很多读者会有疑问,为什么新速腾尺寸都增加了,而且后悬挂也由原来的多连杆独立悬挂改成了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挂了,理应获得更大的行李厢空间才对啊。我开始也是这么假设的,当实际测量了新速腾行李厢尺寸后,我就明白其中的蹊跷之处了。实际测量中,新速腾行李厢比老款的进深要短了20mm(腾给后排空间)、净高度低了15mm、宽度也对应变窄了20mm左右,如此等等,我们也就只能接受行李厢变小的结果了。
除了大的行李厢有所缩水以外,新速腾车内的储物格则是有了新的设计,有一些改动还是很积极的。比方说中控台下方增加的小储物格,很适合我们放手机(以前的版本可是很难找到前排能适合放手机的地方哦);前排中央扶手箱、副驾驶手套箱等也同样做了修改,使用起来更加便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前排中间水杯架做了一个小修改,加入了限位器,使得放置较高的水瓶时,也不至于东倒西歪。四门上都有储物槽,前排两侧储物槽很大,基本可以并排放置五瓶标准550ml的矿泉水,后排两侧门板储物格也分别能放进两瓶550ml的矿泉水。另外,后排水杯架设计在了中间折叠扶手枕前方,空间利用更合理,也让这个后排扶手枕的档次看上去更高一些。
新速腾外观:线条更硬朗 变得居家稳重
简单了解完新速腾的车内驾乘空间和储物空间后,我们或许又有疑问,这些大空间是怎么得来的呢?于是就有我接下来要介绍的全新速腾外观设计内容了,其实目前大多数厂家针对中国市场推出改款或换代新车时,无外乎的手段就是增加配置、加长轴距,尤以后者更易讨好大多数中国消费者。
全新速腾或许也是一汽-大众参透中国人购车心理后的新作,通过以上图片说明我们可以看出,全新速腾车身尺寸分别比老款速腾长度增加了100mm、宽度增加了18mm、高度增加了21mm,而且轴距也增加了比较夸张的73mm。全新速腾的这个车身尺寸,基本上已经达到了一款入门中型车的标准了,难怪厂家也正式把新速腾定位为A+级车了,这可是自封的,以前我们给老款速腾的定位,厂家还谦虚的不太愿意接受,现在可是完全凭实力说话了。
当然,除了车身尺寸得到较大提升以外,全新速腾在外观设计上也还有不少亮点所在的。就整体外观设计元素而言,我们几乎很难在全新速腾身上找到与老款速腾相似之处,反而是有各种设计块与同集团中奥迪新A4L极为相似。比方说前脸保险杠下沿的设计,强化了空气动力学元件的作用,也很好地降低前脸视觉重心,与全新U型中网结合,显得新速腾特有一种霸气。
老款速腾上用了几年并于2011款车型上摒弃的轮毂这次没有出现在全新速腾配置单上,估计那套我认为是最适合速腾的轮毂要彻底跟我们说再见了。相对而言,我们测试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轮毂是16英寸10辐式抛光设计,咋一看还以为是起亚车上摘下来的,尽管质感不错,但相对于老款的五双辐式,我还是更喜欢后者。
留意新速腾的车身侧面,我们便会被一道凌厉的反光(或者倒影)所吸引,我所指的就是新速腾黑色钢琴漆处理的B柱。我想不明白设计师在新速腾这个级别的车上设计钢琴漆B柱的初衷,却觉得为此设计而作出的让步有些无厘头。前后门玻璃框因此而变细不说,毕竟这样的改变安全性可以用高强度或超高强度钢来弥补,但由此而产生的前门下半部分与玻璃框有个明显且锋利的过渡,却会为日常用车造成不便。
在本次测试的沟通会上,给我们讲解的厂家人员也毫不忌讳地提到,新速腾尾部设计有借鉴自奥迪新A4L。碰巧我们在测试拍照过程中,新速腾在一个停车场内与新A4L邂逅,于是我们经过仔细对比打量过后,觉得新速腾的尾部设计果真很有新A4L的影子,包括尾灯轮廓、双排气管、保险杠下方扰流板等等。只是相对而言,全新速腾的尾部棱线更明显,线条相对更有力量感而已。
新速腾内饰:做工有提升 细节处理更合理
仿奥迪A4L的外观让全新速腾似乎搭上了豪华车的边儿,进入它的车内后却不难发现,它的原型依然是一台典型的大众车,至少与高尔夫6的内饰有着接近90%的相似度。或许有人会说,不只是大众,现在大多数厂家也都在慢慢把自己不同级别车型的内饰设计风格进行统一。说得也没错,至少大众提出的这种模块化生产对于节约成本方面考虑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是以后的车可能因此而少了很多个性而已。
说到全新速腾的内饰,虽然厂家提供了全黑和米黑双色内饰可选,但从这几天的测试中发现,黑内饰更加耐脏,米色内饰很容易变旧,尤其是真皮座椅的米色内饰。因此,如果不是十分钟情于米色内饰的话,我比较推荐选用它的全黑内饰,以后准不会后悔。
|
|
刚刚说了新速腾内饰大概有90%左右与高尔夫6相似,剩下的10%不同我想仪表盘是一项,新速腾并没有采用高尔夫6那种双炮筒式的仪表设计,而是采用了两大两小平面式设计;此外,这款1.8TSI旗舰版所采用的木纹饰条装饰,也是此前老款速腾和高尔夫上几乎看不到的设计。
相对于低配车型而言,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的中控台显得更加简洁,因为它配备了大众RNS 510带DVD多媒体导航系统,这套系统集成了SD卡数据接口、USB数据接口 + Aux-in音频接口、虚拟6碟CD\MP3+收音机+8个扬声器、触摸式6.5英寸液晶显示屏、蓝牙手机免提系统等等功能。
不过,看似很强大的它也有不足之处,其中我认为设计最傻的是它所谓的语音控制功能,识别能力是我所见过的多媒体导航系统中最差劲的一员,没有之一!难怪最近有报道称,大众正在着手研发全新车载多媒体系统,预计2013年装备在新车上。就人工智能多媒体系统这方面来说,大众真的没有拿得出手的新品,该好好反省一下了。
新速腾视野:比老款好 内后视镜视野一般
在进行视野相关点测试前,我本以为车身加大后会影响到全新速腾的总体表现,应该会比老款稍差一些。然而,测试后的结果再次让我惊讶,较大的车身并没有给驾驶员视野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且因为新车身线条的重新设计以及后视镜的相关修改,使得总体视野表现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毕竟全新速腾车身尺寸不算小,我们在日常用车时应该更加格外留意。比方说在狭窄的胡同里与对向车辆会车时,应该更加留意前半车身两侧的空间余量,必要时可以把电动后视镜折叠起来。
再有就是,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配备了前后各四探头的泊车雷达,不过后方雷达探头安置在后保险杠上,距离地面较高,某些低矮或细小的物品可能不会那么灵敏地探测出来,需要我们格外留神,尽量把碰撞风险降至最低。
新速腾灯光:前大灯没有透镜 尾灯无LED
在灯光设计方面,我们非常遗憾地在这款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最顶配)上竟然没有发现氙气大灯及LED尾灯,如果说尾灯利用了塑形而弥补无LED尾灯遗憾还能说得过去的话,那么前大灯无氙气大灯和透镜装饰,就显得甚为不解了。
【以上图片为全新速腾照明测试GIF图片,下载需要时间,请耐心等候】
由于没有配备氙气大灯,厂家为新速腾的前大灯配备了自动开闭功能,并且近光灯高度可调,以表诚意。不过,由于前大灯非氙灯且无透镜装饰,因此在大灯照射范围测试环节中,全新速腾前照灯的灯光分布不是所有模式都能很均匀,这尤其表现在近光灯亮起的情况时。当然,它的远光灯表现还是不错的,照射距离较远,普通车型在同样的测试环节中远光灯照射范围基本不会超出60米开外,而全新速腾做到了。
我们再看看新速腾车内的照明灯氛围,与高尔夫6基本相似,新速腾的车内灯光比较柔和,前排双阅读灯的指向性比较到位,进行短时间阅读以及交谈等,这样的灯光氛围已经足够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全新速腾车内从方向盘多功能键到中控台空调控制模块按键等,所有需要驾驶员接触控制的按钮、旋钮等,都配备了橘红色的冷光标识,方便车内人员在较昏暗的环境下对各种功能键进行操作,这点新速腾表现让我很满意。
新速腾动力:调校更注重中后段加速能力
看完了一系列关于全新速腾的静态设计特点及细节元素后,我们从这一页开始来对它的动态表现进行详细的体验,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它的动力系统。本次测试车型为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它搭载的是排量为1798ml的直列四缸4气阀电控燃油缸内直喷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其最大功率为118kW/5000-6200rpm,最大扭矩为250N·m/1500-4500。虽然它同样用在国内的新迈腾、新帕萨特以及途观等车型上,但由于全新速腾的整备质量仅为1435kg,故它的加速性如何值得期待。
与这款TSI发动机匹配的是全新的7速DSG双离合手自一体变速器,取代了老款1.8TSI冠军版所搭载的6速Tiptronic手自一体变速器。新车采用了EPS电动随速助力转向系统,方向盘从这一代开始变得更加轻盈了,只是它的轻盈仍建立在能获得比较清晰路感的基础上。值得一提的是,全新速腾的发动机可以使用93#汽油,这对于日后的养车成本也是无形的节省。
以下是关于全新速腾加速动力及制动测试数据的解读:
从0-100公里/小时加速测试:
1.8TSI与7速DSG这套动力组合相信大家已经再熟悉不过,在之前测试过的新迈腾和新帕萨特上这套动力系统的表现足够让人满意。这次搭载到自重更轻的新速腾上,加速成绩理应好于前者。加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205mm宽度轮胎,我们尝试着将油门控制在ESP不会介入的点(ESP介入会限制动力输出),最大限度的保证动力输出,DSG换挡速度一如既往的平顺,挡位之间衔接得当,最终8.07秒完成破百,最大加速度0.632G。
在场地测试中,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取得了8.07秒的百公里加速最快成绩,比官方公布的8.2秒还要快0.13秒,这其实也并不是意外。测试车型轮胎磨损不严重,起步打滑控制得当,加上7速DSG双离合手自一体变速器的换挡感觉等等。不过,测试是使用S模式(也有尝试手动模式)进行加速的,我们日常如果使用普通D挡起步加速的话,油门反应会略有迟缓,涡轮介入也基本只能在发动机转速提升到1500rpm以上时才能起作用,相对迅猛的加速感觉并不十分明显。
从100公里/小时-0制动测试:
新速腾刹车测试并没有完成突破,8组连续制动成绩始终徘徊在44米上下,这和老款速腾基本保证在同一水平线,并没有质的提升。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来自制动力不够强,可以看到,最大减速度出现在刹车头段,而最大数值也不到-1G,但系统工作稳定,没有出现大幅波动。测试车辆为几百公里新车,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并没有完成磨合,此外,205mm锦湖轮胎也很普通,最好刹车成绩为43.96米,最大减速度-0.99G的成绩显得很平庸。
同样道理,在我对全新速腾几天的试驾过程中,于驾驶方面最不满意的应该是它的制动系统。在我的概念中,老款速腾的刹车踏板基本就是点多少有多少的,而现在的新速腾制动踏板力度调校非常靠后,日常驾驶时踩大概1/3时是没有明显制动感觉的,只有再接着往下踩,才有合理的回馈力度。或许这点也是造成新速腾在进行制动测试时没有获得优秀成绩的原因之一吧。再者,我们测试的确实是刚落地不久的新车,所有该磨合的地方都没有磨合完,性能方面有所偏差应该可以理解。
新速腾操控:电子程序调校合理 成绩优秀
刚刚在文章开篇中,我已经用了几段话简单概括了全新速腾的后悬挂构造及特征原理等,现在我们再来简单认识一下它的实际表现。由于新速腾配备的ESP电子稳定程序不能通过快捷键关闭,我们也只好以原装带ESP的功能测试全新速腾,这样也好,跑到极限速度时,该系统会及时介入干预,以防发生危险。
说到操控性,可能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它的前后悬挂设计、方向盘指向性等方面,却很少有人联想到它的车身刚性及整备质量等因素。我从工信部相关目录中查找到了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的整备质量,为1435kg,比老款1.8TSI冠军版自动挡车型还要轻了11kg。这里车身变轻,并不意味着用料缩水,很可能是用了更多的高强度或超高强度钢板,从而在降低车身重量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车架的刚性,并不会影响到整车的操控稳定性。
进行18米绕桩测试:
新速腾后悬挂的变化相信大家都知道,那么在绕桩测试中,扭力梁和多连杆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用数据说话。开门见山,新速腾的绕桩速度要远高于老速腾,65.1公里最大通过速度和1.03G横向加速度的成绩不亚于任何一款运动紧凑级车。方向的精准度虽不及老款,但很容易掌握。
在绕桩过程中,避震器的支撑与老款相当,而ESP的介入点要比老款晚,介入方法也只是起到轻微修正作用,并不会干扰到行车路线,让整个车身在驾驶员可控范围内,并非老款的直接限制动力。虽然新速腾扭力梁悬挂的响应速度不及多连杆,但通过新版电子程序的辅助,运动特性反而得到了提升。
当然,绕桩成绩优秀也并不意味着它的操控性的确很牛。我同事曾经在两段高速路上尝试驾驶全新速腾开到140-150公里/小时,这时较大的风阻开始在新速腾周围产生乱流效应,车身也开始有种发飘的感觉。而这时若要进行较大幅度的紧急制动,车身稳定性并不容乐观,基本感觉比日系车好些,但要稍稍比老款速腾差些。
新速腾舒适性:座椅是亮点 人性化配置多
说完操控,我们再来看看全新速腾的驾乘舒适性。进入新速腾车内,我印象最深,也是感觉特别良好的是它的驾驶位座椅设计,真皮包裹的靠背和座垫软硬度适中,皮质和缝线做工都非常到位。座椅中部采用了类似于新迈腾和CC上面的防滑条设计,比起高尔夫顶配的真皮座椅要更优胜一些。当然,如果这套座椅采用打孔设计,那就基本找不到什么缺点了。
对于这款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车型而言,正副驾驶的待遇相差很远,驾驶位提供了八向(带两向腰靠)电动调节功能,而副驾驶则只有四向手动。不过想想也还不错,因为副驾驶座椅靠背调节改用了全新摆动式开关进行控制,不再需要像以前老款速腾使用的转动式旋钮调节得那么吃力了。
当然,前排座椅毕竟大部分是主人家乘坐,因此有些待遇他们俩也是一致的,例如座椅加热功能,在寒冷的大冬天尤其适合北方用户。另外,前排的双气囊、双侧气囊以及双侧气帘等配置,也都是正副驾驶一视同仁。
我觉得新速腾的前排舒适性基本没有过多可挑剔之处了,但后排比起老款速腾,还是有些提升得不够彻底。比方说后排地台为了给排气管留有空间,因此依然有一个非常高的凸起,如果后排乘坐标准两位成人时,那倒是无所谓,若要乘坐三位成年人,那中间的乘客可就需要委屈一下了。
最后我想说说最近被骂声一片的新速腾车门铰链问题,全新速腾的车门采用了普通铰链加三段式限位器组合成为开闭系统,很多人都认为这种设计相对于老款速腾的三段式铰链形同减配,而且新的设计在安全性和耐用性方面会更差。我的意见是,新车同样有限位关闭功能,只是与老款实现的方法不同,且吸入力度不同而已,基本很难定断安全及耐用性会明显比三段式铰链差。如果以后有哪位读者买了新速腾,遇到车门铰链坏的情况,请告知我,我非常有兴趣了解。
新速腾油耗:未过磨合期影响最终测试表现
在这三天的测试中,我们驾驶着全新速腾行驶在北京各种环路堵路以及高速路上,有上班高峰期拥堵也有周末不限号的乱堵,有些时候在高速路上走得也还算通畅。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综合的道路行驶中,还包括了进行车辆加速、制动及绕桩测试环节,所有综合路况加起来获得的本次油耗测试结果。
其中我们本次测试共行驶了392.7公里,消耗燃油36.61升(加93#汽油,前后均采用跳枪法加油),最终获得的油耗成绩约为9.32升/百公里。
我们测试的数据相对于工信部公布的综合油耗7.6升/百公里有些差距,反而与纯市区工况的10.4升/百公里油耗比较接近。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测试车辆仅仅行驶了600公里左右,未过磨合期是原因之一;我们测试数据时对燃油消耗格外高也是影响本次油耗成绩的原因之一。我相信在正常新车磨合期完成后,能获得更好表现的燃油经济性。
新速腾配置:很多配置只会出现在旗舰版上
在全新速腾1.8TST旗舰版中有很多人性化配置,而我却悄然间对其配备的胎压监测系统非常喜欢,因为就在我们这次测试的其中一天,在完成测试工作回城时,突然仪表盘上的胎压监测指示灯亮起,于是我们找到合适的路段下车检查,原来是右后轮扎上螺丝钉了,最终我们更换备胎再继续上路。也因为新速腾配备了胎压监测系统(高配车型才有),不然我们可能由此换来不可估量的人身安全损失了。
此外,全新速腾虽然全系标配ESP电子稳定程序,但车内却并没有相应的关闭键,这项配置也需要我们留意,厂家不提供关闭键,就是希望我们能让该安全系统处于常开状态,以避免危险事情的发生。新车还全系标配了双气囊+双侧气囊,旗舰版车型多配备了双侧气帘。
全新速腾的天窗设计也非常合理,虽然不是全景式的,但在开启面积上,它要优胜于很多竞争车型。新车还在发动机舱盖上增加了原厂隔音棉,但却比较不争气地把机舱盖液压挺杆给取消了,换成手动普通支撑杆,档次有所降低。
另外,全新速腾1.8TSI旗舰版还配备了自动防眩目后视镜,RSN 510多媒体导航系统、后排12V电源接口、儿童安全座椅固定装置以及全系标配四门电窗玻璃一键升降防夹等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