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比亚迪S6是在深圳本地进行试车,按照惯例在等待经销商准备试驾车的时候,我们都会和销售人员聊聊,咨询一下车型配置、销售情况、订车周期等等,了解行情也是车评人的必修课之一。在对话中,我们得知S6的2.0L低配车型不接受预订,客户只能选择2.0L手动挡高配和2.4L自动挡车型。其实最低配车型不生产的情况我们都见怪不怪了,一般这种低价低配车型都是在安全配置上缩水,主要目的是为了拉低入门价格,性价比不一定高。
仔细看了配置单之后,我们发现在售的两款S6配置堪称豪华,这两款车型除了动力系统不同,在配置上几乎没有差别。销售人员还特别提到,比亚迪因为担心2.0L车型的配置不够高,已经原厂加装了天窗,配置单上还没来得及改。看来这次比亚迪想把最擅长的“配置价格比”提升到新的高度。
【长城哈弗H6、比亚迪S6和它们对应的原型车】
SUV是所有自主品牌都虎视眈眈的市场,目前最主流的产品是奇瑞瑞虎、长城哈弗H3/H5系列。但两者的车型定位不同,一个是承载式车身的城市化SUV,一个是大梁车身的硬派SUV。所以严格意义上,自主品牌的城市SUV仍处于一枝独秀的状态。因此众多自主品牌都加紧步伐推出城市SUV产品,比亚迪S6是这些追赶者中最快问世的,能有这么快的研发速度自然得依靠比亚迪的传统开发途径,而这回比亚迪参照的目标车型是丰田汉兰达/雷克萨斯RX。
S6上市不久后长城推出了自己的城市SUV——哈弗H6,长城借鉴的是本田CR-V,虽然参照车型的定位不太相同,但S6与H6的价格相近,未来两者的比拼毫无疑问是SUV市场的一大看点。
比亚迪之前的产品因为外形和参照车型过于相近,被冠以山寨之名,其实也有不少人正是因为与原型车相似的外形才投入比亚迪的怀抱。毫无疑问比亚迪的设计师也纠结于继续模仿还是创新设计。此番S6的形象与雷克萨斯RX并不完全相似,尤其是前脸没有能让两车联系起来的设计,尽管车尾的线条比较相近,但灯组设计保持了一定区分度。A柱、C柱、车顶轮廓这些涉及筋骨的部件则不可避免的与参照车型基本一致。
虽然外形仍有浓重的模仿痕迹,但S6还有一些原创成分,特别是前脸部分观感简洁大方。尾部的轮廓和尾门线条与雷克萨斯RX相仿,主要在灯组有一些变动。总体上看想要把S6改成雷克萨斯的模样会比F3变身花冠困难许多。
仔细看一些细节,比如前格栅、尾灯、轮圈都找不到山寨的痕迹,说明比亚迪的设计功力逐渐提升。右侧后视镜下方还有摄像头,可以在车内查看侧向路况,使用方法稍后会加以介绍。
比亚迪S6的尺寸为长4810mm、宽1855mm、高1680mm,轴距2720mm。车身尺寸是自主品牌里最大的,与参照车型雷克萨斯RX都不相上下。从侧面能看出S6的离地间隙很高,最低19cm的离地间距接近一些硬派路线的SUV。比亚迪应该是考虑到二三线城市的市场需求,即便是承载式车身,也很强调烂路的通过性。
比亚迪为S6提供了两款发动机,分别是自主研发的2.0L和来自三菱的2.4L发动机。代号BYD483QB的2.0L车型是比亚迪自主研发,拥有可变进气技术,最大功率103kW/6000rpm,峰值扭矩186Nm/4000-4500rpm,参数在自主品牌里处于上游水准。2.4L车型采用的航天三菱4G69发动机拥有MIVEC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最大功率118kW/5000-6000rpm,峰值扭矩215Nm/3500-4500rpm。
三菱的4G69(2.4L)发动机在国内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长城哈弗H5/H6、江铃驭胜都有使用三菱动力,但缺少MIVEC技术,同样2.4L的排量功率和扭矩会比S6的这台稍有降低。
S6的2.0L发动机目前只匹配5前速手动变速箱,而我们试驾的2.4L车型匹配4前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来源并不确切(有说来自三菱,也有说来自爱信)。
不管变速箱来自哪里,我们更关心其实际匹配表现。
对自主品牌的自动挡,我们会很留意停车怠速切换挡位是否有明显震动、异响,如果有异常就说明匹配功夫没做好,S6只有轻微的震动,表现良好。
在市区里中低速行走,以温柔的方式驾驶,这台2.4L发动机的初段加速力道比较充沛,转速控制在3000转之内不需深踩油门就能轻快的跟上车流。因为变速箱4前速的规格不高,所以想快点加速的话转速就容易拉高到3、4000转,这时候加速力度稍微见涨但没有什么刺激的推背感。这种风格和韩系SUV初段油门轻快的表现有些相似,但没有那么灵敏积极,动力表现也稍弱一些。
虽然规格不高,但这台4前速变速箱在行进中和发动机的匹配很好,基本感觉不到换挡动作。一方面原因是频繁加减速时变速箱的降挡意愿不高,换挡次数少自然也显得更平顺些;另一方面它的换挡动作也顺畅,深踩油门kickdown降挡不会出现深吸一口气再加速的感觉,就算是强制降挡提速也比较自然。市区里的限速80km/h对应转速在2000转,以变速箱规格来看属于正常。
所以单论动力系统,S6给人的感觉虽然不是十分活跃,不能营造激烈驾驶的快感,但完善度还是相当高。在这个价位上,能提供表现完善的自动挡车型就相当难得,很难奢望动力充沛富有乐趣了。
十万元左右的自主品牌SUV派别分明,一种是以奇瑞瑞虎、海马骑士、江淮瑞鹰为代表的承载式车身,另一种就是以哈弗H3/H5、威麟X5、陆风X8为代表的大梁式车身,前者多半是两驱车更注重公路性能,后者都配有四驱系统能去野外撒野。比亚迪S6属于前一种,它的底盘结构和汉兰达、旧款雷克萨斯RX相似度很高,都是前麦弗逊后双连杆独立式,但S6目前只能买到前驱形式。
坐在S6的驾驶席上感觉和大多数SUV相似,座椅高、坐姿直。但是S6的车身窗线不算高,A柱也不粗大,前方和左侧的视野都很好,只是右侧下方视野还是会受到高车身的遮挡,通过路口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右侧有没有低矮的小车。S6的方向盘可以四向调节,直径和轿车相仿,手感不亚于同价位轿车。开动起来转向助力也很轻盈,女士可以不费劲的原地倒车或者掉头,没有出现同类车型低速费力或者有点“粘”不够干脆的现象,并且整个回转圈数内的助力均匀,只是虚位和轿车相比要大一些。刹车踏板起始有一点虚位,后半段有很好的比例感,比较容易掌控刹车力度。应该说,斯文驾驶时S6各个环节显得正常,是我们试过的最完善的比亚迪车。
但是S6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它的悬挂设定就是我们近来试过SUV中最软的一款,加减速时的车身俯仰动作很严重,快速过弯时车身的侧倾幅度会让人打消拿它劈弯的欲望。尝试绕桩那样来回打方向,S6偏软的悬挂支撑力不足,重心转移偏大,主观上给人的驾驶信心不足。驾驶S6很容易让人想起那种像大船般的老式美国车。
因此S6虽然拥有轿车平易近人的一面,但开的时候还是时刻不要忘记它是一台身高马大的SUV。
由于试驾时间限制,我们没有把S6开到比较“野”的路段去体验越野。严格的说S6并没有什么越野能力,与瑞虎、骑士等城市SUV相同,S6只有两驱型号。只要陷车了,它和普通轿车一样没法脱困。购买这类SUV的人也不会把车带到十分极限的路况去撒野,19cm的最小离地间距和不小的接近角、离去角能提供接近硬派SUV的通过性能,应付乡间土路不容易托底这才是它最实在的地方。
SUV相对轿车拥有车身高的优势,更容易隔绝底盘噪音,S6的底盘隔音效果较好,在市区道路行驶时基本没有胎噪的滋扰,遇到颠簸路面悬挂的动作声音也不明显。车厢内的噪音主要来源自发动机,静音性一贯不是三菱发动机的强项,转速接近2000转就会有低沉的声音传到车厢内。假如遇到喜欢开快车的司机,乘客肯定很容易觉察其加速动静。
偏软的悬挂设定在乘坐环节并没有明显失分,加上厚胎过滤零碎震动的能力较好,压过路面的碎石车厢并没有什么颠簸。只要不激烈驾驶,S6的车身安定性都不错。
S6的车厢仍然是最迎合大众审美的上深下浅两色搭配,虽然没有照搬丰田/雷克萨斯哪一款车的设计,却又蔓延着浓郁的丰田味道,整个内饰很具有亲和力。S6的内饰对于比亚迪而言是一个突破,用料符合它的价位,各处做工都比较细致、接缝整齐,观感上没有明显的瑕疵,是我们试过的比亚迪车型中最工整的车厢。
比亚迪的电子技术相对其他自主品牌有着明显优势,S6车厢里也大量堆积了各式电子装备。仪表盘除了中央的时速表外都是液晶屏幕显示,科技感上更胜一筹。行车电脑的选项也十分丰富,除了油耗、行程设定,还可以调整保养提醒等选项。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小缺点就是转速表的标识过于紧密,实用度不高,基本要靠看上方的放大数字显示。
S6拥有同级里独有的一项科技配置——右侧摄像头,按下方向盘上的按钮就可以在中控台的液晶屏幕上查看车辆右前方的路况,能在走一些烂路的时候更加从容。从图中可以看出摄像头的视野偏向前方,不能覆盖整个车身侧面,所以实际使用过程中仍然要多加留意。
中控台的触摸显示屏还集成了空调控制、电视播放、地图导航等功能,空调风量和风向没有在中控台上设置开关,必须在触摸屏上控制,这点照搬了丰田设计,科技感是有了但便利性不如旋钮方便。导航界面的反应速度和汉字识别率都不错,尝试搜索本地公交枢纽时并没有找到正确地点,说明地图的信息量有待提高。另外,我们发现S6的这个屏幕由于位置和角度原因在太阳光下较容易反光,坐在驾驶席上需要挪动身体才能看清屏幕。
后视镜、大灯高度调节和油箱开关都藏在面板之中,和雷克萨斯的设计相仿,很有高级感。后视镜上增加了指南针,在城市中用处不大,算是个成本不高的科技小卖点。
S6的内饰做工相比以往车型进步显著,同时在人机工程上学习了丰田的许多优点,按钮清晰表面还有汉字标注,使用起来简单容易上手。但在试驾过程中我们发现若干“小问题”:喇叭需要按中间的位置才能响、手套箱要大力快速才能关上(4S展厅的样车又很正常);另外试驾车4个车门都不太好关,经常要大力“甩”;副驾驶右侧空调出风口不能送风。我们还是衷心希望比亚迪在质量稳定度上能更有所进步,不要浪费了这么一个设计规整、用料也算得体的车厢。
S6的前排座椅只有手动调节,也是相对整车而言配置最薄弱的环节。驾驶席座椅看上去椅面宽大,靠背有侧向支撑中间有休息手枕,应该坐起来会很舒服。但实际坐在上面感觉座椅的形状不够贴身,座垫也较硬。所以别小看座椅设计,得积攒相当多的人体工程学经验才能保证各种体型的人都坐得舒服。
后排座椅的调节选项在同价位车型里显得十分丰富,靠背角度和座椅前后都可以手动调节。后窗玻璃一直延伸到乘客头部后沿,因此坐在后排的开扬感足够充分。横向宽度和腿部空间都是同级里的佼佼者,尤其是膝部的活动空间十分充裕。中央地台的隆起不大,中间乘客不会感受到憋屈,只是座椅的乘坐感还是不及两侧舒服。
前门壁板的储物槽吸取了丰田的优点,可拉伸设计能扩大利用率,长度和深度都足以放进数瓶矿泉水。
前排可以放东西的地方不少,但是容量都不算很大,副驾驶手套箱的容量中规中矩,杯架后方的开口放置钥匙刚好,放手机就比较勉强。中央手枕箱开口不大,实用性难免受到影响。
后排乘客也有足够的地方放置水杯和杂物,总的来说在便利性设计下了不少功夫,但还有进步的空间。
S6的尾厢空间让人满意,只是在高度上不及长城哈弗。可以看出它也吸收了丰田人性化设计的优点,遮物帘能够完全覆盖座椅至尾门的长度,保证尾厢物品的私密性。因为备胎是挂置在车尾下方,尾厢盖板下就能得到充分利用。
S6全系配备了前排双安全气囊和ABS+EBD防抱死刹车,2.0MT尊贵型和2.4AT尊享型增加了前排侧气囊和车身侧气帘,除了最低配车型之外安全配备比较全面,只是欠缺ESP车身稳定系统。相比同级车型S6的安全配置已经是中上游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