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35是英菲尼迪最新推出的SUV车型,定位比现有的FX系列低一级。从大分类来讲,EX属于SUV,但它又是SUV中的“异类”。英菲尼迪并不乐意将EX35与笨重耗能的SUV相提并论。EX35的设计理念是将G系列和FX系列再来一次“交叉混种”,既保持了由FX开创的“轿跑型SUV”形态,又加入了G35的车身设计特征以及强悍的发动机,由此出现一个“交叉”程度更高的品种,厂方称之为“豪华轿跑型Crossover”。这有点难记,但经过深度接触,我们确实认同了这一定位……
豪华SUV市场的用户里,有一个很重要的群体就是富有的女性。SUV的确有其讨好女性的理由,例如高通过性、高坐姿、开阔的视野,以及由上述几个特性共同构成的“安全感”,都是女士喜欢开SUV的主要原因。不过,SUV的大空间、功能性、越野性,很多时候都不是女士们所必须的,这些特性往往成为女性SUV车主用不着的额外负担,并由此带来了无谓的油耗和排放增加。
我一直在想,如果有一种车能满足女性驾驶者对“安全感”的要求,它将是最好的女性用车。只要拥有上述“高通过性、高坐姿、开阔视野”这几项特征,女性就会喜欢,未必一定要表现为SUV的形式。第一眼看见EX35,它给我的就是这种感觉。
EX在照片中看起来与FX很相像,但它的真身体积要比FX小巧,尤其是高度更矮,而车头造型呈向前俯冲姿态,不像FX那样一副昂首威武相。如果说FX是濒临于SUV边缘的作品,那么EX就是已经游离了SUV范畴、属于Crossover的类别了。
一款主打女性的SUV?厂方可没这么说,但这却是EX35千真万确的定位。下面就来看看我们有哪些证据。
从照片看EX35,它的每个部分都会令人感觉熟悉,例如车身体态与FX一脉相承,车头则移植了G35的整个前脸……表面看这是一个比较延续风格、新意不足的外形,但当看到真车,尤其是在现实环境而不是车展的展台上,EX35能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感觉主要来自它的形态——站在EX35身旁,它那水滴形的车顶、波浪形的曲线,的确像一部掀背轿跑车,多过传统方方正正的SUV。
查看EX35的尺寸,我们恍然大悟。原来它的车高只有1590mm,这就是它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关键。身高不到1.6米,比很多正常人的头顶要矮,而一些三厢轿车的身高都超过1.5米了(例如日产的轩逸就高1.51米),可见EX35的高度是何等保守。虽然一改惯常SUV给人“高头大马”的印象,EX35却没有因此失掉了气势,因为它的气势不是来自“高大”,而是来自“动感”。
EX35的细节可谓充满英菲尼迪风格,前灯和隔栅单独看就像直接取自G35(实际当然不是);美式镀铬轮圈和FX一脉相承;细条形尾灯是FX的演变版,两头尖的造型让人联想起斯巴鲁改款前、出自阿尔法罗密欧设计师之手的B9驰鹏。
EX35身上没有什么越野车的气质,前后保险杠的圆滑设计显然适合高速驰骋多于应付野地,铝合金车顶行李架算是唯一具有户外感的装备了。
虽然外形细节单独看不算新奇,但EX35的外形真正动人之处在于精妙的车身线条和曲面处理,没有繁杂的修饰线条,但车身凹凸有稚、曲面顺滑、光影变化丰富,这是作为豪华车应有的内涵表现。
EX35的腰线呈波浪形,前后轮拱表现出肌肉感的同时又不会过于粗犷;C柱的小三角窗将腰线和车顶轮廓线很好地融合到一起,笔者认为这是EX35整车设计的最精妙之处。
EX35采用了和G35相同的VQ35HR发动机。在G35上我们已经领教过这台发动机的魅力,其代号“HR”代表高转速、高反应、高进化,总之就是高性能。7500转的允许最高转速可见其非同一般的运动取向。
印象之中,G35的发动机比FX35、M35是要强劲很多的。我起初也没预料到英菲尼迪会将这台发动机“慷慨”地用在EX35上。一听是VQ35HR,我便迫不及待地在红灯起步时尽油加速,但随之而来的力量和声线都没有G35那么狂野刺激,只是一般大排量运动化发动机的表现。一问才知,用在EX35上的VQ35HR是经过重新调较的,最大功力221KW、峰值扭矩343Nm,均比G35有所下调。我还差点忘了EX35有四驱系统的负累,尽管资料表示它的干地上基本上是将100%的动力输往后轮。
放慢节奏开,发现EX35的发动机还是很强劲的,无愧于“HR”之名。在3000转上下轻点油门,车子会一闯一闯的,有很好的加速力度,5前速自动变速箱动作干净利落,油门加深一点,就会积极降挡将转速拉升,这时EX35的提速感觉完全可用“迅猛”来形容,我甚至相信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这样的动力是有些过强的。不过,和我心目中挥之不去的标竿G35相比,EX35的加速刺激感还是有些差距。
好吧,让我们忘掉G35,提一下和EX35更加类似的FX35。后者用的是VQ35DE发动机,版本比HR要低级一点,从数字上看,FX35的功率不如EX35(202Kw对221Kw),但扭矩更大(363Nm对343Nm)。开FX35的时候,我们明显感觉到它初段发力惊人,油门反应直接无比,所以整部车的性格非常躁动。但马力更大的EX35反而消除了这种感觉,它的动力初段表现更为安静,力量输出更加顺滑自然,到3000转时力度增强,再往高转才进一步发力,这个过程很线性,比FX35更加驯化和易于驾驶。扭矩稍低使得EX35在低速下没那么躁动,但功率的优势理论上会让EX35更善于高速奔跑。
在我看来,EX35的动力特性和之前几款英菲尼迪都有所不同,它是我开过这么多款英菲尼迪车里,运动性和顺滑性平衡得最好的一款。过去的英菲尼迪都太运动了——更贴切的说是过于“躁动”,缺少了豪华车应有的顺滑得体的一面。而EX35终于有了我想要的顺滑感,不单是动力,还包括转向、悬挂的运动。不过话说回来,EX35这种感觉是现今高档车中比较主流的、普遍的,而像G35、FX35的那种躁动刺激感却是罕见的,更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的确,EX35的整个驾驶感都回归主流了,它的日常操控已不像FX35、G35那么沉重,方向盘轻巧到单手也可轻松搓动。FX的悬挂是硬桥硬马的,因此开起来很像跑车,但EX35的悬挂设定反而更“和善”了,在日常道路上的滤震更加到位,吸收震动的有效行程更长,过减速带的感觉即便还有一点硬朗,但已不会像FX那样硬得整部车跳起来。
俯身看EX35的底盘,下摇臂采用了高成本的大件整体铝合金部件,这有助于减低悬挂运动惯性、改善悬挂的舒适和贴地性能,FX并没有此项设计。由此可见EX35的底盘实力应该要胜过FX。
说到底盘,原本钟情于英菲尼迪的粉丝们会问:EX35的操控如何?
转向虽然比FX35和G35轻了不少,但依然有着虚位小、指向精准的特性;制动的反应和效能也很给人信心。日常过弯,车身侧倾幅度和轿车相当,随着过弯速度加快侧倾会逐渐变大,但仗着悬挂的韧性和不算高的重心,车身姿态依然要比大部分SUV来得安稳。
不过由于整个操控变轻了,悬挂的设定“余量”也大了,EX35缺少G35、FX35那种强烈的直接操控感受,加速、变线和刹车时,车身反应的动作会来得大一些。在高速直路上遇上坑洼、积水等,要用方向盘对车子的前进轨迹作一些轻微的修正。从这角度说,EX35已不像以往的英菲尼迪那样超级沉重敏锐,追求极致操控感的粉丝们或会有些失望。
EX35对极限操控的追求降低了,但它带来的一项新装备比极限操控来得更吸引,那就是首度登陆中国市场的AVM(Around View Monitor)全景式监控影像系统。在EX35的电视广告上主要表现的就是这个系统,可见厂方也认为它是一个大噱头、大卖点。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AVM系统的构成:
在车外,EX35的四周共有四个摄像头,分别位于前车标、后门把手、两个侧后视镜下方。这些摄像头和一般的倒车影像摄像头大同小异。在仪表板上有一个“CAMERA”按钮,车速低于20km/h时,按下此按钮就可以看到车外影像的画面。
【从左到右的视图分别为:后方实景、前右侧实景、前方实景、整车鸟瞰视角】
用上四个摄像头,自然是为了观测到车身四周的景况。其中前后摄像头用来观察车头和车尾的低处,因为SUV车身高(但EX35不算高),容易遮蔽了一些低矮的障碍物。车身两侧的摄像头,其中右侧的一个可以将拍摄到的画面传回屏幕上,让驾驶者能看到右侧前轮周围的情况,这也是通常驾车的一个重要盲点。
AVM系统最特别之处是它的鸟瞰式视图,可以模拟从车顶角度观看车身四周位置的画面。上面已经说了,它的四个摄像头都位于车身上,那它是怎么做到车顶视图的呢?实际上画面上显示的还是从车身的超广角镜头往外拍到的画面,但经过电脑图像处理、纠正了图像变形,然后将四个画面拼合在一起,模拟成车身四周的画面。说起来有些神奇,实际用起来更神奇,下面就看看它的实际效用吧!
我们先尝试让EX35在这个比较复杂的转弯位倒车(如上图)。从车外可见,车的右前、左侧和后方都有路肩,可能发生刮蹭。此时,从车内屏幕看到的画面如下:
左侧大图是车头或车尾的影像(D挡时显示前方画面,挂倒挡自动切换到后方画面),右侧则是鸟瞰式视图,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整个周边环境的形状、车子和四周障碍物的距离,甚至连地上画的白线都看得一清二楚,而且画面变形量很小,侧面和前后的画面基本能够对接成一幅完整画面。
由于鸟瞰画面显示的全是“实景”,它不但可作车距探测(以防刮蹭)之用,还可以协助驾驶者观看车子周围的情况,例如图中在停车场泊位时,通过鸟瞰画面可以看到地面上的车位画线,车子有否停正、偏向哪一边都一目了然。有了AVM系统,就不会因为泊车泊得“难看”而被取笑了。
AVM系统这么神奇,那它是否能确保万无一失呢?我们来存心考考它:
我们让一位仁兄站在车身左后方、靠近外侧的位置,这时通过后视镜能看到他,但在车内的鸟瞰画面里却没有他的踪迹,只有一个雷达探测提示图案(图中黄色圈内的红色小波纹图案)在不停闪动和蜂鸣,提示驾驶者左后角有障碍物。
可见,侧面的广角镜头还是有无法覆盖的“死角”,处于该“死角”的障碍物不会出现在画面内,但系统还是能探测到障碍物的存在,会以蜂鸣声提示。蜂鸣声是可以设置开关的,当然最好是不要关掉。
那么前方如何?我们让人站在侧面前方、前轮之前的位置,他会出现在鸟瞰画面里;但稍为移步到车头的一侧、大灯前方的位置(左上图)),这个人不仅消失在鸟瞰画面里,就连正前方的画面也看不见他(但依然有蜂鸣提示)。你也许会说这时他这么显眼,肉眼也能看见啊?那么试想如果不是大人,而是不到一米高的小孩,那就根本看不见了。
以上两个例子,并不是要刁难或者否定这个AVM系统,只是证明给大家看,这套系统还是有盲区的,它虽然可以在周边状况复杂时给你极大的帮助(尤其是一个人独自驾车,没人能帮你看位时),但你不能100%尽信它,至少不可以低头只看屏幕来开车,必须查看窗外四周和后视镜的情况,以及留意系统的蜂鸣声提示。
尽管这样,我们还是非常喜欢和佩服这个AVM系统,它肯定是EX35招徕女性客户的又一强大卖点。我们不知道这个系统是否英菲尼迪的专利,但我更希望今后的SUV甚至所有汽车都能用上这类系统,那必定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小事故。
不知道有多少买家会询问EX35的越野能力,我相信非常少。EX35建立在和G35大同小异的FM平台上,这根本就是一副主攻公路操控的性能化底盘。它的四驱系统可以让动力在前后0:100到50:50之间自由分配,日常情况下100%的动力传往后轮,只有在后轮打滑时,才会对前轮分配动力。差速锁、可升降悬挂、上下陡坡控制等越野装置一概欠奉,那套和轮拱之间缝隙狭小的18寸宽薄轮胎也清晰地传达了厂方的立场——EX35根本是和越野不占边的,它比轿车稍高的离地距只是为了在城市里应对一些小障碍时更加方便,以及看上去更酷而已!
EX35的内饰格局与G35很相似,一些细节线条更加圆浑流畅,可说是英菲尼迪的自然演化,虽然新鲜感不太强,但这种风格延续性是一个豪华品牌所应该讲求的。
车厢有风格迥异的深浅内饰可选,如米白、灰黑,以及我们试驾这台最特别的棕红色内饰。车厢做工用料几乎无可挑剔,棕红色的真皮与中控台、门壁板上的深红色枫木搭配得非常融洽——那些木饰的纹路和色泽都属一流,加上适量的黑色按钮和金属装饰的点缀,整个车厢看上去浑然一体,又精致耐看,还有经得起仔细推敲的做工质感,是一个真正“豪华”的车厢。
方向盘和G35是一样的,上面的音响控制和定速巡航按钮设计简洁聪明,但后面少了G35的方向盘换挡拨片。方向盘仍为四向电动调节,但取消了仪表板和方向盘一起上下调节的设计,失去了英菲尼迪的一个特色,也是EX35回归主流的又一证据。其它英菲尼迪的招牌细节如中控台上的古典时钟、“仰面朝天”的液晶屏控制面板都还在。
自动变速器的挡闸看似传统保守,但拨动起来的质感非常好,绝对是高级货色。后方的一列按钮包括座椅加热开关、变速箱雪地模式,以及EX35独有的特殊功能——电动后座复位开关(下面会介绍)。
前排座椅有8向电动调节、电动腰托、2组记忆、电加热,功能齐全。入座后感觉靠背的包裹没有FX那么“紧”,活动比较自如,但运动感没那么强。坐姿比轿车高和自然,应该很得各类驾驶者欢心。
座椅的皮质和造型都很高级,除了刺绣的英菲尼迪徽标外,驾驶座头枕后方还别出心裁的设计了一个整合式的衣架,便于车主出席各种场合更换衣物之用,是个很显“身份”的装备。
后座空间中规中矩,没有大型SUV那么松动,但也比轿车好一些。独立头枕和空调出风口是这个价位应有的待遇。稍微遗憾的是EX35的天窗面积较小,没有覆盖后排的全景天窗,少了一个卖点。
我们曾批评FX的尾厢比绝大多数SUV的要小,这个问题在EX35上也是一样的,但由于它的定位更加“轿跑”,买家如果拿它的尾厢和轿车的比,还是会感到满意的。
这个尾厢里有不少让我们惊喜之处,先要称赞的是它的细心。在卷帘式遮盖布末端,有一个漂亮的镀铬拉手;遮盖板卷缩到头后,左右各有一个小锁扣可以将遮盖帘扣紧,免得在行车中发出杂音。别小看这个东西,在我们经验里尾厢遮盖帘确实是杂音的多发地,而EX35行车中完全没有任何小杂音。
接下来我们再看EX35尾厢的创意。
EX35的后座靠背可以4/6分割放倒,形成全平的尾厢地台,这没什么新奇的。但靠背折叠和复位完全采用电动操作,就极为罕见了。在EX35的尾厢内壁靠近门框位置,左右各有一组按钮,按一下释放键,该侧的靠背就会应声向前倒下,一步到位;再按一下回复键,靠背会在电机带动下徐徐升起,扣回到原位。整个过程不费任何力气,将折叠靠背这个“粗重”活儿变成了一项轻松又好玩的娱乐(试车期间我们都在不停的玩弄它)。
轻便的座椅折叠机构,又让我们想到了对女性的关爱。由此再延伸,我们终于找到一条可以埋怨EX35的理由——上图站在尾厢门下的同事身高173cm,由此来看EX35的尾厢门拉手应该要身高160cm以上的人才能够得着,娇小的女性恐怕有些不便。这是EX35唯一对女性服务不周的环节了,简单的解决办法是增设一个下垂的拉环,更好的是加上电动关尾厢门功能……人真是贪得无厌的啊。
EX35的车内储物空间不算多,但有点心思。打开包覆真皮的中央手枕,下面是足够大的手枕箱和杯座,其中杯座还有一个机关可以调节两级的深浅,能迎合高低不同的饮料瓶。除了手套箱、眼镜盒之外,没有多少特别的储物位置,后座的储物空间也比较少。
EX35的装备基本到位,但算不上很尖端。最让人满意的是那套Bose出品的6碟11喇叭音响,音色杰出,藏在尾厢地台下、备胎内的低音单元应记一功。车载电脑包含油耗、电话、导航等各项功能,其中只有导航和电话功能进行了汉化,其它都是英文的。细节装备有些奇怪,有自动大灯,却没有自动雨刮。
EX35的安全配置十分齐全,包括正、侧气囊及前后气帘,其中正面气囊为先进的双级打开式;所有安全带都配有自动收紧系统;标配胎压检测系统;底盘主动安全设施从ABS+EBD+BA、TCS到VDC车辆动态稳定系统一应俱全。这类车型的被动安全性向来是不用担心的,而EX35倚仗较低的重心和出色的操控,主动安全性还要优于传统SUV不少(不容易侧翻),看重“安全感”的女性用户又会点头了。
引入中国的EX35有“风华版”和“风尚版”两种配置,差异主要在内外个别装饰件,AVM全景监控影像系统、多媒体导航系统和所有安全装备都是标配。消费税提高之后,EX35的官方定价达到62.7万和64.7万,相信买家不会为了省2万元而选低配版。
优点:
缺点:
SUV市场宏观来说分为两大块,一块是实用,一块是个性,EX35无疑针对后者。
经过亲身试驾,我确认了之前对EX35是“最佳女性SUV”的假想。外形时尚、无多余的负累功能、操纵轻巧省力、看位容易、车厢精致细心,这些都是极讨女性用户欢心的特质。作为女性用车,EX35真是卖点鲜明,诱惑力巨大,在当今市场上几乎没有比它更好的选择。
至于对男性用户来说,EX35不是一部很强的性能车,至少加速性没有G35好,操控性没有FX35好;它也不是一部很全面的SUV,空间小、功能性有限,越野能力免谈,形象也不够“MAN”。作为男性用车,它的吸引力不会太高。
那么,我们怎么给EX35下结论呢?女性强烈推荐,男性尚可推荐?从来没有一款车是这样的,但EX35的确如此。
EX35会好卖吗?不好说,因为它的产品性格已经和FX完全不同,FX独占一个特别的细分市场,EX则又开拓了另一个不算很独特、但可能基数更大的细分市场(女性SUV用户市场)。思考和倪清这款新类型车的定位是业内人士的任务,对消费者来说,EX35的出现应该是令人欣喜的,它不仅在品种上、还从实质功能上满足了一个特定人群的切实需求,我相信一定有人会对EX35一见钟情,发现它就是自己一直寻觅和期待的、满足自己需求和欲望的一辆车。
当前高昂的大排量车消费税也许是买EX35的一个心理障碍,如果它能引进一个3.0升以下、不用加收高额消费税的型号,将性价比再提升,那对女性用户们来说就更完满。据说英菲尼迪已有计划推出2.5升排量的EX25车型,那绝对是可以在中国走红的车型。
试车评分(满分为5星) | |
外部形象 | ★★★★★ |
动力 | ★★★★ |
操控 | ★★★★ |
舒适 | ★★★★ |
驾驶区 | ★★★★★ |
空间与实用性 | ★★★ |
装备 | ★★★★ |
价格 | ★★★ |
使用成本 | ★★★ |
安全性 | ★★★★ |
结论: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