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上海车展的匆匆一瞥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上一次见到这张咧着大嘴的笑脸,就已经是一年半以前了,长安马自达确实让我们等了很久。却也有人说,开发新车这事儿好比佳酿,愈陈愈香,有利于沉淀出更完美的产品。好吧,那就一起来看看长安马自达是如何雕琢这部三厢轿车的,去求证它是否变得更完美了。
外观&内饰:新鲜感从B柱之后延伸,车内全黑格调
请原谅我的浅薄,我不知道为什么三厢的马自达3会有“星骋”这样一个名字。如果是为了便于记忆,那么我觉得这个名字不算成功,中文的马自达3不就很容易记忆吗...如果是为了和进口的两厢车型显著区别开来,那倒是有点效果。
即便这张前脸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那么新鲜了,但是它依然很讨人喜欢,这是我见过的最开心的汽车。前格栅丰富的细节让它的微笑变得更有质感,而层次丰富的下格栅和雾灯边框则是见诸于流雅、大气等概念车上典型设计元素的凝集。整合在行李厢盖上的漂亮扰流板和车身的侧裙相互辉映,加上直出的镀铬排气管,带出了改装车的风格。
在外观上,三厢和两厢车型的区别不仅仅是C柱和车尾,实际上从B柱开始,三厢和两厢车就已经开始呈现不同的轮廓:完全不同的车顶线条、C柱、后车门轮廓和裙线再加上短小紧凑的车尾让车身长度已经4.58米的星骋看起来比两厢车型更加紧凑和干练,不过相比老款,侧面的变化并不明显。晶莹的尾灯使用了LED元件,在灯腔设计上更加接近睿翼,隆起的翼子板和贯穿车尾的腰线也与睿翼如出一辙,有意无意的拉近了自己和B级车的距离。
相比缺乏新意的16英寸铝合金轮圈,四条205/55 R16普利司通-泰然者轮胎算是个不小的意外,确切的说应该是5条----行李厢里面还有一条铝合金轮圈的全尺寸备胎。这款擅长低滚阻、舒适和静音的均衡轮胎与进口车型上的东洋轮胎有点背道而驰的意思,这也让未来我们对星骋的性能测试表现多了一份兴趣。
在内饰方面,整体的布局和设计风格与海外的最新年型车保持一致,相比国内的进口车型并没有多少变化,用一句话说就是“黑的更彻底”。进口车型上的银色装饰板和银色中控按键统统变成了黑色,只有中控台两侧和车门把手上的银色饰板得以保留。而中控台中央的信息显示屏和炮筒仪表等等一切照旧。还有一个小的细节,DSC开关按钮上原先的英文标识被图案标识所取代,更便于辨识。
配置升级:拨片和定速巡航是亮点,功能有增加
在此次静态体验的2.0自动车型上,我们看到星骋拿出了非常丰富的配置,除了已经在2011款进口车型上出现的智能钥匙和一键启动功能之外,最直观的就是它的方向盘,不仅增加了定速巡航功能的控制按键,还配备了换挡拨片,这套拨片同样与睿翼如出一辙,不同于常规的“左减右加”的拨片方式,它的左右分别有一组独立的拨片,操作时“前减后加”,一只手就可以完成挡位升降。
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那就是倒车雷达的回归,之前的进口车型并未配置倒车雷达,这并不符合它的身价,而且影响了它的易用性。在此次静态体验的两款2.0车型上,我们很欣慰的看到了倒车雷达的身影,我把这理解为一种认识上的进步。除此之外,星骋的双温区空调、控制功能全面的多功能方向盘、六安全气囊还有前面提到的全尺寸备胎都可以算得上是同级别当中的主流配置,配置竞争力不俗。
乘坐及空间:与两厢车型相当 扩展性和便利性下降
相同的2640mmm轴距和同样的车身宽度及高度注定了星骋的内部乘坐空间不会与两厢车型有太多差别,我们之前有些担心下滑的车顶曲线和倾斜的C柱会影响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就实际乘坐情况来看,这样的担心是不必要的。
1.71米的高挑女孩儿在前后排都能找到合适的坐姿,而且头部、腿部的余量都比较充足。后排三头枕以及中央三点安全带的设计完全继承了老款马自达3的优点。不过就横向宽度而言,后排也只是刚好能坐下三个这般身材的窈窕女子,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后排最适合的人数是两人以下。
进口车型上的储物空间一样不落的出现在星骋身上,门板、卡槽、扶手箱、副驾椅背储物袋、后扶手杯座等等一应俱全,基本满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在容积最大的储物空间---行李厢方面,星骋可以说是优劣并存。首先你在开启行李厢的时候就会遇到麻烦,两台展示车只有2.0自动这款顶配车型的行李厢可以从车外直接开启,而配置较低的2.0手动则只能从车内或者依靠遥控钥匙来开启,看来车外开启行李厢也成了顶配专属的功能。而进口两厢车型是全系都可以从车外开启行李厢的。
只有顶配车型能够直接从车外开启行李厢盖
行李厢盖的气压挺杆算是延续的老款车型的又一优点,放倒座椅后座椅靠背基本能与行李厢地板平齐,这两个细节都值得肯定。
由于车尾的紧凑设计和全尺寸备胎的存在,星骋的行李厢容积仅为373升,只比进口的两厢车型多了33升,面对同级别三厢车动辄四五百升的行李厢容积难免有些窘迫。而且靠背后面低矮的通道限制了行李厢实际载物功能的扩展,在实用性和扩展性上远不及进口的两厢车型。
靠背后面低矮的通道限制了行李厢实际载物功能的扩展
动力总成及底盘:同进口版本,6MT值得期待
星骋的动力总成与进口的两厢车型保持一致,型号为Z6V的1.6L发动机匹配5速手动或4速自动变速箱,而型号为LFX的2.0L发动机的搭档则是6速手动变速箱或5速自动变速箱。
底盘方面则完全没有悬念,依然是从老款车型延续下来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布局,这套悬架在弯道当中的表现已得到了良好的口碑。转向系统方面也依旧沿用电控液压助力EHPAS(使用电子泵代替了皮带驱动的机械泵),我们对星骋的底盘功力几乎没有怀疑。我们好奇的是,出色的底盘加上新出现的四条普利司通-泰然者轮胎会有怎样的结果?
小结:10月前上市,价格决定一切
星骋在10月之前就会正式进入市场,而它的价格届时也终将尘埃落定。除了有一副精良的底盘,星骋俊朗的卖相和较为全面的配置都能帮助它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但是在竞争激烈的紧凑车型市场,价格的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目前进口两厢车型超过14万元的价格颇有高处不胜寒之感,长安马自达国产的车型如果不与进口车型拉开明显差距,恐怕难以淡然的从紧凑家轿的市场中分一杯羹,我认为未来12-17万元的定价会比较合理。
如果价格合理,我认为2.0升的6MT车型值得是把玩儿的。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星骋2.0升的顶配车型可以作为低配睿翼的替代产品,一流的卖相、堪比睿翼高配的丰富配置给了他们足够的理由放弃性价比一般的睿翼2.0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