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款很多人完全不熟悉的新车,生产至今却已过了17年。由于中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它赶上了中国车主年轻化、时尚化的潮流,也赶上了SUV和MPV车型热销的旺季,它就是今天的主人公——夏朗。
在7座MPV的名单里,夏朗是为数不多的进口产品。它拥有大众车传统的外观设计,每一处细节用料都一丝不苟,过去我们称其为“严谨”,现如今我们称它为“保守”;它也有丰富多变的空间组合,这是被日法系车给逼的,符合当下用车需求,消费者喜欢;更重要的是,它还有看起来很优秀的动力组合,若是MPV加速不到8秒,那可真是不容小觑,这就是夏朗,今天我们一起来试一下!
● 外观细节:低配不低档,用了国产福耀玻璃
我知道就在明天,夏朗就将在厦门进行国内首次正式的媒体试驾了,大伙儿也将最晚在后天看到各大媒体的试驾文章。不过,届时那些背满了高级配置的顶配车型可能并不是大家所关心的,超过40万元的MPV领域也绝对是GL8 3.0 V6和普瑞维亚的天下,所以今天不妨带各位一起看看这款预售价31.28万元左右的标配版车型,它才是用来“跑量”的。
有关于这款新车的外形尺寸和静态体验部分,我的广东同事何永铭已经在《最实用的“大众”全新大众夏朗新车图解》一文中写的很详细了,所以在试驾之前我先来给各位说说这“低配”到底低在哪儿了。
要从外观上看出低配车其实是很简单的,但无论如何这是款进口大众,所以怎样也不会让人产生“低档”的感觉。家族化的大灯设计没有透镜,意味着氙气头灯不会配备,当然LED日间行车灯和大灯清洗功能也不会有了。
16寸粗细不均的“Memphis”铝合金轮毂式样挺好看的,我觉得就是比五幅的“Brisbane”款式要好看,后者的款式太常见了,看看迈腾的高配吧,两者挺像的。轮胎的尺寸全系一样,德国马牌215/60 R16 95V,这真的不是防爆胎,但和途安一样夏朗也没有备胎,让人伤脑筋阿。
看到“Memphis”轮毂基本就可以确定是低配车型了,当然还有一处也很方便判断,黑色的车顶行李架一目了然。不知为何,我倒觉得普通轮毂搭配黑色行李架才是最“大众”的风格,就和银塑料钢轮毂罩子配黑防擦条的高尔夫一样顺眼,车内配置齐全,车外尽褪浮华,这是汽车工业高度发达的用车境界,国内环境还远的很。
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的汽配工业开始有崭露矛头的地方了,无意中发现夏朗的小三角窗采用的是我国的福耀玻璃,值得骄傲,要知道这可是一款进口车。
此外,我想提一句门铰链,看起来现在进口大众也不太在乎三级铰链还是普通的拉杆式限位铰链了。那位之前大肆宣传三级铰链强度胜过普通铰链,而后又在新速腾诞生后爬上车门模仿老外的FAW-VW高工不知对此怎么看?纯交流姿态,求解!
● 车内配置座椅:用料到位,配置已经够用
车内配置会有不小的区别,但我们今天不是来介绍差异的,只是让大家体会下低配车是否够用。中控台上方的材质上进口车自然要出色些,一份价格一分货的道理谁都明白,所以上下都是软性搪塑材质才对得起多花的这些钱,钱到位了,面包牛奶都好说。
车门与中控台上经过特别纹路处理的银色饰条,官方自然有很悬乎的名称——“Brisbane Titanium”。中/高配车型都是实木装饰的,名字叫“Ash tree brown”。三幅方向盘不带多功能按键的就是低配车了,RCD510系统带6碟CD和8喇叭音响,低配和中配车都是如此,我觉得够用了,不够的可以多花10万买顶配,有RNS510系统。
前后排自动空调都是标配,出风口贯穿前中后三排,7座MPV急需这样的设计。座椅都不是真皮的,主驾驶可以电动调节前后上下和腰托,但靠背是手动的,副驾驶则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我们拍摄的这台展车中的材质官方称作“帕拉斯灰‘Bridge’材质”,若选择低配黑内饰,则叫做“钛黑‘Bridge’材质”。官方针对高低配车型共推出了四种不同的内饰颜色和材质搭配,其中我们俗称的浅灰内饰只会在最低配车型上出现。
关于电动门这项配置,低配车型是完全没有的,中配车型只有侧面两扇,而高配车型则多了电动尾门。之前我的同事体验的是高配车,但这台低配已经给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除了档次感外,轻便的滑动车门对普通家用而言完全OK,开口面积也不小,不至于上车姿势会受拘束。
第二排的三个座椅完全独立,都可以前后移动,但无论座椅造型还是舒适度都和日系车没可比性,这并非贬义,而是两大汽车强国造车理念的不同,之后的试驾体验部分这样的不同会体现的更加明显。从第二排座椅起都采用了深色隔热玻璃和手动遮阳帘,隔热玻璃可以减少65%的阳光照射,在需要时也可以完全降到最低。
在需要时,第二排可以很轻松的折起,第三排座椅也有一定的实用性,但毕竟不会常用,所以造型上略显单薄。将第二/三排座椅完全放平后,大众牌厢式货车就诞生了,最大装载空间2297升,再邪恶点的想法大伙儿都懂,不用我点明了。
● 内部乘坐空间体验:第二/三排各保持腿部一拳最合适
之前我说过每次对空间稍宽裕些的车,都会找来编辑部的小胖儿盛元珺做体验者,刚为人父的他目前对MPV的需求甚是迫切,他的身高是175cm左右,体重180斤左右。前排座椅调整完毕后头部空间约在一拳左右。
除去天窗之后,第二排座椅的头部空间依旧充裕,能够达到两拳左右。座椅移动至最前端时腿部约有一指左右的空间,而移动至最后时,腿部空间增大到两拳以上,日常使用这个状态的使用频率应该最高了。
第三排座椅的头部空间由于车顶做了凹陷处理,所以乘坐时头部还是能拥有两指左右的空间,而腿部空间的表现完全取决于第二排的调节幅度,同样在一指和两拳之前徘徊。因此在满载7人时,只要第二排座椅调整到腿部一拳左右的空间时,那么全车坐满7名身高175cm的乘客也比较宽敞了。
● 储物空间及安全性:多而实用,安全性全系都是超高水准
都说日系车和法系车储物空间多,在多样化的用车需求下,保守的德国人自然也会压力山大,所以我们看到夏朗的车内遍布着各种各样的储物空间,从前到后,从上到下。
安全配置上进口德系车不容怀疑,但我绝不是说日系车就不安全了,这个问题勿需上纲上线,愤青们请对号入座。即便是低配车,夏朗的安全性配置没任何缩水,ESP电子车身稳定系统、多达9个安全气囊(包括膝部安全气囊)、主驾驶可控左右侧儿童门锁和所有后排座椅ISO FIX儿童安全座椅卡扣都是标配。
● 动力系统及试驾:
动力储备上,首批上市的夏朗三款车型均为2.0TSI发动机和6速DSG双离合变速箱的搭配,不再是曾经的2.8 V6。其中2.0TSI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47kW(200马力)/5100转/分钟,最大扭矩280N·m/1700-5000转/分钟,和国产的完全一样。
这套动力总成在国产大众车上已经使用了多年,而搭载这套动力的车型0-100公里/小时的加速成绩基本都在7.5秒以下,所以我们完全相信对夏朗来说要进入8秒没有任何问题。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具体成绩等评测部门进行完测试就清楚了。
既然出自于大众PQ46平台,夏朗悬挂的结构自然和迈腾是完全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由于模块化生产,夏朗可以算是迈腾的加长加高版,同行称它是“套娃中的大娃”,那么我想的是,T5岂不是套娃中最外面的那个了?
油门的表现是典型的大众风格,不轻不重,平台化的共同性在夏朗身上表露无遗,这也让油门滞后的现象得到了延续,更别说这家伙比迈腾2.0T足足重了265公斤。进一步踩下油门,DSG变速箱依旧是偏重舒适和经济的调校,转速并不会有突兀的提升,超过2000转并不那么容易。
如果你并不在乎油耗,只是为了在闲暇之余追求一下刺激,那么请你毫不犹豫的将油门踏板踩到底,变速箱会立刻被唤醒并从经济的6挡上直降3挡,强烈的加速感也会毫不迟疑的冲上脑门。
当然别以为这是台大面包,潜力就到此为止了,DSG变速箱的“鸡血模式”依旧存在。在正常驾驶情况下切入S挡,转速立即提升1000转,换挡时机也被推迟到3000转以后,似乎大部分带有运动特性的车都是这么干的。于是车辆进入了运动模式,油门响应比普通模式快了一倍以上,所有拘束都成了浮云,畅快的动力输出让每一次提速和超车都信手捏来,车辆也随着脚掌与油门的接触一次次的反馈给车主想要更快一些的意图。
悬挂的调校能够明显感觉到与竞争对手的不同,弹簧的反馈力度适中,整体感很强,甚至比起同平台轿车都要更硬一些。原因自然也很简单,欧洲人更希望坐在驾驶座的位置上,所以你无法要求他们将车辆设计的像GL8或者奥德赛那样松软,车内座椅同样如此。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更出色的路感,当然过坎时后轮也会产生一定的横向跳动,这是高车身和长轴距所带来的效应。
编辑点评:
回过头再来看夏朗的定位,厂家并没有将其定义成商务还是家用,而在40万元的价格上,我很难说服大伙去购买一台尺寸不算大、乘坐不算舒适的四缸车,毕竟GL8 3.0 V6这个对手来头不小。所以我想各位接下来所见到的顶配车型的试驾文章也不会太有意义,但如果是低配车型,并且仅作为家用,我们就可以很理性的看待夏朗了。
从各种可靠消息来看,夏朗不久之后还会有1.4TSI车型引入国内,试想将来推出1.4TSI车型后,低配车型若是卖到24-25万,就冲着7座进口MPV和大天窗,还是可以接受的不是么?更何况大众的1.4TSI发动机城市表现完全够用,如果您觉得途安太小,GL8又太商务的话,那么夏朗的存在就变得理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