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因为某些原因,两厢车一直没有三厢车好卖,加大屁股的旅行车更是难上加难!而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逐步成熟,二次购车比例的持续上升,人们的消费观念日益开放,人们越来越看重“附加值”这个概念,旅行车市场开始备受关注。打个比方,以往出席正式场合时,男士们只能穿西装、打领带,而舒适与得体兼备的商务休闲装出现之后,大家的选择范围不再单一。言下之意,旅行车就像是商务休闲装,给开惯轿车的消费者更加多的选择。如今,你是否还因为自驾出行,但爱车却没有足够的空间而苦恼呢?不要再纠结于这个缺憾了,今天我就带大家来见一位新朋友——宝马530i旅行版。
进入到国内的宝马5系旅行版只有一款,它就是今天的主角:宝马530i旅行版(以下简称5系旅行版),售价:66.66万。在舒适性配置上非常完善,但是在高科技与运动装备上却有所欠缺,没有配置带换挡拨片的运动型方向盘与抬头显示功能,以及最具动感的SPORT+驾驶模式(增加了ECO节能模式),作为以运动见长的豪华品牌,这不得不说是个遗憾。像抬头显示、夜视功能属于选配功能,需要加钱才能获得。
车型背景:20年历经四代车型演化
1991:第一代BMW 5系旅行轿车首次闪亮
第三代BMW 5系于1988年上市,在这款车的研发期间,设计师就已经考虑为其打造附加的变型车款。这些猜想在1991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获得了最终证实。从第一代车型开始,可独立打开的后窗便是BMW 5系旅行轿车的典型特征。截至1996年,BMW 5系旅行轿车约售出12.5万辆。第三代BMW 5系的全球销量合计超过了130万辆。
1997:第二代BMW 5系旅行轿车
在1997年,第二代BMW 5系旅行轿车隆重首发。第二代BMW 5系旅行轿车的车内空间进一步增大,其行李厢直通装载宽度显著增加了16厘米。第二代BMW 5系旅行轿车可提供10款发动机供客户选择,其中还包括四款柴油发动机。从1995年至2004年,BMW 5系总销量超过148万辆,其中旅行车大约为26.6万辆,这意味着第二代BMW 5系旅行轿车的销量已是第一代车型的两倍多。
2004:第三代BMW 5系旅行轿车
第三代BMW 5系自2003年上市起就以革新设计和创新技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款车同样首先推出轿车款,于2004年开始提供旅行车款,在主动安全性、驾驶者辅助系统和效率方面均设立了标杆。截至2007年底,其全球销量总计超过百万。随后不久,在2008年1月,宝马丁格芬工厂迎来了令人难忘的纪念日,即自1973年起,该厂驶下生产线的BMW 5系车辆达到了500万辆。
2010年:第四代BMW 5系旅行轿车
第四代BMW 5系旅行轿车也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主角,它是在F11平台上研发而来,具体请看我们下面详细的介绍。
外观:实车比三厢版还要漂亮 全景天窗是亮点
作为进口车型,5系旅行版最大的特点就是原汁原味,没有了加长的轴距。与国内加长版的5系轿车相比,5系旅行版的轴距虽然比前者短了140毫米,与标准版一样同为2968毫米,长、宽、高分别是4907mm、1860mm、1462mm,在同级车中还是具有明显优势的。
旅行版的车头保持着5系轿车的前短悬和修长的发动机舱造型,各种造型设计与5系轿车没有差别。标志性的天使眼、双肾格栅通通出现在5系旅行版上,不过5系旅行版并没有配备随动转向大灯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从车身侧面看,从前脸到A柱和B柱的设计都与宝马5系轿车版几乎没有什么差别,车身比例并没有因为增加了一个“大屁股”而显得不协调。虽然5系旅行版轴距采用了标准版的短轴距,但是长度却在标准版基础有一定增加,比加长版5系轿车略小。
5系旅行版的屁股应该算是全车设计最精华的部分,从正后看并没有因为加大的尾门而显得异常臃肿,从斜后看就能体会到旅行车内涵,这就是宝马设计师厉害的地方。
在尾部,5系旅行版和535Li一共有5处细节差异:
● 增加了后扰流板及高位刹车灯。
● 增加了后窗雨刷器。
● 尾灯造型一样,但由3条细的LED光束变成了2条粗的LED光束。
● 后保险杠造型、牌照架以及反光条的上移。
● 同530Li一样,采用单边双出的尾喉。
采用大尺寸全景天窗是很多旅行类车的标配了,5系旅行车自然也不会缺少。作为更多的休闲用车,5系旅行车在人性化设置上也有很周到的考虑,亮银色一体式的行李架也是它的一个亮点。
轮圈设计采用了相对沉稳大气的五辐式设计,没什么亮点但也无可挑剔。轮胎尺寸与普通版530i完全相同,依旧是德国马牌的245/45 R18轮胎,带有胎压监测系统,能给人足够的信心。
内饰:与5系轿车版如出一辙 但大部分配置需要选装
宝马530i旅行版
华晨宝马535Li
进入到车内,你会发现宝马5系旅行版的驾驶舱与轿车版基本保持一致,同样是向驾驶员方向倾斜的瀑布式设计,将豪华的质感演绎的淋漓尽致。
方向盘握感很厚实,造型和材质方面依然做的很出色。但跟535Li比少了换挡拨片、方向盘中间的镀铬装饰以及人体工学设计的凹槽。
5系旅行版的仪表盘样式依旧采用家族式设计风格,指针式仪表盘既简便又容易读取车辆信息。值得一提的是仪表盘底部的小屏幕,其中文显示功能显然是为中国客户量身打造的。
iDrive系统由7个快捷键和1个旋钮组成,快捷键各司其职负责进入相应的界面,只要熟悉一下各个按键的位置就能很方便的使用了。iDrive系统控制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包括多媒体控制,电话、车辆信息和导航等。因为在宝马车系中iDrive系统很普遍在此就不在赘述了,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请参考其他宝马评测文章。
在中高级豪华车这个级别,第二排用户自然不能忽视,后排手动遮阳帘也同样出现在5系旅行版上,它不仅能遮阳隔热还能增加一定的后排隐私度。
乘坐空间:座椅舒适性很好 后排空间比想象中要大
5系旅行版保持了5系轿车的特性,宽大的座椅支撑性和包裹性都不俗,其中前排座椅包裹性在商务级车里面数一数二。八向调节的电动座椅能很容易地帮你找到舒适的位置,不过跟535Li比少了坐垫长短调节确实有些遗憾。
在乘坐空间上,虽然5系旅行版采用的是标准短轴距,但在乘坐空间上与加长版5系区别并不明显。模特身高1米75,在调整好座椅后,后排头部空间有一拳余量,腿部空间有两拳多余量。
储物空间:后备箱设计非常人性化 车内隐藏杯架有新意
5系旅行版尾门不仅采用电动开启方式,同时可以设置5档不同的开启角度,充分显示出了自身的人性化设置。宝马5系旅行版行李厢空间达到了560L,后排座椅可以按4/2/4的比例放倒,座椅完全放倒后,行李箱空间将达到1670L,能满足不同乘客存放各种大件物品的需求。
行李厢隔板下方还设计隐藏储物格,方便乘客存放一些贵重的小件物品,同时也充分体现出了宝马5系旅行版存储灵活性。
5系旅行版配备了隔离网,大大提升了行李厢的安全性。当行李厢物品很多,在紧急制动时物品很容易跑到前排,这时这个隔离网就起了保护乘客的作用;另外这个隔离网还可以隔离宠物,避免他们乱跑。尾门风挡可以单独开启方便乘客存储物品。
5系旅行版有着丰富的储物盒及杯座,设计位置合理。不过由于手套箱内设了车载电话,占据了不少位置。除此以外仪表板上驾驶座侧的折叠式储物盒、电子挡杆前得两个杯座和一个钥匙盒,iDrive控制器后还带有一个烟灰盒,该有的都有了;USB接口、Aux接口和选装的电源接头也一应俱全。
驾驶:空气悬挂的舒适性极高 短轴距带来了更灵活的操控性
在动力配置方面,国内销售的5系旅行版目前只有一种配置,即3.0L直列6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190KW,最大扭矩310Nm,同加长版5系轿车一样标配了全新8挡自动变速箱,更多的档位让各档之间的齿比得到缩小,换挡冲击也相应得到抑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以切换入较高档位,从而保证发动机转速一直出于较低区间,提升舒适度的同时也降低了车辆油耗。
底盘技术:宝马5系旅行版来自F11平台,为了减小后备箱增大所带来的影响,它采用了和F10标准版5系完全不同的后轮悬挂系统,而标配了在5系GT甚至是7系上才能见到的自适应空气悬挂系统,这样做的目的无疑是为了追求和标准版5系相同的驾驶感觉。
实际开起来530i旅行版和轿车版5系的感觉极为接近,并不会像1系或者3系那样灵敏轻快,我们还是可以明显感觉到自己正在驾驶的这辆车有着相当可观的体重,所以不要过于高估5系的运动实力,毕竟它的定位是中高级豪华轿车,舒适是它的主要诉求。
原装进口的530i旅行版采用了原版欧洲设定,底盘比国产轿车版低9mm的同时避震器也要稍硬一些,不过在日常驾驶中我们很难感受到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同级别竞争车型中操控感觉仍然是最好的,具有非常典型的宝马式驾驶感受。方向盘手感略微偏重,转向指向性极为精确。
因为驾驶感受同国产轿车版5系极为相似,我们就不再赘述,来详细介绍下驾驶动态控制系统(DDC)对驾驶的影响。
宝马也把驾驶动态控制系统(DDC)也引入到5系旅行版中,比先前的“舒适”和“运动”多了“ECO节油”模式,但是少了那个让人兴奋的“运动+”模式。
一、舒适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以舒适为最大诉求,在这个模式下油门响应较迟缓,升挡极为迅速,当速度达到60-70公里/小时时,它早已达到了8挡,悬架设定也比较舒适。
二、运动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油门响应很积极,轻点车就会往前蹿,有了驾驶“宝马”的感觉,升挡也会相对迟缓,悬架变硬,在并线穿梭中给了你更强的信心。
ECO模式开启
三、ECO模式:这个是5系旅行版新增加的模式,以前在测试535Li时没有ECO模式,还有一个运动+模式。更加注重环保的今天,ECO模式也是未来的一种趋势,这个模式下以节能减排为主要诉求,动力响应极为迟缓,可以说深踩也快不了。当你大脚油门想让它快点时,电脑会自动工作,减少喷油量,并提示让你松油门。(如上图所示)
在了解了三个DCC模式后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宝马还有Ds挡,Ds挡+运动模式肯定是最暴躁的驾驶方式,但是D挡+运动模式和Ds挡+舒适模式哪个更强呢?通过多次尝试发现,Ds挡仅仅是增加了换挡时机,在油门响应和悬架操控上并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在这2个搭配上D挡+运动模式要稍胜一筹。
性能测试:舒适型调教 噪音控制要略优于535Li
加速测试:0-100公里/小时 加速时间 6.9秒
经测试后,530i 旅行版 0-100km/h的破百时间为6.88秒,最大G值为0.75g,对于一款重量1.8吨多的车来说这样的加速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在关闭车身稳定系统后允许弹射起步,加速时一挡扭矩非常大,最大G值就出现在此时,这时轮胎的打滑空转就非常明显,无谓的损失了扭矩和时间,所以把握好起步转速就非常重要。
制动测试:100公里/小时-0的刹车距离 35.89米
制动测试环节,5系旅行版的刹车力度很强且非常均匀,平均G值竟维持在-1.1g左右。在制动过程中车身姿态控制得很好,对于这样一款车型来说,点头现象控制得很不错了。曾让同事再快点,刹的再狠点,因为从照片看感觉很不明显,多次尝试后依旧控制得当。经过10次的反复测试后,5系旅行版的热衰减现象并不严重,最终刹车距离定格为35.89米,这个成绩在同级中也是出类拔萃的了。
18米绕桩测试:车身姿态控制不错 尾部并没累赘
在绕桩测试过程中,530i旅行版的车身侧倾较明显,但悬架后段支撑足够,车身姿态控制的很好,车身稳定程序与高性能轮胎的组合让车身以优雅的姿态穿过一个个桩筒。在关闭车身稳定系统后,车尾也并没有因为惯性而突然外甩造成失控,总体变现不错。
噪音测试:噪音比535Li略好一些
5系旅行版的舒适性以及噪音控制与5系轿车差异不大,总体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可能由于530i这款NA发动机比535Li的带T发动机更安静的原因,530i旅行版从怠速到90公里/小时时噪音都略微低于535Li,只是在高速区噪音略高于535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