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正文
黑夜传说 宝马/奔驰/奥迪夜视系统对比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夜视系统能给我更好的夜间驾驶技术吗?另外,那个两条腿的鹿又是什么玩意儿?

有一个家伙,我们都认识的,说他曾开着他的宝马7系去上班,整整48英里都没抬头看过路。在继续讲故事之前,我要停下来指出的一点是:上述行为是极 其愚蠢的脑残行为,千万别模仿。他提到的宝马7系装备了一套夜视系统,可以通过采集肉眼不可见的红外光线来看清前方道路,图像则以黑白画面显示在导航屏 上,因此原理上就是一套热成像仪。有温度的物体(车辆尾气、人、野猪)周身笼罩在犹如圣光般的白色光晕里,像是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作品,而冷的物体 (天空、冬季路面、死透了的野猪)则显示为黑色。

跟它的德国竞争者不一样,宝马居然允许驾驶者白天也能用这套系统,因为这种无法理解的设定,才有了开头提到过的那段事迹。当你用这个系统时,看到的 图像可能是这样的:一条漆黑的道路一直延伸到天边,两边是树叶镶成的斑驳的墙,没有细节和材质,整个世界就像是最原始的赛车游戏画面,简单而抽象。滑行在 这片暗黑世界中的是光怪陆离的白色方块和光点,热量在其身后拖出一道道白色的幻影。摄像头的透视功能让这些鬼魂般的物体仿佛镌刻在黑色天空下。你还可以惊 奇地发现白色尾气从汽车排气管喷出,这当然不是烟雾,这是肉眼不可见的气体,因散发高温而被摄像头捕捉到,随后渐渐降温而弥散在大气中。在夜视系统中,就 算一个普通南瓜看起来也会像是万圣节的南瓜灯。

我们没兴趣复制这项壮举。并且,每家提供夜视系统的厂商(奥迪、宝马、雷克萨斯、奔驰)都警告车主不要仅依靠夜视系统驾驶,而且这种驾驶风格在相当程度上甚至是违法的。

不过我们还是被这个故事迷住了。不考虑那个48英里的“壮举”,重要的是,这套系统可以把司机调教成夜间生物吗?要找出答案,我们需要借助科学的手段。

我们需要一个完全受控的场地,让每个系统都通过一系列夸张诡异的场景测试。我们需要一些没脑子但有样子的实验体。我们需要一卷巨大的牛皮纸。另外,我们还要借用密歇根州唯一的一只遥控火鸡。

夜视系统的发展历史很短。它的历史从2000年款凯迪拉克DeVille开始,当时需要花2000美元选配的夜视系统能将绿色的模糊画面投射到挡风 玻璃上。夜视系统的风靡一定程度上要感谢海湾战争,我们怎能忘了那些晃动着光点的绿色画面。而凯迪拉克的夜视系统就是由国防供应商以及爱国者导弹的制造商 雷神公司提供的。顺便说一句,这家公司还发明了微波炉。当时这套系统据说可以让司机在黑夜中看得更远。在通用汽车推出悍马H2之前,DeVille在市场 上没有竞争对手。

而奔驰和宝马,德国豪华车市场的双子星,在2005年分别都推出了夜视系统。奥迪直到2010年才赶上。雷克萨斯则在2013款GS车型中才提供夜视系统,但是我们没法搞到一台GS来参加本次的测试。

 

宝马750i

宝马虽然是引出这场实验的始作俑者,但却没拔得头筹。它的系统是3台车中最缺乏现实感的。Autoliv同时也是奥迪夜视系统的供应商,给750i的配置是很基础款的产品。一个热成像摄像头装在车头格栅里,让导航屏里显示模糊阴暗的画面。

宝马导航屏的位置很不理想,在中控台上。而奥迪和奔驰都把显示屏设置在仪表盘内,与驾驶员的视线方向成一直线。不过在场地测试中宝马反而有优势:因 为我们不管怎么打方向,手都不会遮住屏幕。并且因为车窗被遮起来了,只能看屏幕,所以也没感觉到不便。但这并不表示宝马赢了,道路测试中750i出发没多 久就把两个雪糕桶碾到车底下去了。

宝马是接近测试的赢家。它在离雄鹿不到2英尺的距离停下,是所有车里距离最短的。但赢归赢,实际驾驶中,因为摄像头安装的位置太低,以至于当你觉得与前车距离差不多的时候,实际上保险杠就快要碰到了。

750i价值2600美元的系统注定排名最后,是因为它那糟糕的行人辨识能力。三台车都使用了类似现在数码相机的识别软件,可以认出既定的形状并在 屏幕上高亮提示。数码相机被设计用来识别人脸,夜视系统则识别人体(所以晚上别坐在公路上,系统识别不出来)。此外,宝马还不待见躺式自行车,说明书上说 “非传统形式自行车”不太能被正确辨识。并且,如果给鹿带上一顶特制的安全帽,识别会受影响,而行人的脑袋如果戴了帽子,辨识也会受影响。

还有个要命的问题:宝马的行人辨识系统会将辨识出来的行人“标上”亮黄色。它是如此的亮,亮得像光斑,以至于你得停下来仔细辨认那一抹销魂的黄。此 外,夜视系统的成像也不如其他竞争者那么清晰,300英尺(91.4米)左右时我们只能隐约看到一坨类似Zeb的模糊影子,而我们不想看到影子,我们要看 到切切实实的Zeb。

宝马是接近测试的赢家。它在离雄鹿不到2英尺(0.6米)的距离停下,是所有车里距离最短的

宝马的识别系统不能识别 “非传统形式自行车”。并且,

如果给鹿带上一顶特制的安全帽,识别会受影响,

而行人的脑袋如果戴了帽子,辨识也会受影响

 

奔驰 CL550

我们对奔驰充满了期待。首先,它的系统有着最长的名字:夜视辅助系统配备聚光灯功能。对我们来说,这暗示着它其实内置了两套系统。

不过,名副其实地,作为CL550价值3490美元的高级配件的一部分,奔驰的夜视系统确实比宝马和奥迪要细致很多。它是唯一的主动探测系统(雷克 萨斯也用了一套主动系统)。也就是说,它主动发射出近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挡风玻璃位置的摄像头来捕捉反射光线。其原理类似于车头灯,因此画面比起被动式 热成像明亮鲜活得多。看它的画面更像是在看一场黑白电影,而不是在黑屋子里搞科学实验。

那是什么导致奔驰没有胜出呢?因为它把火鸡干掉了。CL550在道路测试中本该十拿九稳。它的高位安装摄像头提供了最宽广的视野,显示屏就在驾驶员 最容易看见的地方。CL550在测试中只碰倒了几个雪糕桶并且成功避开了雄鹿,但最后它一下子干掉了火鸡,系统甚至没有发现它。这相当诡异,因为奔驰的系 统本就不依靠热成像,最不应该碰到火鸡的就是CL550了。

此外,奔驰在接近测试中停在了雄鹿4英尺(1.2米)开外,虽然成绩是三辆车中最差的。不过这个距离对雄鹿来说却是最安全的,可能是因为奔驰喜欢鹿讨厌火鸡吧。

奔驰最显著的缺点,也是行人辨识功能。主动辨识系统与生俱来的缺点是对行人和动物的辨识能力大大落后于热成像系统。不过,在环境合适的情况下:车头 灯打开,夜视系统开启,车速不高于28英里/小时(45公里/小时),CLS车系独有的新聚光灯系统可以对侦测到的行人定向闪4下车灯,这是唯一一台能给 予行人警示的车。

奔驰的夜视系统是唯一采用主动探测式的。也就是说,

它主动发射出近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挡风玻璃位置的摄像头来捕捉反射光线

奔驰的夜视系统显示屏是镶嵌于仪表盘之中的,

尺寸很大,在开启时它将替换原有的数码速度指针显示

 

奥迪A8L

奥迪的获胜让我们很惊讶。奔驰的系统有闪灯、有近红外线主动探测,还有个够长的好名字。但是奥迪的胜出在于它比奔驰和宝马更早更、清晰地辨认出了行人,这是夜视系统存在的根本意义。

500英尺(152.4米)开外时,Zeb就像根德国白肉肠一样出现了,我们可能还看不清他,但却很肯定他不是棵树。大约300英尺(91.4米)时,奥迪的行人辨识系统给它套上了一个黄色的框,在靠得很近时这个框还会变成红色。

就像我们之前发现的,夜视系统甚至可以取代传统的玻璃+眼睛组合。A8L在接近测试中以3英尺(0.91米)的距离夺得第二,并顺利完成道路测试, 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运气好。就目前的技术而言,夜视系统还像是一种小把戏,一套额外的视觉信息系统在夜间行驶中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当画面和驾驶员视线方向 不一致时,它会显著降低,而不是提高驾驶员的注意力。

那么到底值不值得花车价的1/50购买这种系统呢?当然不值,但对于那些处于科研尖端的车厂而言,这种新技术的研发运用是值得的。对于那些想要在邻居面前炫耀一把的车主而言,它也是物有所值的。

最后要澄清的是,那个靠夜视系统开车上班的故事是骗人的。

奥迪的获胜让我们很惊讶。奔驰的系统有闪灯、有近红外线主动探测。

但是奥迪的胜出在于它比奔驰和宝马更早更清晰地辨认出了行人,这是夜视系统存在的根本意义

从奥迪夜视系统的显示屏幕上能够清晰地辨别出奔驰CL550发热量最大的地方在哪里

9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