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评测 原创]
在前三期驾车生存手册中,我们分别为大家介绍了停车技巧、逃生驾驶技巧和野外驾驶技巧。基本囊括了在路上驾驶车辆或停放车辆时所能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不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一定希望所有人的出行都是平安且高效率的,但是大家不能没有风险意识。一旦您乘坐或驾驶的车辆在极端情况下出现了不可预估的危险,不希望您第一时间只想到祷告上帝或祈求佛祖,学会一些基本的求生常识是重要的,所以这期(也是本系列爱卡旅行社特辑最后一期)驾车生存手册的主题是——荒野求生。
没有看过前两期特辑的网友可以点击下面图片进入我们的第一期特辑:停车技巧、第二期特辑:逃生驾驶和第三期特辑:野外驾驶。顺便再介绍一下这个特辑:没有任何人一生只宅在家中,只要出行,我们就少不了驾驶或者乘坐交通工具。而交通工具本身是一个可以高速移动的且具有一定危险性的事物,在出行过程中,我们的任何一个疏忽在极端情况下都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甚至丧命。所以,爱卡决定整合各路资源,编写这个“驾车生存手册”。参与编纂这个手册的有野外生存训练教官、赛车手、具有丰富自驾经验的汽车编辑以及交通警察等。与此同时我们也参考了英国陆军职业军官——约翰·怀斯曼所编写的《怀斯曼生存手册》中的注意事项。本特辑中的每一句话都是高度凝练而成,请大家严肃而认真的阅读,并且牢记在心。出门在外,保住小命是最重要的!
前三期驾车生存手册如果比作“主动安全”措施的话,本期驾车生存手册就可谓是“被动安全”了。因为这里讲到的都是您已经使尽浑身解数都无力回天然后大喊一声“FUCK!”后,才能遇到的种种经历。还记得我们每一期的结尾都会强调一句话么?那就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并掌握以上方法,并祝愿您一生都不会有机会用到一些保命法则。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希望这一期教会您的生存法则,一生都不要用到,人在路上,安全第一。
在正式介绍这期内容之前,还是要再一次语重心长的规劝每一位激动车驾驶员,请您上车后系好安全带,无论是在前排还是在后排。儿童要坐到儿童安全座椅之上,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沉痛损失。您要知道,一切的汽车安全保护措施都是建立在正确系好安全带的前提下。如果不幸在车祸发生之前您还没有系好安全带,那么剩下几页的荒野求生法则也很可能再也用不上了。
其实,中控锁这个东西并非百利而无一害。很多车辆在落水或者翻滚时断电后,车内乘员会因为中控锁失灵而无法逃脱。所以考虑到中国国情,建议您在市区内开车锁住车门。在高速路段和通畅的山路行驶时尽量不要锁住车门。如果很多欧洲车的中控锁支持车内能开门而车外无法开启的话,并无大碍。
很多人在乘车时都会抱着轻松的心态,或者吃东西聊天,或者玩手机和平板电脑,最危险的是很多人习惯在坐车时睡觉。因为人在睡觉时基本处于无意识状态,一旦危险发生,睡觉的乘客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并且由于肌肉过于放松,乘车睡觉在车祸发生后意外高位截瘫的几率会大大增加,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在乘车时保持清醒状态,玩各种电子产品时也要隔几分钟替司机观察一下路况,以防万一。一旦危险发生,大家可以采取一些防冲击姿势将损失降到最低。
即使没有时间预判,也要具备条件反射能力。车祸发生时应迅速用双手用力向前推椅背,两脚用力向前蹬,这样可以适当缓冲身体前冲的速度,从而减轻受害的程度。汽车相撞发生火灾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撞击一停止,所有人要尽快设法离开汽车。
由于驾驶员的疏忽大意,水深和火热都是汽车可能经历的事情。如果落水,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记住车辆落水后不会马上沉没。在落水的第一时间,第一件事情就是解开安全带,趁着中控锁失灵前,打开中控锁迅速开门逃生,记住一定要快,这几秒的差别可以保命。
在城市或交通往来频繁的地方发生车祸,基本不用担心无人救援。但是,有时候我们会驾车到一些风景秀美但又人烟稀少的地方,在这些地方发生车祸,如果还幸存的话,如何坚持活下去直到找到他人救援就是重中之重。
在荒野求生时,我们首先面对的问题是“局限”。就是说我们要利用有限的生存资源来维持生命,直至成功脱离险境。一旦陷入无人之境,一切都会变的相当局限,现代社会的便利条件遥不可及。那么我们怎么利用有限的条件去创造生命的奇迹,是一件伟大而艰辛的事情。另外还要祈祷我们碰到好的运气。在荒野求生没有固定的法则,却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如果意识到自己可能深陷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方,保持足够的体力也是重要的。而且为了生存,就不要顾及太多,必须采用那些日常生活中看来不可思议的极端手段。比如在缺水的情况下,靠饮用自己的小便来避免脱水;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必须学会吃蚯蚓或蛆虫。虽然这听起来似乎很恶心,但有些时候唯此才能搏得一线生机。而且事实证明,很多人正是靠这些极端手段才坚持到了脱险的一刻。
但有时候徒有勇气而不考虑客观因素也并不是件好事。是走还是留,在求生中是事关生死的重大选择。如果身处类似沙漠的干燥酷热环境中时,除非必要,最好不要试图在太阳下跋涉,而应该躲在阴凉处等待救援,否则即使是足够强壮又富有经验的探险家,在50℃的高温下也难以坚持到5个小时,就会因脱水和中暑而死去。在暴风雪中和瓢泼大雨中亦是同理,在这些地方坚强的前行会浪费太多体力,不如在原地不动等恶劣天气褪去再继续前行或寻找救援。
在野外寻找饮水的诀窍就是寻找那些有叶植物或生长时需水量大的植物,如柳树等。在干旱地区,如果某地有较集中的植被,就代表那附近可能有水源。蚊子等昆虫一般也生活在水源地附近。另一个途径就是去峡谷底部、岩石裂隙和洞穴内部寻找,那里很可能有泉水或降雨时形成的水潭。在降雨量充沛的地区,只要向下坡的方向走,就很有可能找到小溪甚至是河流。
而那些颜色混浊、有异味的水,或是水塘里的积水,往往容易滋生细菌,一般也是各种动物饮水的地方,难免受到动物粪便和尸体的污染,常常带有危险的鞭毛虫和弓形虫,喝了这样的水会导致腹泻和其他致命疾病。只有在无可选择时,才会考虑这样的水源,但是必须先用细布过滤,有条件的话必须烧开,才能作为饮用水。如果你的身体已经出现脱水,那还必须注意,喝水时要缓慢进行,否则可能会引发剧烈呕吐。
说到烧水,那没有火种怎么可以。火除了可以给人带来希望并且把水煮沸消毒外,当然还会释放热量产生暖意,会节省体内热量散失;可以烘干衣服;薰过的肉食可以较长时间保鲜;可以吓跑危险的野兽;它的烟雾可以驱走害虫,还可以锻烧金属打制工具……那么,如果没有打火机怎么来生火呢?各种荒野求生守则介绍过很多种方式来取货,可是小编亲自试过后觉得这种方式是在是太消耗人力和时间了,所以下面为大家介绍两种比较轻而易举的点火方式。
成功点火后,您就可以稍微的“苦中作乐”一下了。您可以烧烤新鲜美食,赶走蚊虫,在夜晚取暖,轰走野兽等等,最重要的是,如果遇到救援人员,火苗和烟雾是最好的求救信号。考虑到在车祸发生后的野外求生中,大家可能不会携带全套的过夜装备(帐篷、防潮垫、睡袋等等)所以建议您在篝火旁适当休息,利用周围一切树叶或树枝以及可能捡到的东西搭建庇护所并注意保暖。不要昏睡整晚,以免危险来临时猝不及防,等到太阳升起,再继续寻找救援。而接下来我们将教会您如何辨别方向。
身处荒郊野外,最需要掌握的一个时间就是太阳何时落山,因为必须要在完全天黑前找到并安排好庇护所,否则在黑夜中很难完成相关的工作。如果身边没有手表等计时工具,有一种估算太阳下山时间的简易方法。
另外,还有一些野外生存“冷知识”供您参考,在荒野,一定要打破思维常规,很平常的东西到时都会派上大用场。
遇难者还要注意搜集路途中可能碰到的一些东西,它们对于野外生活可能很有帮助。
总结:
以上便是本系列爱卡旅行社特辑最后一期——荒野求生的全部内容了,相比于前几期,可能这期的内容有些枯燥乏味,但是却条条可以救命,还是那句话,请您能理解并掌握以上内容,并祝您一生都不会用到它们!祝您出行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