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评测 原创]
Turbo,中文译作涡轮增压。很多车型中,在排量数字后面加入的大写T,也正是涡轮增压英文的缩写。随着对燃油经济性的要求不断提高,现代发动机的研发愈发的向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展。涡轮增压的好处固然很多,提升动力是根本,当然,以更小的排量达到更大的动力,油耗自然有所下降。我们身边不乏涡轮与自吸混搭的车型,那么差不多的价位是否应当追随潮流加个“T”呢?今天我们的两位主角,1.8L自然吸气以及1.6T涡轮增压,雪铁龙C4L的这两种动力储备究竟会有怎样不同的表现?
其实很多品牌在搭载不同发动机的车型外观方面多少做了些功课,一些细节之处,例如轮毂包围等等,不同发动机的车型多少会有些差别。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可着实让我们有些犯难了,因为如果不看车标,想在外观上区分C4L 1.8L以及1.6T车型几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二者有着完全一致的外观,而且售价也只相差2000元。但内部配置却有很大出入。首先,这部1.8L车型为顶配,它拥有电动座椅、中控彩色大屏、导航、倒车影像、自动大灯&雨刷、彩色仪表。而这台1.6T的配置要平庸的多,但是它却有一颗更为强劲的“心脏”。
既然是对比测试,那我们今天的主题自然就要从两部车的驾驶入手。两种不同发动机搭配在同一部车上究竟会有多大的差异?
首先,我最感兴趣的并不是二者的动力水平,而是他们的燃油经济性。小排量涡轮增压的特性就在于,达到大排量发动机动力水平的同时,将油耗保持在低排量发动机的水平内。那么事实果真如此?
不同于别的车(我们需要采用加满油,再行驶,再加满油的方式测试油耗),由于采用了相同的发动机电脑以及行车电脑,因此我们决定,利用二者的行驶电脑对比油耗。两部车同为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轮胎均为米其林相同款式的215/50 R17。
随后我们将两车的行车电脑进行初始化,使得平均油耗、行驶里程、平均速度全部归零。并且全程关闭车窗以及空调。驾驶员的体重同为75kg。
我们选择了一条囊括日常驾驶所有路况的线路。主要分为三种路况:路况非常畅通的高速路(时速100-120km/h),路况一般的城市环路(无红绿灯,时速在50-80km/h),非常拥堵的城市主干道。
最后经过总里程为103公里后,我们结束此次油耗测试。在相同驾驶风格以及相同路况下,我们得出如下结果:1.8L车型的油耗为8.0L /100km,1.6T车型的油耗为7.6L/100km。这验证了此前我们的说法,在C4L上,排量小的发动机确实更省油,哪怕是挂了涡轮。但由此结果也验证出,C4L车型的油耗略高于同级别内的其他车型。
接下来我们进行两车的噪音测试。为了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我们的测试场地为全封闭式的柏油路,避免了因外界噪音而导致的数据误差。测试了三个状态下两车的噪音分贝,分别是:怠速工况、时速60km/h、时速80km/h。
在怠速工况时,两车的噪音水平相当。随着车速的提升,1.6T车型的噪音分贝开始略小于1.8L车型。但是差别并不是很大,靠听觉比较难以判断。
最后一项是两车的加速以及制动测试。首先了解一下二者的动力储备,同样搭载了来自日本爱信的6AT手自一体变速箱。1.8L自然吸气发动机为多点电喷,最大功率为102kW,最大扭矩172N·m。1.6T涡轮增压发动机为缸内直喷,最大功率为120kW,最大扭矩为240nN·m。
在测试时,我们采用了相同的的弹射起步方式。将变速箱切换为S挡运动模式,关闭ESP。在起步瞬间,1.6T车型由于拥有较大的扭矩,所以打滑时间要略长于1.8L车型。不过二者对打滑的控制都比较优秀,只是经过短暂的且较为轻微的打滑便弹射出去。两车的起步转速均在2500转左右。
两车最终的0-100km/h加速成绩比较符合我们的预计。从二者的最大功率以及扭矩就不难看出,1.6T发动机的参数明显强于1.8L发动机,所以最终1.6T车型领先2秒多并不令我们惊讶,这也达到了该级别涡轮增压发动机加速成绩的平均值。
而刹车成绩则比较意外。两车均采用相同的刹车系统,既前后盘式。但1.6T车型的刹车成绩要比1.8L车型短1米。随后我们查阅了两车的整备质量,1.6T车型为1435kg,1.8L车型为1431kg,1.6T车型反而要比1.8L车型重了4kg。
在操控方面,我们进行了双车的绕桩测试。二者在动态绕桩中的驾驶感受完全一致。C4L的悬挂行程偏长,在绕桩时姿态有些欠稳健。而悬挂虽然有些硬度,但是总感觉支撑性不够,其实总结起来很简单,底盘整体缺乏一些韧性,在舒适与稳健的操控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而值得称赞的则是转向系统。指向非常精准,且力度适中,扭矩转向给方向盘带来的干扰也比较轻微。
在日常驾驶中,认为涡轮滞后的想法要改改了。1.6T发动机几乎从一起步就能给你全部的动力输出,这在如今的涡轮增压发动机车型中并不多见。而1.8L车型则正好相反,似乎只有拉高转速它才愿意释放出更多的动力。这样的行驶感受与我之前的预估大相径庭。
而变速箱的表现则更为奇怪。二者虽然都采用了爱信的6AT,但日常行驶感受却有明显差异。差异主要体现在换挡的转速控制上,而且更奇怪的是,1.8L发动机则给人以更绵密的齿比感受,在加速加档时几乎感受不到转速在下降。
总结:涡轮对话自吸。这似乎是个永远也争吵不完的话题。不过面对这个价位的车型来说似乎更好判定一些。首先,他们价格相当,后期维护费用也相差不大。所以我们最终面对的抉择似乎很简单。对于C4L来说,很显然,1.6T发动机动力更强,更重要的是油耗更低。而1.8L发动机在行驶方面相比1.6T发动机则毫无优势可言,不过相同配置,它的价格更具诱惑力。是理性决定,还是荷包决定,这就要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