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评测 原创]
2015年前六个月对于双龙汽车——这家韩国规模最小的汽车制造厂商而言是一段悲喜交加的时期。年初伴随着海外主要市场——俄罗斯的经济衰退,双龙汽车第一季度出口同比大幅下降了40.6%,净亏损超过2800万美元(这点儿钱对于丰田、大众这样的大厂来说根本不叫事儿,可对于第一季度销售总额也才仅有7亿美元的双龙汽车来说很难接受)……就在局面日益恶化之际,家族全新产品、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定位小型SUV市场的蒂维拉的投放,犹如一针强心剂,为双龙汽车逆转了颓势。其一经推出,便在韩国国内备受青睐。第一季度8000多辆的销量大幅拉动了双龙汽车在韩国国内的销售业绩(同比增长25.7%),算是部分弥补了海外市场的损失;接着在6月份单月售卖超过了6000辆(6039辆,其中韩国国内售卖3630辆,海外市场售卖2409辆),不仅以一己之力为双龙汽车带来了自2005年以来最为耀眼的国内销售业绩,同时自己也扛起了双龙汽车单月销量(12372辆)的一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家族支柱。
面对大好局面,双龙汽车选择了趁热打铁:除了继续开拓本国有限的市场外,同样陷入小型SUV热潮且拥有巨大市场规模的中国绝对是他们无法忽视的,这也是为什么蒂维拉在韩国上市仅仅半年后,中国消费者就在国内看到这款车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这辆被寄予厚望的小车,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历时42个月、总投入3.15亿美元、四年四款概念车……双龙汽车对蒂维拉——这款被马恒达收购后研发的首款新车型可谓倾注心血。早在2011年9月的法兰克福车展上,双龙就推出过一款名为XIV-1的概念车,尽管采用对开门设计和位于A柱的外后视镜看起来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款有着硬朗的车身线条、狭长的中网、平直的车顶、肌肉感前轮拱的概念车已经与今日量产化的蒂维拉有着高度的相似性。
半年后,一款更具科幻色彩的XIV-2概念车亮相于当年的日内瓦车展,这款概念车上那可完全打开的车顶并没有在量产车上实现,但其后视镜、雾灯以及后轮拱的造型进一步贴近了量产车型的设计。另外这款概念车发布的同时也确定了未来量产车型的动力系统——新车将搭载1.6L汽油/柴油发动机。
时间来到2014年,双龙汽车在当年的巴黎车展上一下子又推出了两款XIV概念车——以越野为主题的XIV-Adventure和以运动、活力为主题的XIV-Air。从这两款车的整体轮廓到诸如前大灯、尾灯等细节设计来看,它们已经非常接近量产车型蒂维拉了。
双龙蒂维拉与竞品车身尺寸对比 | |||
车型 | 双龙蒂维拉 | 现代ix25 | 起亚KX3 |
车身长度(mm) | 4195 | 4270 | 4270 |
车身宽度(mm) | 1795 | 1780 | 1780 |
车身高度(mm) | 1600 | 1627 | 1645 |
轴距(mm) | 2600 | 2590 | 2590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力图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的蒂维拉在设计上依旧保持了双龙汽车一贯大胆且个性化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又比同门前辈更多了几分时尚与活力。多层次、线条繁复的前脸先不论是否符合主流审美,至少做到了让人过目难忘。中网被设计成了一条连接两侧大灯的狭长缝隙,设计风格大胆、写意。雾灯和前保险杠区域的线条则与XIV-Air概念车非常吻合。
从ix25到KX3再到这辆蒂维拉,双色车身设计似乎成了韩系小型SUV的“标准工服”;双龙设计师在蒂维拉短小的车身侧部勾勒了数条用来彰显力量感的线条:鲜明深刻的双腰线、圆润的前轮拱以及从车尾侧部一直延伸至后车门的粗壮筋线(与竞争对手之一的日产Juke有几分相似不是么?)。
蒂维拉尾部设计相对简洁,大尺寸LED尾灯与车身外扩曲线融为一体,突出力量感的同时也并不显得过于复杂。
试驾车配备16英寸双五辐轮圈;轮胎匹配的是侧重经济性和耐用性的锦湖Solus(舒乐驰) TA31全季节轮胎,型号为205/60 R16。非全尺寸备胎置放于后备厢盖板下方。
延伸阅读——与意大利“眉来眼去”的韩国人
蒂维拉,在除中国以外的市场均以tivoli命名。据说tivoli这个名字来源于意大利拉齐奥区的一个以造纸业为主要营生的古老城镇。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大概除了让自己的车显得更洋气些外(对于韩国车企来说这样的做法也不是第一次,比如现代途胜Tucson和圣达菲Santa Fe),也预示了双龙汽车想用这款车打开欧洲市场的决心,而6月3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Tivoli全球媒体试驾会似乎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点。另外,双龙汽车母公司——印度马恒达集团想要收购意大利著名设计公司Pininfarina的流言在欧洲早已传得满天飞(不过最近有消息说这笔交易已经彻底黄了);更不用说现款双龙柯兰多还是另一家意大利企业——乔治亚罗设计公司操刀设计的。
试驾车内饰采用了红/黑双色设计,中控台区域为黑色,车门饰板部分区域和座椅部分采用红色涂装。中控台除副驾区域以软塑材质铺设外,大部分均为硬塑料。
三辐式塑胶方向盘采用平底设计,希望从视觉上能提升运动感,但盘辐偏细,握上去略欠饱满,手感着实一般;多功能区提供音响控制、定速巡航、蓝牙等功能。不过常用的行车电脑控制按键并没有配备在方向盘上,而是位于中控区调节方向盘转向力按键的左侧,这种布局让驾驶员在想要查看车辆信息时会不太方便。
炮筒造型双圆仪表盘采用黑底白字读数显示,并配有红色背景光以彰显运动感。中央行车电脑集成了里程、油量显示、水温显示、瞬时油耗、平均油耗、室外温度等信息。
试驾车是售价15.98万元的自动两驱致炫版,属于中配车型,配备了支持触控操作的8英寸液晶显示屏,该显示屏集成了倒车影像、导航等功能;舒适性配置则显得乏善可陈,手动座椅+手动空调+标准尺寸天窗;娱乐配置方面则提供USB/AUX音源接口,同时还配备SD卡插槽。
蒂维拉的安全配置还是比较齐备的,ESP车稳定系统+HSA上坡辅助以及ARP主动防侧翻系统等均为全系标配,这一点相当厚道,试驾的中配车型除了前排正面双安全气囊外还提供前排侧气囊和头部气帘。
试驾车配备的座椅头枕、坐垫以及靠背表面都采用鲜红色皮革铺设,侧围及背面为黑色皮革并辅以红色缝线。座椅填充物比较饱满,初坐上去感觉有点儿硬,但能提供不错的支撑性,长途驾驶时有助于缓解疲劳。尽管试驾车售价接近16万元,但主副驾依旧采用的是手动调节,至于座椅加热和腰托什么的就更不用奢求了。
空间体验者身高1.73m,进入前排并调整好座椅后,头部空间留有一拳的余量;保持驾驶座椅位置不变,该体验者坐进第二排座椅,此时腿部空间剩余两拳空间,头部空间则仍有一拳余量。第二排地板中央凸起较小,但纵向长度较短,成年人将脚放在中间位置稍显吃力;第二排配备三个头枕,但并没有提供中央扶手和杯架。
储物空间方面,蒂维拉为前排乘客提供了双杯架;前排扶手箱受内部造型的影响实际装载能力一般,可容纳两个550ml尺寸饮料瓶;副驾一侧的中控设有开放式储物槽,可用来置放手机。
手套箱开启提供阻尼设定,内部采用双层设计,下层进深较浅可以用来置放证件、卡片之类的物品,上层内部非常深,容积相当可观;前排车门内侧储物槽可容纳两瓶饮料;后车门仅能容纳一瓶饮料。
蒂维拉行李厢地板平坦,行李厢开口高度距离地面有些高,搬运沉重物件会稍感不便。两排座椅状态下容积达到了423L(略小于起亚KX3的436L);第二排座椅支持6/4比例放倒,但座椅放倒后无法与行李厢地板完全持平。
蒂维拉搭载了双龙汽车历时三年研发而成的全新“e-xgi 160”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功率达到了94kW(128Ps)/6000rpm,峰值扭矩为160Nm/4500rpm。
与这台发动机匹配的是来自爱信的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手动加减挡控制键位于挡把左侧。
在0-100km/h加速测试中,我们先将ESP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关闭。全力踩下油门踏板,变速箱保护程序将起步转速限定在了2500rpm左右,起步时轮胎出现轻微打滑,车头有轻微的上扬趋势,整体姿态比较平稳。
起步后接近0.5G的加速G值很快随着首次升挡的到来开始回落,首次换挡过程较长,G值波动也比较大;二次换挡相对更迅速,但换挡冲击相比首次更加剧烈,0.548G的最大加速G值也出现在换挡过程中。最终蒂维拉的0-100km/h加速用时为12.23秒。
蒂维拉的制动力输出表现得相对平顺,但制动力度稍欠饱满,最大制动G值(出现在即将刹停的尾段)仅为-1.032G,而且全段制动的平均G值也基本维持在-1G以下。不过在刹停瞬间,前悬挂还是给予了车身比较饱满的支撑,车身仅有小幅度“点头”现象。最终蒂维拉的100-0km/h制动距离为43.25米。
从绕桩测试的表现来看,蒂维拉的避振系统中后段支撑力度还是偏弱,车身在绕桩过程中侧倾幅度较大,车身姿态无法及时响应转向系统的变化;另外蒂维拉的转向设定在绕桩过程中也表现出转向与回馈力度不够线性的现象。
日常行驶状态下蒂维拉的动力表现容易给人以“慵懒”的感觉,油门初段响应不算很积极,低扭动力输出也以柔和为主。深踩油门将转速拉至3000rpm以后才会感到较明显的提速感。将驾驶模式调节至Power,动力响应会稍有好转,不过更加滞后的升挡时机也会带来更高的油耗以及明显的换挡冲击。
考虑到城市路况驾驶的舒适性,蒂维拉的中前段制动力输出并没有被调节得过于灵敏和饱满,而是相对柔和线性;后1/3行程的制动力输出则会有明显提升。
试驾车型提供了智能转向系统,允许驾驶者根据自身情况在Comfort(舒适)、Normal(标准)、Sport(运动)三种转向力度间进行调节,但从实际感受来看,Comfort(舒适)和Normal(标准)间的差别并不是十分明显,Sport(运动)则会明显略重一些,但表现出的转向质感不是非常自然,略显生硬。
蒂维拉的避振系统采用了前段偏硬、中后段侧重舒适性的比较主流的调校方式。这也与不久前测试过的另一款合资韩系小型SUV——起亚KX3比较接近。在过滤路面的细碎振动的同时避振系统还是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度,但在高速过弯时,较大的车身侧倾还是会暴露出中后段稍欠韧性的问题。
编辑点评:尽管头顶进口车的“光环”,但除了足够张扬的外形设计外,蒂维拉并没有表现出明显超越同级合资韩系车的综合素质。不过好在这样一款进口小型SUV的售价也并没有与同级别合资车拉开差距。对于那些乐于以有限的预算彰显自己独特品味和个性的消费者来说,蒂维拉是个值得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