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原创 爱卡旅行社]
从西出嘉峪关到太阳墓地,车队一直在罗布泊地区徘徊,随着行程的深入,车队即将离开这片充满传奇色彩的土地,进而转战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在那里我们将探寻此次行程最后一个目的地——精绝古城。
在上一篇游记中,车队探寻了曾出土“楼兰美女”干尸的太阳墓地,今天我们继续以“古墓探险”为开篇。在罗布泊地区有名的古墓有两处,一处是上集中介绍的太阳墓地,另一处就是我们接下来要去的小河墓地。(对于这趟行程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点这里,专题页面等你发现更多你想不到的内容。)
从太阳墓地离开,车队将前往34团进行补给和修整,为下一步小河墓地探险做准备。
在罗布泊颠簸了十来天,这辆上汽大通T60皮卡表现得还算让人满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车队中其他车辆也基本都扛了下来,在无人区行车,车辆的可靠性是极为重要的。
眼看就要到达34团了,不知道是急躁还是心情放松,老九的车在经过一处沟坎后底盘出现了异响,满哥检查后发现车辆的后减震器发生了断裂,问题算大不大算小不小,只能等到34团再商量对策了。
从太阳墓地到34团这段路程大部分都是平整路面了,但走起来也不显轻松,车队达到34团时又已经是天黑了。
相信大家对34团这个名称会比较好奇,独特的地名来源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展的建设兵团援疆行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了解一下那段历史。
三十四团的前身为国营尉犁第一农场,成立于1956年。1960年由尉犁县迁移至现在的铁干里克,我们在34团住的宾馆也叫作铁克里克宾馆。
在34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维修保养车辆了,检修基本上就是车辆底盘部分,事先得先把底盘清洗清洗。因为水源稀缺,并且常年风沙,洗车店非常少,在这个小县城里找洗车店就像大海捞针一样。
这个就是粘在车底的黏土了,干了之后就像水泥一样,非常难清理,再加上里边含有大量的盐分,很容易腐蚀底盘。在无人区越野回来的车辆,一定要记得把底盘好好清理干净。
在这趟行程中能规范修车的地方并不多,经过十来天的跋涉,车队的车辆或多或少都有些小问题,正好在这边全面检修一遍,为后边的行程做好准备。
有了34团作为据点,车队面对小河墓地这趟行程就更加从容了。大部队在34团修车时,日队已经带领着刚队和波波先行探了探进入小河墓地的路线。
小河墓地地处沙漠深处,这趟行程基本上就是沙漠越野,主要考验驾驶员沙漠驾车技巧,另外,没有成熟的线路参考,需要完全靠领航员来自行判断前进路线,总体来说,难度非常大。
进入沙漠之前例行给轮胎放气,较低的胎压有利于车辆在沙漠行驶。具体胎压数值要综合沙地软硬程度、车辆负载重量来考虑,需要非常丰富的沙漠越野经验才能做出最合理的设定。
车队的轮胎全部装备的是固铂的ST全地形轮胎,自驾游如果涉及到越野路面建议给爱车选装一套合适的全地形AT轮胎,应付一般的烂路不用担心爆胎问题。
沙漠地形起伏较大,为了避免备胎脱落,满哥地给上汽大通T60上的备胎做了加固。从车队出发到34团,经过近千公里越野路面的考验,固铂的这几条胎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备胎估计用不上了。
无论沙漠越野经验多么丰富,也难免发生陷车,在沙漠地带陷车后切忌不要想着通过自救出来,乖乖地等救援反而更节省时间。此行车队车辆全部装备了T-MAX提供的绞盘,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在沙漠行车,除了注意配备全地形胎、绞盘外,最好配备上沙漠旗杆。沙漠沙丘起伏很大,开车时视野容易受到干扰,在车上插个旗杆可以提醒后车自己的方位,防止发生追尾事故。
有了全地形胎,有了沙漠旗杆,还有绞盘,装备齐全了走起来就能安心很多。
在越野圈有句话叫做“慢走水快走沙”,在面对这种小沙坡时一定要稳住油门,一鼓作气。
经过一番周折,车队终于在下午时分到达了小河墓地,队员们丰富的沙漠越野经验再加上日队之前探过路,整个行程虽然困难但好在没有发生什么危险。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1934年夏天,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考察新疆罗布泊地区时,在奥尔德克的引领下抵达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小河原本无名,小河之名系贝格曼所起,小河墓地也因此命名。
距今4000年历史的小河墓地给人最直观的视觉感受就是像一个插满木桩的沙山。墓地上密密麻麻矗立了140多根原形、桨形的胡杨木桩,这些木桩插在棺木前方,立柱形状根据死者性别有所不同。
小河墓地埋葬的先民具有极度的生殖崇拜情节,女性死者棺木前部的立柱基本是呈多棱形、上粗下细,高度一般在1.3~1.5米左右,上部涂红,缠以毛绳,这些圆柱形立柱象征着男根。
男性死者棺木前部的立柱是桨形的,大小差别很大,其上涂黑,柄部涂红,象征着女阴。
在棺木结构上,小河墓地也颇具特色。木棺就像倒扣的船体,两根胡杨树干被加工成“括号”形,这是棺木的侧板,“括号”两头对接在一起,将挡板楔入棺板两端的凹槽中固定。
棺木没有官底,棺盖是10多块宽度依棺木弧形而截取的小挡板。牛被当场宰杀剥皮,整个棺木被新鲜的牛皮包裹。牛皮在干燥的过程中不断收缩,沙漠中干旱的气候会蒸发掉牛皮中所有的水分。最后牛皮紧紧地、严密地将棺木包裹,表面变得像盾牌一样坚固
堆放在一起的棺木,在小何墓地除了出土了大量的船型棺外,还出土过几座泥壳木棺。
在小河墓地发现的动物骨骼,形状像个小猫头一样,推测应该是牛骨。
在2008年,中科院新疆生地所研究院夏训诚率领的罗布泊综合科考队在小河墓地以西6.3公里处发现了一处古城遗址,根据文史资料记载,这处古城很有可能就是历史上神秘的注宾城。
刚队在沙土下发现的胡杨木,在车队之前去过的古城中都分布有大量胡杨木,而在注宾城只发现了这一根,不知道是不是被沙丘所覆盖。
在注宾城发现的带有花纹的陶片,可以看到当时陶器加工技艺已经非常成熟。
鲸鱼在古城附近发现的碳化花朵,在沙漠地区还能看到这玩意感觉很惊喜。
原本以为会异常艰辛的小河之旅其实还算顺利,从注滨河离开时太阳还很高,看来今天能早点回到驻地。
在正式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之前,车队对途中的墨山国遗址进行了考察。
在夕阳的伴随下,车队顺利返回驻地,在小河墓地之后,车队将向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进发。
在离开34团之后,我们先对西汉三十六国中的墨山国遗址进行了考察。营盘古城位于孔雀河古河道北岸戈壁中,背靠库鲁克山,面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营盘古城分为四部分,城郭、大佛塔、烽火台和古墓地。这块北遗址所在地就是城郭遗址。
营盘古城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墨山国的都城,它是丝绸之路北道的必经之地,营盘古城的奇妙之处,在于它是一座圆城,直径350 多米。
在佛塔下我们发现了巨大的盗洞,这种盗掘行为早在数百年前就已经出现在了营盘古城。1989年中国考古工作者才对营盘古城进行抢救性挖掘。
营盘古城最震撼人心的就是其墓葬群,可惜盗掘非常严重。各种棺木和尸骨散落一地。据考古人员统计,总计120余座墓葬被盗掘。
刚队在营盘古城周围发现的剪边五铢钱,有没有对这种钱币有研究的?
从营盘古城离开之后,车队也就踏上了本次探秘之旅的最后一站——深入塔漠探寻精绝古城。车队经塔克拉玛干石油公路深入到塔漠腹地,在塔中小镇修整之后进入塔漠深处,探寻精绝古城遗址。
死亡之海因为蕴含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变得“热闹”起来,只要有资源,哪里都会有人类的踪影。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新疆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十大沙漠,同时亦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我们这次精绝之旅讲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面进入,然后纵穿整个塔漠,最后抵达位于塔漠南缘的精绝古城。
相比塔克拉玛干沙漠,小河墓地所处的沙漠可以说不值一提,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行车更加危险和困难。
塔漠环境虽然恶劣,但是还是有不少植物分布,其中有“沙漠人参”之称的肉苁蓉就生长在塔漠深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壮阳了,属于名贵药材,现在是濒危物种,这次很幸运能看到野生的。
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丘的面积很大,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m,最高达300m左右,翻越这样的沙梁非常危险,很容易发生翻车事故。
“精绝国,国王驻精绝城,距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人口四百八十户,三千三百六十入,其中胜兵五百人。设置有精绝都尉、左右将军、译长各一人。北距西域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三里,南距戎卢国四日的行程。地形闭塞,交通不便;向西通扜弥国四百六十里。”《汉书·西域传》中曾这样描述精绝国。
1901年,斯坦因在英国政府的资助下,对新疆地区开始了全面的考察活动,在发现了深埋地下的于阗古国国都后,他又在小县城尼雅发现了古精绝国遗址。
据记载,当斯坦因发现精绝古国时,当年的文书还完好地封存在屋内,储藏室里厚积的谷子还有橙黄的颜色,房厅屋宇的门还是关着的……时间看似停止,人们仿佛刚刚离开这里。
而如今,只剩下了这一片看不出模样的遗址,关于尼雅文明的没落,精绝古城的消失之谜,至今没有明确的答案……
从精绝古城离开,伴随着车辆驶上公路,为期15天的爱卡老男孩精绝探秘之旅也就正式结束了。
总结:回想过去,爱卡老男孩车队15天奔袭3000余公里,西出嘉峪关,沿古丝绸之路横跨罗布泊无人区、塔克拉玛干沙漠,经三垄沙、白龙雅丹、龙城雅丹,访海头古城、楼兰遗址、营盘古城、注宾古城,探小河墓地、太阳墓地,最后抵达精绝古城……这趟旅程注定让人终身难忘,期待老男孩车队再次启程,带给我们更多的震撼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