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测频道 > 试驾体验 > 正文
试驾初体验一汽丰田bZ3 有惊喜也有不足
 

  [爱卡汽车 原创 试驾]

  不可否认,相较于新势力造车,传统车企对于打造纯电动车的态度是严谨而保守的,注重驾乘舒适性和安全可靠才是心之所向,而非一味的去迎合特定用户的爽点。“稳”一点总是好的。在这方面,丰田显然有着自己的节奏,在组建BTET之后,一汽丰田bZ3姗姗来迟。

  当然,有必要先科普一下“BTET”。BTET全称为“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该机构成立于2019年,是由丰田与比亚迪各出资50%成立的纯电动车研发公司,丰田负责整车设计以及底盘调校,比亚迪则提供三电系统的技术支持。bZ3是BTET与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首款纯电产品,其作为丰田 bZ纯电系列的第二款车型,未来将通过一汽丰田及经销商网络进行生产和销售。

  如何定义bZ3?官方的答案是:bZ3是围绕“合家欢”的设计理念打造的一款在造型、内饰、驾趣、舒适、安全等方面,可以满足家庭用户消费升级和多场景的使用需求的纯电动车型。那么问题来了,bZ3真的很懂中国消费者吗?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对全新一汽丰田bZ3的外观进行了详细的实拍展示,感兴趣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链接,在此就不做过多赘述。本次试驾主要围绕内饰体验以及动态驾驶展开。不过受制于场地限制,动态体验部分也只是浅尝辄止,不过即便如此bZ3在动态体验方面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不错的“初体验”。

一汽丰田bZ3实拍回顾

  内饰简约时尚/操作逻辑需要适应

  虽然是全新物种,但在bZ3的身上依然保留着一些丰田的影子。内饰方面继承了一部分bZ4X的设计元素,但在一些常用功能的操作逻辑上进行了颠覆性的调整,设计更为激进,但同时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适应。

  bZ3内饰整体的表现有新意也有不足。可以感觉到很多功能和设计是经过巧妙构思的结果,只是牟足了劲头,却用错了方向。在一些细枝末节的地方投入了太多精力,以至于忽略了最基本的用户感官上的体验。甚至把原本合并简化的操作逻辑进行拆分,这对于早已产生“肌肉记忆”的用户而言,无疑增加了学习成本。此外,在内饰做工和用料的处理方面bZ3又显得过于吝惜,这也导致整车内饰的档次感并没有达到预期。在这方面确实应该多借鉴一下大众的ID系列。

 

  座椅可躺平/驾驶很轻松

  基于“合家欢”的造车理念,体现在bZ3的方方面面。而舒适性和易控性的优先级要高于性能和驾控之上,或许这才是丰田针对bZ3想要传递“驾”值观的底层逻辑。

  在内饰空间和舒适性配置方面,bZ3让我们看到了一些新意。可以躺平的前排座椅无疑丰富了一种用车场景。后排纯平的地台以及针对腿部空间的优化设计,对于后排中央乘客更为友好。此外,配备后排座椅加热功能也是充分考虑到家庭为单位出行的用车场景。

  由于本次场地试驾条件所限,因此对于bZ3的动态驾驶部分只是浅尝辄止。更多的体现在转向手感以及底盘的滤震性及行驶质感方面,而这些恰恰是丰田所擅长的“基本功”。至于动力方面的表现,基于比亚迪的三电技术,成熟型和可靠性方面还是值得信任的。至于整车驾驶感受偏舒适的设定,考虑到bZ3的产品卖点位,这样的设定也无可厚非。

  编辑点评:

  相较于出师不利的bZ4X,丰田对于bZ3显然有着更高的期待。从实际体验来说,bZ3确实给我们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有新意也有不足。内饰方面有些日常高频使用的功能操作逻辑过于颠覆性,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尤其对于年长的消费者并不算友好。此外在内饰的用料和做工方面,相较于20万元左右的售价来说差强人意,欠缺一些档次感。不过在驾乘感受层面,bZ3又回归了我们熟悉的丰田,它易于上手开起来的感受更接近传统燃油车,没有暴躁的加速快感和精准的转向操控,取而代之的是平顺且舒适的驾乘体验。当然,受场地和时间的局限性,本次的体验只是浅尝辄止,待随后正式拿到试驾车,我们也会对bZ3做更为全面的测试和体验。敬请期待。

  精彩内容回顾:

  一汽丰田bZ3正式预售 预售价18.98万起

  抢先实拍一汽丰田bZ3 日本车中国“芯”

  一汽丰田bZ3将于2月28日上市 续航616km

23 条评论,一键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