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位长相颇有个性的中型SUV叫做GLK(G指代硬派的G级越野车,L表明这是一辆更为豪华舒适的车型,K就是小型的意思),但它跟旷野泥泞没什么关系。首先,GLK使用的4MATIC四驱系统并非为越野路面设计,它跟R级这类公路四驱车很相像,目的就是更为稳定的公路操控性。所以你不会在驾驶室里看到任何类似路虎“全地形反馈”系统的控制按钮。其次,GLK的造型城市感非常强烈。在车外观赏GLK的时候,你几乎找不到一处为了越野而进行的“老土”设计。
说到外观设计,GLK保留了奔驰的“切割”式线条,但和之前推出的奔驰车还是略有区别。从GLK开始,后翼子板的轮拱后半部分会一直延伸到车尾,让肌肉感更为强烈。进气格栅和前后保险杠的中间部分变得很尖,这是为了极力创造速度感。最新一代的E级轿车便是这种风格的延续者,之后的新款S级也将采用同类设计。不过,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设计更适合SUV,毕竟这种车型需要明确的力量感来提升吸引力。
GLK的内部设计不如外形那样吸引眼球,你完全可以把它当作C级内饰。装配工艺毋庸置疑,德国式的扎实感颇强。但材质依然不能和那枚三叉星相配:中控台上仿铝板拉丝的装饰件很容易让人看出破绽;方向盘包裹的真皮无论从握感还是视觉上看都像革制材料。这无疑会对奔驰的豪华感打折扣。
GLK和C级轿车使用相同的平台,轴距只相差了5毫米(C级为2760毫米,GLK为2755毫米)。每次测试C级的时候,同事们都不喜欢局促的后排,比C级还要短的GLK的后排上座率可想而知。SUV的高车顶却为后排乘客留足了空间,即便有一扇全景天窗,你的头顶也肯定不会弄脏了GLK的顶棚。除此之外,GLK的前排空间很理想,座椅的舒适性比较令人满意。而且行李厢空间宽敞多变,很实用。
但奔驰在实用性方面的设计理念就是功能大于形式。同时,这样的理念也在影响着底盘调校。从C级到S级,驾驶它们的过程总是波澜不惊,但偶尔的放肆却依旧保你平安。这可以说成是索然无味,但也可以换成赋予内涵。不过,GLK对此有自己的见解,它完全是一辆有着SUV高大身形的C级。而且速度越快,它的表现愈加稳定。GLK非常喜欢在高速和弯道里扎马步。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
自福特纵横正式引入烈马(Bronco)车系以来,越野圈的老炮和潜在买家似乎找到了久违共鸣:他们有了相同的选择——烈马(Bronco),即便是在中国潜心经营超过15年的Jeep也黯然失色。丰富的原厂车型选择,更专业、更纯粹、更好玩、更强大,烈马(Bronco)在专业越野市场的定位和单车售价都形成了“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它”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