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原谅我用了这个口气略显狂妄的标题。其实即便身兼这个星球上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和最成功的豪华车品牌两个超重量级头衔,奔驰也永远不会当众说出如此霸气的话语。但奔驰会用事实不动声色地向你证明,它就是最优秀的。
在马德里与数十辆各种型号的新E级重逢时,我已经淡定多了。的确,在此之前我曾和很多人一样怅然若失,想不通奔驰为何甘愿放弃那对独树一帜的“双椭圆”前灯。毕竟从1995年起,它们就成为E级车显著区别于其它奔驰车的特色标志,而且正是由于那个设计太过特殊,反而成了对手们刻意避开的“雷池”。然而在此前几天内,我已分别在斯图加特的奔驰博物馆和日内瓦车展现场两个迥然不同的场合与它邂逅,发现它不但和谐地融入了奔驰庞大在产车型阵容的气场中,与W124的血脉渊源也似乎比现款E级(W211)更浓。于是我豁然开朗了。在我们这些个体看来,只要是漂亮的设计都是吸引人的,但对一个堪称经典的品牌来说,历史传承和家族融合感才是更需要重视的。
抛开那对仍然采用分体式却被切割成菱形的前灯,新E级的造型完全称得上赏心悦目。“立体感”是设计师与我在餐间闲聊时提及频率最高的字眼,而它的线条的确比即将被替代的W211更加丰富,既保持了应有的端庄形象,又具有雕塑般的立体感。一道有力的折痕从前保险杠两边出发,穿过前轮拱,沿着侧窗下沿缓缓延伸,划过C柱,融入到尾灯之中。车门下方还有一道与之呼应的平行线,但它在后门附近产生了变化,剧烈地上挑,为后轮拱塑造出独特的弧线。据说这个细节的灵感取自1953年款180型(W120)轿车,是现任设计师对前辈的敬意。相比之下,车尾虽然也与车头一样略呈V型,线条却简洁多了,棱角也有点过于分明。可我也不得不承认,这对确立其值得信赖的男性形象果然是有好处的。
也许你已经察觉到它的设计手法与C级车和GLK有着诸多相似之处,恭喜你答对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奔驰的新车都将沿用这一设计思想。厂方还为E级车准备了两种前脸设计,可惜区别仅限于镀铬格栅的横辐密度(有三辐条和四辐条两款),类似C级时尚型的“大车标式前脸”则被留给了刚刚发布的E-Coupe,即E级轿跑车。奔驰的官方说法是后者的运动气质与“大标”更契合,可我从设计师口中套出的答案似乎更具说服力:奔驰的商标是有固定尺寸的,而轿车版的格栅面积比轿跑车大一些,搭配起来会不太协调。
进入车厢的瞬间,每个与奔驰有过或多或少接触的人都不免发出由衷的赞叹,那是一种既陌生又熟悉的奇妙气场。陌生是因为那种设计尚未在任何一款奔驰现有产品上出现过的。仪表台与W211珠圆玉润的柔和风格截然不同,整个轮廓和所有细节都由笔直的线条勾勒而成,跟全新的外部造型倒是相当契合。此外,空调出风口边框、木纹饰板周边、烟灰缸盖板和各种按钮等部位都以亮闪闪的金属饰条进行点缀,在我印象里,这种强化阳刚气质的手法在奔驰民用产品上是很少有的。至于仪表台顶端新增的屏幕及其“帽檐”,样式确实与其直接对手有些雷同,但奔驰的设计师们更愿意将其称之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而我所说的熟悉感,不仅由于其车厢氛围结合了S级车和C级车的某些重要造型特征,更因为一种只有身体力行才能体会到的东西:质感。这两个字包含的内容十分庞杂,例如质地柔软的内饰覆盖材料,细腻的边角处理,缜密合理的人体工程设计,触感一流的各种按键和旋钮,甚至皮革散发出的独特气味,它们也许是普通轿车的终极理想,对奔驰来说则是每一款产品的必修功课。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