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感笨重 欠缺沟通
操控 ★★★☆☆
很多人看到大黄蜂这类美式肌肉车都会认为它们有强劲的动力和有趣的操控,但实际驾控感受真是如此吗?坐进黑色驾驶舱,透过低矮的前挡风玻璃直视长长的发动机,令人震撼的低沉排气声从车尾传来,带来欧系车所不能提供的感受。雪佛兰官方公布的静止到100 km/h加速成绩仅为4.7秒,在转向、换挡等感受和排气声的刺激下,感觉的确很快,6.2升发动机的扭矩输出非常充沛,这是美国人喜好的输出特性。雪佛兰LS3引擎并不擅长高转,4,000 rpm之后已显现出疲态,最高转速仅为6,600 rpm。
如果车身很轻巧,大黄蜂的操控或许会很精彩,但它的整备质量高达1,746千克,需要向油门施加更大的力度才能带来期望的“肌肉感”。变速箱齿比设定偏小,通用工程师或许是对燃油经济性和废气排放的考虑吧,以至于最高挡仅仅在1,500 rpm时已达到高速公路限速。虽然这台V8发动机的峰值扭矩很雄厚,但扭矩曲线却并不平坦,加上齿比偏小,要想得到随叫随到的加速感需要通过频繁切换挡位来控制发动机转速,否则吼叫厉害的V8发动机却会动作迟缓,这种感觉很是虚张声势。
虽然雪佛兰大黄蜂使用后轮独立悬架,但操控性却令人失望。受益于大黄蜂巨大的车轮,其抓地力非常充足,车身姿态相当稳健,操控安全性很高,但过于轻巧的转向却与其“肌肉车”的形象和澎湃的排气声格格不入,缺少人车沟通是大黄蜂作为一款跑车最大的不足。当通过一些不良路面时,大黄蜂的悬架表现笨拙,车身出现过多的起伏。值得表扬的是Brembo提供的制动系统很有力道,制动力渐进易控。如果不是很急切的切换挡位,变速箱并不是我们预想中的那么有机械味,但可提供准确顺畅的换挡。总的说来,雪佛兰大黄蜂的操控缺乏操控乐趣,至少在英国崎岖的乡间小道上它不够敏捷,也缺少交流。
操控安全性很高
安全性 ★★★★☆
雪佛兰大黄蜂配备了安全气囊和防抱死制动系统等安全设备,但这些安全设备所带来的安全感远不如它结实的身形和澎湃的排气声。倍耐力高性能轮胎过强的抓地力,以及变速箱齿比设定带来的困扰令大黄蜂有些虚张声势,与我们期望的“小流氓”性格相距甚远。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
全新揽境的焕新,本质是大众对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度重构——它不再只是一台“能装”的SUV,而是通过空间、智能、动力的全面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