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安全和减少麻烦,我们选择的场地自然不够极端。对于眼前的一切,我理所应当地认为路虎揽胜运动版会对此表示出轻蔑和不屑一顾。2010款揽胜运动版不仅在“全地形反馈系统”中增加了独有的动态驾驶模式,还额外增加了沙地起步控制以及所谓的“爬岩”模式,略短的轴距也让它比另外两个对手更加灵活。它有最为齐全的越野配置,对于喜欢玩穿越的车主来说,路虎几乎为你准备好了一切。相比之下,奔驰GL 450在这方面也还不坏,它提供了低速四驱、坡道缓降以及中央差速器和后差速器锁定装置,不过这套依靠多片离合器工作的差速器锁定装置还算不上最可靠的越野装备。谁都知道奥迪Q7的quattro系统,把它应用于四驱轿车曾让它名噪一时,但在野外场合,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奥迪Allroad quattro留下的影子。你无法切换高速或低速四驱,只依靠托森差速器和电子控制程序工作的四驱系统总会让人感到脆弱和不堪一击。
之后我们又找了一段难度更大的坡道。我很想知道quattro系统的极限究竟在哪里,所以选择Q7第一个出场。但当我坐在驾驶室里,眼前的景象有些让人绝望,放弃的念头一闪而过,不过最后还是考虑尝试一下。在确定接近角和离去角不存在问题之后,我为Q7保留了一小段加速空间,神奇的quattro系统还是把Q7送到了距离坡顶数尺远的位置,295/35 R21的邓禄普轮胎随即失去附着力,虽然它在公路上提供出色的抓地力,但在这里却显得不合时宜。之后出场的路虎揽胜运动版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偏重公路性能的轮胎无法获取足够的抓地力,只是与奥迪相比,路虎并不需要多少加速空间。显然奔驰GL 450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的轮胎在这种场合也只是略占优势,但奔驰的主要问题在于车身重心分配的不够合理,这会造成轮胎过早地失去附着力。
很明显,轮胎成了考验三款车型越野性能的最大敌人。我们很想寻找其它越野场合继续较量它们的通过性能,但在几个小时之内完成这一切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如果换装合适的轮胎,路虎一定能够仰仗齐全的装备在各种环境中夺取野外生存的头牌,而奔驰与奥迪的实力在伯仲之间,但在沙地中,奔驰GL 450或许能够略占优势,额外多出的动力输出自然不是摆设——我很想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
但豪华SUV买家真正会看中越野性能吗?答案或许并非如此。真正迷恋越野的人更想拥有那些依靠简单、可靠的机械结构获得良好通过性能的车型。而对于豪华SUV,越野能力不过是锦上添花的衡量标准之一。我们乐于享受野外通过的乐趣,但多数时间却坐困于城市,乡土山野多半只是未能成行的计划而已。所以有许多事情都值得格外珍惜,哪怕是和这些大脚爬虫身陷囹圄的一次遭遇。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
自福特纵横正式引入烈马(Bronco)车系以来,越野圈的老炮和潜在买家似乎找到了久违共鸣:他们有了相同的选择——烈马(Bronco),即便是在中国潜心经营超过15年的Jeep也黯然失色。丰富的原厂车型选择,更专业、更纯粹、更好玩、更强大,烈马(Bronco)在专业越野市场的定位和单车售价都形成了“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它”的事实。
今天咱唠唠大众关闭南京合资工厂这事儿。这可不是简单的关个厂子,背后藏着诸多细节,咱们接下来就敲重点说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