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克莱斯勒与国家地理主办的“极致之旅”活动的第一阶段圆满结束了,从四川的成都到西藏的八一,历时8天,共行驶了2000多公里,翻越7座海拔4千多米的高山和1座海拔5008千米的高山。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著名的川藏南线,被国人称之为“景观大道”,一路上有冰川、江湖、高山、城镇。当然,特色美味和人土风情也是少不了的。这一路走来,有艰辛、有高反、有欢乐、也有无奈……流水账就不给大家看了,只挑重要的和特色的地方与您共享一下, 还有全体队员的各种搞笑瞬间,咱们大餐零食搭配着来。
怡人景色
沿着川藏南线进藏,必须越高山、跨急流,路途艰辛而且多危险,但这一路景色却是壮丽无比,一些不为人们了解的、在传统文化中也找不到的风景随时进入我们的视野,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若干大江大河,是国内外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极其青睐的一条线路。
从成都出发,自然要去海螺沟冰川看看,顺便体验一下那里的温泉。海螺沟冰川属于海洋性冰川,是海洋性气候条件影响下发育的冰川,它的主要标志是冰川恒温层的温度接近零度或压力融点。导游说夏天的时候可以穿着短袖来参观。
但是天公不作美,我们到达的当天下着绵绵细雨,壮观的冰瀑布被云雾遮挡住了,领队决定如果第二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就再次上山,一定要让我们不虚此行。虽然我个人这次出行的运气不好,墨镜飞了、相机一直报错,但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运气真的很好,第二天一早大家整装待发的时候一缕阳光穿破云层雾气徐徐散开,领队一声召唤,大家上车往山上冲,看这样的景色是需要运气和争分夺秒的,前一分钟的景色与后一分钟绝不相同。
我们所参观的这些冰川有1万8千年的历史,最深的冰沟有600到700米。一个不小心就会有危险,导游给我们讲,曾经有一个游客不小心掉到了冰沟里,在最狭窄的位置被卡住了,因为他有着中年人的特征-啤酒肚,被营救上来之后他却异常兴奋,叫喊着说值了,他看到了没有被土石掩盖的雪白冰川。
海螺沟的温泉也是很有名气的,我们所住的二号营里就有大量的沸泉从地下喷涌而出,出口的水温达90℃,可以用来煮鸡蛋和沏茶,能在这样接近冰川的地方泡泡温泉确实别有滋味。
除了海螺沟冰川,我们还有幸参观了米堆冰川。米堆冰川由世界级的冰瀑布汇流而成,每条瀑布高800多米,宽1000多米,两条瀑布之间还分布着一片原始森林。是中国三大海洋冰川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
要与米堆冰川作近距离接触的话,还要徒步走进层林尽染的森林,翻越三道冰川运动留下的终碛垅。当走上第三个终碛垅时,一个冰湖出现在眼前,冰湖的另一端有一道宽近两米、高达十数米的断裂的冰舌。
米堆冰川脚下就是一个叫米堆的藏族村子,这里的村民们相当热情,见到远道而来的游人,都会叫你进屋喝碗奶茶,甚至为你准备一顿藏餐。当然能不能吃得惯,就要看你的造化了。
泸定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当年红军万里长征的时候有过一次“勇夺泸定桥”的战役,这次亲身体验确实感受到了老前辈的艰辛。我轻装上阵通过铁链桥,看着脚下湍流的河水顿时觉得头晕脚发软。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算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桥台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亭属清式古建筑。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
特色美食
对辛辣食物抵触的同学如果要走这条线路的话,恐怕要多自备些干粮了,因为这一路的餐馆几乎被四川同胞占领了,一路的川菜吃下来,让我这个酷爱食辣的人也开始有些接受不了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两顿饭是泸定县上的一家小馆里的米粉和鲁朗有名的石锅鸡,这两样都是国家地理出版社的李社长强烈推荐的,搞的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是他家三产,其实这是走过N次川藏南线的李社长的经验之荐,品尝过后我们一致赞同他的推荐。
米线小馆就在著名的泸定桥景点的旁边。店面不大,三四张桌子加上一个操作台也就没有多少空余空间了,但是味道真的很赞,浓浓的汤,筋斗的米线,小碗的6元大碗的7元,绝对性价比超高,还有各种作料可选,全队每人一碗,这家小店经过各媒体的这次宣传恐怕是要火了。
鲁朗镇上几乎每一家店都石锅鸡的招牌,就像某一年北京簋街的一水麻辣小龙虾一样,但是各家味道却是大不相同。我们就餐的小馆也李社长每次经过这里必去的一家店,这家店是一家子开的,大厨是老板,切菜是儿子,端菜、点餐、服务员是老板娘、儿媳妇和女儿,十几年如一日,老板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食物的味道不会变。
石锅鸡端上来之后先喝汤,有点类似南方人的吃饭规律,然后捞鸡肉沾着他们家自制的小酱,味道绝对让你停不了口,之后再次把汤蓄满,开始下菜煮熟,像吃火锅一样,各种蔬菜或者肉类随个人喜好都可以放进锅里煮。可惜他家店太火没能吃到第二锅,如果不是我们提前预约,能不能吃到还是未知数呢。
这两盘是藏香腊猪肉和藏香猪肉,据说一盘要200多元,太奢侈了!假回民的我却没有口福,只能看着其他队员瞬间把它消灭掉,但是他们没有告诉我是什么味道,只是一边吃一边不住的点头。
藏香猪是西藏的特产,野外放养,只生在海拔3000到4000米的地区,成年猪的平均体重不到50公斤,是其他类肉猪的一半,再加上它的特有性,想不贵都难。
风土人情
说到西藏,大家能想起的民俗首选“磕长头”,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仰者最至诚的礼佛方式之一,分为长途、短途和就地三种。长途最为辛苦,从家中出发,经历数月甚至一年,无论刮风下雨、冰雹雪灾,都要匍匐路面上,执著地向拉萨前进。磕长头一般以家庭或者一个村为单位集体行动,大家风餐露宿,朝行夕止,身后会有1辆或者几辆工作车相随,车上装满了衣服被褥和食物器皿,保障一路的正常生活所需。
磕长头的人都穿一件厚厚的类似围裙似的衣服,因为在整个磕长头的过程中需要不断重复身体与地面的摩擦,如果没有这么一件,估计没有一天的时间就要衣不遮体了。磕长头的标准动作是双手合十,与地面平行前身,掌心朝下趴在地上,膝盖先着地,随后全身趴在地上,额头要轻扣地面,然后再站起来,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
这个小姑娘是跟着妈妈一起磕长头的,好像是14岁,也就是咱们现在常说的“90后”,显然是年龄小,还没有真正领悟这个民俗的含义所在,她并不是像那些长者一样,从上一组动作的结束点开始下一个动作,而是走走磕磕,磕的过程中也是接着手中的木板全身滑行而出,像滑旱冰一样,脚下一蹬能出溜很远。
对于我们这些外来的参观者,她的眼神中有着些许不知所措的恐惧神情。我的队友给了她一瓶红牛和一块威化巧克力,让她在这项长久而又艰难的“运动”中补充补充体力,并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这时她才感到了我们的善意,冲我们友好的笑了起来。清澈的眼眸,纯朴的笑容让我们看到了久违的这个年龄的孩子该有的神情。
在我们看来,磕长头是艰辛的,是枯燥的,日复一日的重复一个动作,从家中到拉萨,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为的就是心中的那个信仰,而在藏民看来这是祈福避难的最为虔诚的方式。随着出发的时间越来越长,他们的面容越来越消瘦,满脸灰尘,衣服破烂,但是他们的心灵却是执着和清澈的。对于我们这些生活在大都市的人来讲,他们心中起码还是有着自己的信仰,可咱们心中还有些什么呢?
在西藏,五彩经幡随处可见,有挂在垭口的,有挂在河边的,还有挂在寺庙里的。不管挂在哪里,都是为了祈福。在藏民看来,经幡的每一次飘舞都是在诵经一次,向神传达着愿望,祈求神灵的庇佑。如果遇到经幡,千万不要踩踏和跨越,这是对藏民们信仰的一种践踏,很容易惹到麻烦。
关于经幡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当年佛祖坐在菩提树下手持经卷闭目思索,突然刮来一阵风将经书吹走,经过千山万水的路程去到了世界各地,分散在那些正在受苦受难的大众手中,凡是得到经书碎片的人都得到了幸福。人们为了感谢佛祖的恩赐,便用彩色的布制成三角形,印上经文和佛祖的像,把它挂在风可以吹得到的地方,以求消灾祈福。
藏民们向天空抛洒的叫龙达,一叠正方形的各种颜色的纸,用全身力气抛向高空的时候高喊着“拉唆” 这也是一种祈福的行为。
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笑容。当地的老人和小孩对外来游客非常好奇,也许他们听不懂你在讲什么,但只要你对他们和蔼的笑一笑,或是给小孩子一些糖果,那他们的脸上也会露出友好的微笑。
沿途花絮
活动的第一阶段大概行驶了2000公里,说不辛苦有逞能的嫌疑,每天近12个小时的车程,一半山路一半柏油路,再美的风景也会审美疲劳的。但这并不没有影响我们的出游心情,每次在路边整修的时候都是我们自娱自乐的时间。
出发的第三天正值世界杯开幕,这个令全世界的足球迷废寝忘食的节日我们自然也不能错过。当行驶到海拔4718米的卡子拉山时,有一片又大又广的草坪,大家决定在这进行一场模拟赛。当然,身体第一,娱乐第二,在这种高海拔的地方进行体育项目还是有一定危险的,如果你没有适应高原环境,还是请勿模仿吧。
看这几位帅哥在踢球的时候意气风发吧,过了没一会就蔫头耷脑了,头晕的,恶心想吐的。对于初次进藏的人来说,能够呼吸畅通,头不痛已经是奇迹了,再像他们这样又跑又颠的,身体素质绝对可以了。
进藏可以坐飞机、火车或是开车,也可以像磕长头那样徒步,还有一种方式就是骑自行车。途中我们遇见不少自行车队,有一队是从北京出发,先到成都,继而向拉萨前进。他们已经骑了一个多月了,从北京到成都约为1800公里,按行驶了30天算,每天要骑60公里,从成都到拉萨大概2200公里,大概还要40天才能到,这只是保守估计,如果路上稍微耽搁一下恐怕整个行程就要3个月才能到达。听说其中的一个人还要骑到珠峰大本营,勇气可嘉,我们精神上支持这位朋友,加油!
大家猜猜这个白帐篷是干嘛的?不要回答是住人的,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呢!据领队讲,这是藏族未出嫁的姑娘的闺房,等待她意中人的到来,但也不是谁都可以进,白天一起工作或者游玩的时候,如果你看上了某位姑娘,将她身上的某种饰品拿走,她没有追回,那么晚上你就可以进入她的白帐篷,后面的事可以用100个省略号代替。
藏族姑娘就是那样的直率,喜欢就是喜欢,你对她做什么都可以,不喜欢你就惨了,会将你乱棒打飞。
说爱卡网友遍天下你还别不信,这一路走来,在很多不起眼的旅馆和饭馆都看见了爱卡网友的留念。
这一路走来运气很好,没有碰到路霸劫匪,没有碰到恶劣天气,只是最后一天遇到一些小状况,算是有惊无险。当我们行驶到102塌方区的时候,由于头天晚上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前方的一辆油罐车陷在泥里冲不上去了,导致后方所有车辆停滞不前。
忽然听见领队在手台里呼叫后方三位队员到头车集合,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山上的泥石松动,一块大石头“从天而降”,落在了头车的前方,头车赶紧将车倒回,几个队员合力将这块大石头搬开,后车才得以通过。
西藏,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誓言这辈子一定要去一次。它有古老的神话故事,浓郁的民族风情,令人心怡的广阔天空……这次进藏时间上多少有些仓促,没能好好体验它的精髓与蕴含,不过也好,好地方不一定要一次全部看完,留一些遗憾,给自己下一次再来找一些正当的借口。
很遗憾,由于体力的缘故没能走到拉萨,这个任务就交给第二阶段的同事去完成了。大昭寺前跪拜的藏民们,八角街上卖各种饰品的商铺,还有喇嘛手持转经筒嘴里碎碎念的场景,您只能在下一篇文章中看到了。好饭不怕晚,请继续关注“JEEP极致之旅 重返冰河时代”的第二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