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份飞一趟德国慕尼黑,带回新一代Audi A8L海外试驾报导后,总觉得还有些缺憾,那就是开不够尽兴的缺憾。
Audi原厂全球媒体试驾行程,由德国慕尼黑往南出发,单天至奥地利萨尔斯堡来回一趟,如同当时试驾报导所提及,这段德奥边境来回的试车路程,多以Autobahn高速公路巡航为主,辅以平缓乡间小丘道路,操驾挑战难度并不高,再加上返回德国慕尼黑的行程,原厂贴心安排司机接送回饭店,让各国媒体能放松感受A8L后座乘坐体验。
以担任豪华旗舰房车等级的A8L来看,着重乘坐舒适性与座舱机能的体验,试车行程偏重乘驾当然有几分道理,但是,对于一款车的完整认识,仍须藉助更多元的操驾体验,才能齐备。现在,随着Audi A8L正式抵台上市,再次相逢的机会终于降临,既然回到自家乡土,来段国五高速与北宜山路,往返北宜的操驾体验,就当是先前A8L海外试车报导的操驾体验补遗吧。
上次在德国试驾行程中,一举体验Audi A8L 3.0 V6 TFSI、4.2 V8 FSI与6.3 W12 FSI三款动力版本,至于台湾初期先导入3.0 V6 TFSI与4.2 V8 FSI两款。台湾奥迪汽车准备两款A8L动力级距-4.2 V8 FSI与3.0 V6 TFSI,作为台湾地区媒体试驾的车款,路程安排则是自信义区出发后,走信义快速道路接国3高速公路后再转国5高速公路,进行台北到宜兰礁溪来回试驾体验,经协调安排后,我们先开较高阶的4.2 V8 FSI到宜兰礁溪,回程再换开3.0 V6 TFSI。
先前在德国慕尼黑往返奥地利萨尔斯堡的海外试驾体验时,已对这一代A8L在高速巡航的沉稳表现,有相当完整且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就国道5号高速公路速限规定,在雪山隧道北口以北速限80公里、雪山隧道北口以南速限90公里与雪山隧道全程速限80公里的限制,老实说,相对于德国高速公路动辄速限提高至时速120公里与130公里,甚至无限速的用车环境,台湾的「高速」公路对A8L 4.2 V8 FSI而言,只能算是牛刀小试,过过小瘾而已。
话虽如此,能回到台湾道路环境重新来体验A8L,还是有其意义,毕竟这才是台湾车主日常用车的真实环境,而这一次,异地重逢的A8L 4.2 V8 FSI,表现依然衬职。行驶信义路内侧,以约时速50-60公里的正常车速,汇入高架大右弯进入信义快速道路时,即使是Comfort舒适模式下的A8L 4.2 V8,也没有出现悬吊过软时,得让你挪动侧压身体抗衡大幅侧倾的窘况,相反的,一派优闲自在,在驾驶座上放松地坐静待右弯尽头。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
自福特纵横正式引入烈马(Bronco)车系以来,越野圈的老炮和潜在买家似乎找到了久违共鸣:他们有了相同的选择——烈马(Bronco),即便是在中国潜心经营超过15年的Jeep也黯然失色。丰富的原厂车型选择,更专业、更纯粹、更好玩、更强大,烈马(Bronco)在专业越野市场的定位和单车售价都形成了“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它”的事实。
今天咱唠唠大众关闭南京合资工厂这事儿。这可不是简单的关个厂子,背后藏着诸多细节,咱们接下来就敲重点说说这事。
我真是服了奔驰了!你看看现在国内某些品牌的碰撞测试,除了基础的碰撞,就是卡车碾压啥的,把消费者的用车场景“往*里弄”,而你却弄得这么“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