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不足4米、仅有3,954mm的车长,以及2,469mm轴距所带来的紧凑尺码之下,搭配的是较为硬朗、路感回馈较为明显的悬吊组合。尤其在换上17吋轮圈,轮胎尺码也由215/45 R16改为扁平比更低的215/40 R17的A1 Sport身上,带来的是更为明显的路感回馈,虽然方向盘手感比起Attraction与Ambition车型,A1 Sport有着更为重手的方向盘手感;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清晰的路感,不仅对于路面的坑洞、标线突起、猫眼甚至是碎石等,都能更为清楚的感受,同时也让人对车辆有着更进一步的掌握。
同时,在短捷的车身尺码下,A1 Sport同样拥有A1 Attraction与A1 Ambition那般灵活、敏捷的驾驭感受。由于小型掀背车的先天优势,在蜿蜒弯道中的穿梭,对于A1 Sport而言并非难事,手感虽然偏重,但指向性依旧出色的方向盘手感,几乎能够心之所向、车便往哪里而去。在短捷轴距与掀背车型的先天设定之下,A1 Sport的车尾其实相当的灵活,几乎车头所指,车尾便能马上跟上,只要选择适当的路线、维持适当的车速,A1 Sport都能够流畅而滑顺的通过弯角。
而其所搭配的前麦佛逊附防倾杆、后复合式连杆附防倾杆悬吊组合,以及高刚性的车体结构,在A1 Sport身上也恰如其分的扮演好所负责的角色。透过防倾杆与偏硬悬吊设定的帮助,坐在车室内部通过弯角时,对于侧倾的抑制仍然有着水平之上的表现,坐在A1 Sport的驾驶座上,通过弯角时所带来的是稳定而安心的感受。在左右连续复合弯的处理上,并没有多余的摆动;即使压过坑洞,也仅是一阵清脆的上下跳动,四颗轮子随即稳稳地回到路面;掌握着A1 Sport的方向盘,能够让人专心地处理接下来所需面对的路况与弯道,而非疲于奔命的与车辆整抢主控权。
不过,若是因为A1 Sport增强后的动力,而放胆的踩下油门挑战车辆的极限,标配悬吊系统便显得有些吃力,侧倾幅度会随着车速的增高而愈趋明显,对于死硬派的热血族群而言,标配的悬吊系统可能无法满足其胃口。还好,Audi同时提供S line运动化悬吊系统供消费者选择,让A1 Sport拥有更为强悍的悬吊系统,能够与增强的动力心脏相互匹配。
在A1车系于台湾市场发表之后,A1与Mini是最常被人所提起的比较组合,虽然A1上市之初便规划两车型并行,但是以122匹最大马力的1.4 TFSI引擎为单一动力搭配,面对MINI COOPER S拥有184匹最大马力的1.6升涡轮增压引擎,A1 Attraction与A1 Ambition便显得有些乏力,在这具透过机械增压与涡轮增压的双增压机构压,压榨出185匹最大马力的1.4 TFSI双增压引擎的倒入,A1车系总算有动力足以与MINI COOPER S相抗衡的一员。
台湾市场方面,Audi Taiwan预计于2011年8月正式为台湾地区消费者导入这具拥有185匹最大马力的1.4 TFSI动力,不仅让A1成为一款货真价实的性能钢炮,同时也补完了A1车系在台的拼图。
9月29日晚,被戏称为“杭州湾库里南”的超豪华SUV极氪9X携Max、Ultra、Hyper和曜黑4款车型上市,零售价46.59万元起至59.99万元起,享受置换权益后限时售45.59万元起。
很多人还觉得合资品牌玩不转智能化,认为增程技术是过渡方案,别克却用实打实的产品力打破了这些偏见。想要打破这些刻板印象,别克手里的牌首先就得硬,亮的第一张就很惊艳,至境L7。上来就瞄准了增程轿车的市场空白,一口气抛出五大卖点:性能不衰减、续航破千、电池超安全、智驾第一梯队、底盘越级豪华。可以说招招都打在了要害上。
9月27日,五菱旗下的A0级纯电车型缤果S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6.68万-7.98万,新车配备31.9kWh和41.9kWh的磷酸铁锂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为325和430km。
9月27日,北京越野宣布BJ30旅行家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9.99万元起,旅行焕新价8.39万元起。新车增加燃油7座版,二、三排均支持放倒。此外,BJ30旅行家的中控屏幕尺寸还升级至15.6英寸(老款14.6英寸)。
OCTA是卫士的极致形态,霸气宽体设计使车身加宽68毫米,加高28毫米。它是一款既能上赛道,又能去极端越野的终极座驾,2款车型的官方售价分别为224.66万元和242.4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