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购买的几个方面:
强调效能,追求省油——不用回避这个非常实际的问题,即便声称“买得起这个价位的车就花得起这钱”,频繁的油价上涨,也会让人越来越在意用车成本的控制。而这方面,CT200h具备无可比拟的优势,运动模式,非暴力的驾驶油耗也能被控制在每百公里5升左右。
原因何在?CT200h的混动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规避了所有高能耗低效率的使用工况,比如,怠速,起步,低速行驶、频繁制动。而在这方面,宝马的Efficiency Dynamic也能在Eco Pro模式下实现比较优秀的燃油管理,但是因为无法规避上述高能耗工况,因而不能在CT200h面前占得优势。
追求舒适和安逸——在这一方面CT200h仍旧拥有优势,CT精湛的内饰工艺令1系望尘莫及。偏长的按键键程和柔和的阻尼,让每一次控制都感觉很实在;车顶把手也都带有细腻的阻尼,座椅的面料同样十分柔软细腻,坐上去有种不想再下来的舒适感。
相较而言宝马1系更加中规中矩,所有方面都在延续保持着宝马自己的风格,一样的方向盘,一样的中控区,一样的飞航式挡把和iDrive,唯一与大哥们不一样的就是座椅,几个同事都认为有些缺乏腰部的侧向支撑。
注重驾驶乐趣——在一开始CT更懂得去讨好驾驶者,宁静、平顺、不过分积极,却又不丝毫懈怠,转向感比1系都更为沉实。而与此恰恰相反的是,自动启停功能让发动机频繁的启动,加剧了震动了噪音,并且会在起步时感觉到冲击,方向不仅非常轻巧,而且转向异常敏锐,在并线时甚至感觉车身是在平行的移动,但如果肯多花些时间去试驾,会发现1系在这方面会更胜一筹。
的确足够舒适,但在运动能力上,悬挂和避震的调校实质上比较保守,整个车就像是一个复杂的阻尼器,到处都经过悉心的处理,让所有本该直接的感受也变得间接。转向可以很准确但是有些缺乏路感,底盘对路面坑洞的处理柔韧有余,在车内感觉稳健而平和,但在过弯时也会有种隔了层纱的模糊路感。
一开始感觉1系的底盘调校也有了很大妥协,行程长了,整体软了,为了驾乘舒适性牺牲不少。即便切换到Sport运动模式后方向盘转向力恢复了宝马该有了扎实稳健,避震仍旧没有丝毫的改变,不过在你需要更为激进的驾驶时,1系的底盘带给你不折不扣的运动功底,侧倾控制,循迹感受都非常的出色,能极大增强你的操控信心。
混合动力的CT在启动时的宁静与平顺的确让我们感受到科技进步所带来的革命性意义,但在制动时CT过于敏感的回馈和高频率的顿挫,又降低了CT的整体质感,你只能以一个环保主义者的态度来接受,或者索性放弃激进的驾驶方式,选择平顺柔和的驾驶方式来避免这一状况。
反而,换装1.6T涡轮增压的116i与8AT自动变速箱的匹配非常完美,没有涡轮迟滞、没有换挡的顿挫,加速连贯,动力响应也足够直接,对于追求驾驶感的人,1系仍旧是最为恰当的选择。
最后总结:如果恰巧你需要在这两台车中间做出选择,其实并不需要纠结,因为没有错误答案。简而言之,重性能选1系1.6T+8AT已经是这一价位中的价值典范;重舒适和能效,那CT一定是最佳的选择,没有之一。
马自达EZ-60将在9月26日上市,车已经到店了。据说很显贵,走咱瞅瞅去,到底是怎么显贵?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穿搭要显贵,基础款就不要再搭基础款。咱看这EZ-60啊,外观基础,机盖通风口、下包围、D柱风道这些细节是不是不基础?这些还不只是为了显贵啊,9风道设计,风阻小了、风噪低了、续航也更长了。
7月底的时候,iCAR搞了一个闭门品鉴会,品鉴的是什么车?V27!作为国内最早一波能看到V27实车的媒体,属实荣幸。但由于是闭门,那次动静并不大,悄默声的,自然也就不能拍照、录视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V27终于能大大方方的和大家伙见面了。
预售半个月,小订突破5万台的新一代智己LS6,今天正式上市!权益价区间为19.79万元-26.99万元。这价格,这配置,放眼同级别市场几乎找不到对手!
我的天哪!朋友们!丰田又又又有出新车了,看看这凯美瑞(雪花屏退场)!好吧不开玩笑了,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改款雷克萨斯IS,但你还真别说,这前脸也和凯美瑞太像了吧,设计师这是躺平了吗?
9月8日,深蓝L06首发亮相。这款定位为“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的新车,搭载了与法拉利296 GTB同款的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能够实现毫秒级响应,精准调节悬挂阻尼,做到“飞坡不跳、过弯不偏”,底盘质感媲美百万级豪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