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评测 原创]
今天我们要测试的两款车型:标致4008和雷诺科雷傲。你会很容易发现,他们极富个性,并且都是源自法国品牌的城市型SUV。但你不知道的是,隐藏在法国外表下的它们,实际由日系平台打造:标致4008以及雪铁龙C4 Aircross是PSA与三菱ASX劲炫平台共享的产品,而科雷傲身世则更为复杂,它由雷诺设计,采用日产奇骏平台,应用了其发动机及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并最终在韩国由雷诺三星汽车公司生产。
这已经不是标致第一次把三菱车换壳,六年前,它们曾经把标致那个傻乐的大嘴硬生生地加在了三菱欧蓝德的前脸上,作为其首款SUV车型,它被命名为4007。也许法国人也开始怀疑,这个大嘴放在欧蓝德上笑的是不是有点失态?以至于4007还未涉足中国市场,便迎来了其替代车型,全新标致4008,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拿来是三菱的劲炫。
不得不说法国人又一次证明了他们深厚的设计功力,如果傻乎乎的4007算是幼儿园涂鸦的话,那一本正经的4008绝对可以算是本科毕业作品了。它的前脸如同12世纪中叶的古典主义建筑一样复杂,但看上去却十分协调,保留了标致最新家族风格的同时,充满着战斗气息。
车尾的设计以简洁明快为主,平滑饱满的线条勾勒出了法国车一贯的优雅与从容。也许在设计车身侧面的时候,法国人要休假了,于是他们把劲炫的侧面,完全照搬过来。
另一部车,虽然没有被雷诺命名为柯雷娜,但它的外观毫无保留地演绎出了雷诺的专属风格,并且完全坚持原创。很少有人能通过只言片语来描述科雷傲的外观,它既不刻意营造豪华感受,也不过分渲染运动气息。我们常用来称赞汽车的词语都无法形容科雷傲。这辆车,就像普罗旺斯的薰衣草一样,洋溢着法国特有的那份小清新。你永远不能期待它成为绝大多数人的菜,但爱它的人,一定会深爱。
回到PSA的内饰作品,我发现如果没有方向盘上那个抓狂的狮子,你绝对无法分清楚这是4008还是劲炫。仅有的差别来自于中控台和方向盘上“寨”气十足的钢琴烤漆质地,如果觉得不好看,还可以印上去几个油腻的指纹以作装饰。当时,我对如此懒惰的造车态度嗤之以鼻。就在坐进科雷傲之后,我明白了标致的良苦用心。科雷傲的内饰倒是一副彻头彻尾的法国作品,它充分继承了法兰西轿车功能按键不能出现在常见位置上的优良传统,就算你有超级驾照,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学习怎么使用它。
首先,引擎启动键既不在方向盘后,也不在排挡杆旁,而是安放在了音响控制单元的下方。其次,你能有幸拥有全世界最复杂的车载空调系统,该系统由10多个按键以及三个万能旋钮组成。中控台上方集成了一块液晶显示屏,别看屏幕不大,操控它就像操控尼米兹号的火控雷达,你需要将近三十个按键以及三个万能旋钮。不仅如此,它们还分成两个独立的控制单元,音响控制单元位于中控台下方,导航控制单元位于排挡杆后面。想在方向盘上控制你的BOSE音响(两驱、四驱顶配车型提供)?没那么容易,音响控制单元被隐藏在了方向盘后面的手柄的后面。
方向盘左边这个加减按键,稍有驾驶经验的朋友尚可理解,至于右边这个R键和这个O键,不看说明书你不可能知道它的用途,当你看了说明书,你会被彻底激怒,为什么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安排两个如此没用的按键。唯一让我比较喜欢的设计是车顶上这个折叠的小镜子,方便你随时观察后排,以防小孩子做出什么傻事。但事实上,你可能根本顾不上后排的孩子,因为这个晦涩的内饰,足够折腾你一阵了。
总的来说,4008的内饰虽然缺乏创新精神,但免去了被疯子设计师搞砸的风险,虽然配置同样丰富,但做工用料实在有点辜负进口车的头衔。而科雷傲的内饰,看上去延续了法式独特的设计语言,可上手的难度,实在是太大。相反在日法大哥的监督下,这次韩国人的做工,倒是让人眼前一亮。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
东风日产新出的纯电轿车N7被质疑是“换壳版eπ007”。它俩底盘核心参数,2915mm的轴距一模一样,1895mm的车身宽度一模一样,车长和车高略有差异,懂的人都懂。但官方的回应那是慷锵有力:“咱核心部件和底盘设计完全不同!”但网友不吝这个,毕竟两车轴距一样,尺寸就差几厘米,说是“巧合”,确实牵强了。
昨天领克的全新大6座SUV 900上市了,叠加上市权益,卖28.99万起,顶配还不到40万,这现在大6座SUV都卷成这样了么?友商这些“9字辈”的理想L9、问界M9、腾势N9都卖多少钱?你让他们怎么卖?主要是尺寸一点也不逊色啊!这么一看,上市1小时大定直接破1万也不是没道理。
奥迪E5 Sportback的面世,标志着奥迪在华战略进入新阶段。未来,品牌将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产品攻势:计划至2027年累计推出14款新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