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饰设计与空间
MKC的内饰设计较为简洁,空调控制、座椅通风、加热功能,中控屏幕等都被设置在同一面板上,最大的特点便是换挡以按键的方式进行操作,被设置在中控台的左侧。
身高178cm的体验者坐入MKC前排座椅,将座椅调至最低,并找到合适的坐姿,头部还有一拳两指空间,基本与同级别车型一致。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体验者移至后排,头部有一拳余量,腿部有两拳余量,空间表现中规中矩,与同级别车型相似。
MKC行李厢常规容积为508L,内部十分平整,左右两侧配有网兜,方便固定零碎物品。
相比MKC,MKX的内饰设计看上去更加舒展、开阔,中控台采用了相同的布局形式,但设计样式有所不同,并且配备了包裹感更好的座椅。
身高178cm的体验者坐入MKX前排座椅,将座椅调至最低,并找到合适的坐姿,头部还有一拳余量。虽然是比MKC尺寸更大的中大型SUV但头部空间与MKC基本一致。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体验者移至后排,头部有一拳余量,腿部两拳有余,虽然头部空间与MKC相似,但更长的轴距势必会为后排带来更宽敞的腿部空间。
车型定位高于MKC的MKX拥有更大的行李厢容积也是理所应当,常规状态下739L的容积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情况下的用车需求,放倒第二排座椅后,能将容积扩展为1473L。
领航员依旧保持了较为传统的内饰设计,虽然设计风格传统,但在配置方面完全不会有落伍的感觉。
身高178cm的体验者坐入领航员前排座椅,将座椅调至最低,并找到合适的坐姿,头部还有一拳余量。虽然是全尺寸SUV,但内部空间相比MKC与MKX并没有优势。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变,体验者移至后排,头部有两拳余量,腿部同样为两拳余量,由于领航员为7座车型,第二排座椅不可移动,所以为了照顾第三排的乘坐空间,第二排也并没有过于宽敞的空间。
领航员的空间表现几乎能够满足你对“大”的极致追求。在七座模式下就有514L的行李厢容积。如果你想要更大空间的话,可以将座椅放倒,这样一个2926L的巨大空间就摆在了你的面前。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
五一大家都放假了,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你们是真能“坑”自己老板啊!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穆峰总就说,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这回魏总也表态了: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