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简析:
辆车整体的设计、线条包括尺寸,和普通版的宝马X3、X4相同,自然是各种M专属的空气动力学套件加持,为这两台车增添一定的辨识度和运动张力。但相信我,相对于这些外观套件而言,还是更容易从声音上识别出它是一台M。
这些M套件包括前后包围、后视镜、尾翼、鲨鱼腮侧通风口等等,不仅仅是提升了高性能版本的辨识度,也能有效的优化空气动力学表现,提升散热性能等。当然,本次试驾的为雷霆版车型,所以后视镜、双肾进气格栅、鲨鱼腮侧通风口等处,都进行了黑化处理。
在尾部我们可以看到双边共四出的排气、下方的扩散器等彰显性能的套件。就声浪来说,宝马在这两台车上处理的并不算激进,无论是怠速还是高转,都很绵密高亢,相对于其它性能车来说,它的声浪没那么吓人,更容易让家人和路人所接受。
内饰上,宝马X3 M和宝马X4 M完全相同,依然是典型宝马家族化的设计,同时内部采用了多种专属设计以及材质,表明它们的身份。
中控屏周围、门内饰板上、中央通道上,都采用了碳纤维材质,对于性能车来说,从来没有嫌碳纤维多的时候。
M的方向盘上握感相当饱满,很容易激起你的驾驶欲望,除了换挡拨片之外,还两侧还有“M1、M2”自定义按键。
这两个自定义安全可以储存两套车辆动态设置,包括DSC、M xDrive、发动机、底盘、转向等,下赛道一套、接孩子一套,随你。
全液晶仪表并不意外,注意看后面的表底——330km/h!实际上这两台车的最高时速被限制在了250km/h。
宝马X3 M和宝马X4 M采用了和宝马M5一样的挡把,右推为D挡,左前为R挡,和宝马家族普通的电子挡把相比,它的机械感更强。
在座椅设计上,这两台车也采用了相同的设计,造型十分运动,但实际乘坐体验比看上去要舒服很多。并且有着非常出色的侧向支撑,在运动型和舒适性上兼顾的很出色。至于其它空间方面的一些表现,大家可以参考爱卡汽车对普通版宝马X3、宝马X4的实拍和评测文章。
编辑总结:
随着宝马X3 M以及宝马X4 M的到来,M Power的家族进一步得到壮大,相对于一台高性能的轿车或者跑车来说,我相信国内消费者更容易去接受一台高性能SUV,我们知道很多消费者之所以没有去购买高性能车,很多时候并不是消费能力不到,而是受限于家庭或者周边环境等一些客观因素。而像宝马X3 M和宝马X4 M这样,能越野、能买菜,没事儿还能跑跑赛道的SUV,说不定就是正是他们所需要的。另外,宝马X3 M和宝马X4 M这种在SUV范畴中,把赛道性能推向极致的车型,也更加契合宝马公司对SAV(Sport Activity Vehicle)车型的定义。
相关文章回顾:
bZ5下线了,没有惊爆的价格、没有网红式营销,甚至连一金句都没有。现在竞品卷营销都卷成什么样了,您还在这本本分分的,凭什么让消费者花钱买单呢?既然说到这了,那我就简单说说我对这件事的理解。我认为,现在合资品牌之所以在新能源领域发起反攻,靠的,是深厚的技术底蕴、完善的制造体系以及对品质的坚守。
据奥迪官方透露呀,这全新一代 Q3 计划在今年二季度就全球首发了,而且最快下半年就能上市开售,咱们国内的消费者也有福啦,国产全新一代 Q3 有望同步在下半年推出呢。这速度,着实让人期待不已呀。
通过一条奥迪E5 Sportback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视频的发布,奥迪向中国消费者诠释了何谓Z世代豪华品牌电动化新标准。
那咱们今儿就主要说说内饰。有一些小细节:可以看到流媒体后视镜的摄像头,没有腿托,安全带不在座椅上,肯定没零重力,更严格来说是不支持在行驶途中开启零重力。二三排纯平地板,A柱多了个摄像头,估计是人脸识别,自动调整座位之类的,第一次出现纯浅色方向盘另外网上还有这么一种声音,说i8可能取消副驾双联屏,就用“单主屏+AR-HUD”极简设计。说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超4000元,语音控制和AR-HUD足够了。
咱们的谍照摄影师那可是多次出手,之前就多次捕捉到它的身影,而最近这款车的原型车更是厉害,直接脱去伪装,还用上了大量量产部件,让咱们有史以来最清晰地看到了它的真容。我跟你们说啊,它可绝不是简单的加大版Q7,那是有着自己独特魅力和亮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