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爱卡旅行社 原创]
“Yeah, we've made it”……“I love Beijing” 欢呼声从车载电台中传出,是的,我们做到了!四台路虎发现组成的车队从英国伯明翰出发,耗时50天、行走超过8000英里、途径13个国家、穿越7个时区,最终到达到中国北京。第100万辆路虎发现的下线为我们开启了这段意义非凡的旅程,我带着梦想和永不停止的发现之心,踏上了这段探索之旅……
早在上个世纪的1955年,路虎就开始了它的第一次发现之旅。今年,为纪念第100万辆路虎发现的下线,路虎开启了从英国伯明翰至北京的远征之旅,并在2012年北京车展路虎展台上展出第100万辆发现。欲知出发前的准备工作、车辆装备和路线请点击这里:
第一站 出发
时间:2012年2月29日
天气:晴
地点:英国 伯明翰 利哈尔工厂
事件:第一百万辆路虎发现下线
2012年2月29日,全球第100万辆路虎发现在位于英国西米德兰兹的路虎索利哈尔工厂正式下线,我们的远征发现之旅正式开始。当天,工厂内的几千名工人共同庆祝这里程碑式的时刻,同时著名英国探险家Sir Ranulph Fiennes、荒野求生节目的主持人Bear Grylls以及Ray Mears、Monty Halls、Ben Saunders等名人也抵达现场为车队欢庆送行。
时间:2012年2月29日 6pm
地点:英国 伦敦
天气:晴
里程:111英里
事件:华丽的皇家欢送会
当晚,我们的发现车队抵达英国首都伦敦,与包括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孙女——Zara Philips公主和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成员们共进晚餐,为即将离开英国之前接受最后的欢送。
【Zara Philips公主(左)以及荒野求生节目主持人Bear Grylls(右)】
【极地探险家Sir Ranulph Fiennes(左)以及50多年前路虎远征之旅的勇士们(右)】
第二站
时间:2012年3月9日
地点:瑞士 日内瓦
天气:晴
里程:613英里
事件:聚焦2012日内瓦车展
热情、奢华的皇室晚餐之后,我们的车队离开英国本土,穿越英吉利海峡驶入法国北部,正式踏入欧洲大陆。经过几天的冰雪天气行驶,我们穿越法国,行驶了大约613英里,抵达了世界著名的日内瓦,迎来了整个发现之旅的第一个亮点:2012日内瓦车展。这是自车队从英国出发之后第一次在世界媒体面前再次亮相,并接受来自各界的关注。整个场面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隆重,车展上的路虎捷豹展台上除了华丽的布置以外,还被各种灯光、相机、音响、模特和媒体所包围。比起车展上首次惊艳亮相的捷豹XF Sportbrake和路虎极光敞篷版概念车以外,我们的第一百万辆发现也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车队成员与国际红十字会组织工作人员合影】
除了有香车美女的组合以外,还有几位特别的客人来到了我们的展台,他们是来自国际红十字会专门负责水资源净化项目的官员们。欢迎我们的同时,他们还向各大前来报道的媒体宣传了水资源净化的重要性以及我们这次发现之旅与其密不可分的重要意义。“目标一百万英镑的善款将全部用于改善约45000乌干达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现在全球还有近8亿人民无法找到干净可靠的水资源,因此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大人和儿童被此夺走生命。”
传达完如此重要的信息之后,我们的旅程又该继续了。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要重新整理装备并做好出发前的检查工作。正因为我们接下来的旅行由各种复杂的城市和越野路面组成,我们的装备也必须非常灵活,而且每个车队成员都必须尽可能的自给自足。拿成员的私人行李来说,里面除了包含平时穿的舒适休闲装束,还有在极端环境和天气下使用的户外衣物,此外还有像参加日内瓦车展等重要场合时需要的正装打扮。
除了适合各种场合的衣物以外,各式各样的工具也是旅途中必不可少的装备,包括备用油箱、备胎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将车身切割开来的特殊营救工具等。虽然我们并不希望它们在旅途中派上用场,不过还是要防患于未然。此外,我们还准备了之前提到过的脱困板,用于帮助车辆在陷入泥泞或松软的沙地中解脱出来;可通过排气管充气的千斤顶;以及充足的饮料和速食食品等。当我们还在发愁所有这些物品往哪儿放时,我们却惊讶的发现原来发现4可以毫无压力地将他们全部装载进去,而且还为我们预留了足够舒适的空间,这实在令我们感到非常欣慰。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驶入了离开日内瓦前往阿尔卑斯山脉的公路上。离开市区时,我们的车队受到了各界瞩目,虽然日内瓦市民们已经对街道上经常出现的稀有车辆感到不足为奇,不过不少人还是被我们的出现所吸引。随着市区逐渐在我们的反光镜中缩小远去,我们终于离开日内瓦,前往意大利开始了全新的旅程。
第三站
时间:2012年3月15日
地点:意大利 Aosta Valley
天气:阴转多云
里程:92英里
事件:参与雪崩防卫工作
经过一番长途跋涉,穿过Mont Blanc隧道,我们终于来到了意大利的Aosta Valley,抵达滑雪胜地Pila。更令人兴奋的是,我们除了在这里感受滑雪的乐趣以外,还将与当地的雪崩防卫队共同进行了一次非凡的体验。
在天然形成的雪山上一边欣赏美景,一边享受滑雪的刺激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情。不过自然之美终归有它可怕的一面,如果再滑雪时赶上雪崩就真的不是一件好玩的事情了。为了避免灾难的发生,幸好专门有一群防止自然雪崩发生的卫士在背后为我们保驾护航。他们每天都要对天气和雪层进行检查和监控,一旦发现隐患,将用爆破等方法提前制造可控制的人造雪崩,确保数以万计的滑雪爱好者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此次参与摄像的工作人员就对雪崩有亲身经历,并跟我们讲述了当时的惊险过程。“几年前在新西兰的一次滑雪中,我遇到了雪崩。当时雪崩直接把我从山顶带到了山下700米的地方,我被厚厚的雪层所掩盖,并且能够感到更多的雪正堆积在我的上方,我什么也看不见,只感觉到周围越来越暗。当时我真的觉得我可能永无天日,从此告别人生了。”好在后来他被人发现并救了出来,而且身体也只是受了轻伤,不过有很多人遇到雪崩后可没这么幸运了。可见预防雪崩的严峻性和重要性。
说了这么多,雪崩防卫队的工作人员究竟是怎样制造人造雪崩的呢?让我们赶快参与到实际行动中来。首先,工作人员将用仪器测量某个位置的雪层厚度,通过采集样本分析雪层的新旧程度,以及每个部分所承受的压力和重量。一旦他们认为某个部分的雪层已经承受不住压力并且有随时坍塌的危险时,他们就将果断地在此处和周边的位置安放轻型炸药。有些无法触及的地方,他们还会使用直升机安放爆破装置。
一切准备就绪后,只听“咚”地一声,炸药被预期引爆,厚重的雪层在安全的情况下自行滑落下来,就这样我们与防卫队员一起确保了滑雪场的安全。这种感觉即令人兴奋,又令人欣慰,真是有趣的一次经历。
第四站
时间:2012年3月20日
地点:匈牙利 布达佩斯
天气:阴有小雨
里程:717英里
事件:警察开道护送下招摇过市
我们的发现之旅车队继续向东前行,离开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继续前往北京的征途。我们还特意绕道来到首都维也纳去感受了一下那里的文化气息。不过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很遗憾并不能在这里逗留太久,很快我们便开始继续赶路,来到了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布达佩斯。
布达佩斯是匈牙利的首都,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美丽古城。不过这里的宁静很快便被引人注目的警笛声和我们的车队所打破。幸运的是,我们这次不是被警察所追捕,而是荣幸地受到当地警察亲自开道护送。虽然只有两位骑警,不过他们足以让我们领略当地警察的专业程度。无论是红绿灯还是交通路口,在警察的护送下我们都可以畅通无阻地度过,即便遇到堵车的情况也能够快速的化解,为我们开辟出我们专属的道路,这种荣耀感令我们受宠若惊,我们的出现同时引来了众多围观,再次为我们的旅途增添了一份非凡的感受。
在这些蓝白色天使的带领下,我们很快便来到了布达佩斯最著名的英雄广场(Heroes’ Square),广场中心矗立着一座36米高的千年纪念碑,纪念碑的顶端站立着报喜天使加百列的石像,传说这位《圣经》中的天使曾经在罗马法王的梦中告诉他把王冠给予伊斯特万。纪念碑的基座上有7名骑马英雄的青铜像,代表着匈牙利民族当年在此定居打天下时代的7位领袖。整个建筑宏伟壮观,寄托着着几经战争浩劫的匈牙利人民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和对美好前途的向往。
当我们离开布达佩斯是,就没有来的时候那么风光了,一切又恢复了平日的那种普通,不过我们并不觉得多么失望,因为等待我们的还有无限的精彩,我们的下一站将是乌克兰。
第五站
时间:2012年3月24-25日
地点:乌克兰 切尔诺贝利
天气:晴
里程:693英里
事件:探访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潜艇秘密基地
虽然乌克兰也属于欧洲的一部分,但却与我们之前所经过的欧盟国家大有不同。尤其是这边的交通状况也与我们的想象有较大差异,也是我们此次旅行目前为止走过的最艰苦的路。首先,路面上有无数的大坑,有些面积足以吞噬一辆小轿车,而且会在完全预期不到的情况下出现。
经过一段时间的行驶,我们最终找到了一些规律,这些坑一般会出现在桥梁的两端。车流量在离开主要城市后相当稀疏,不过各种坑洼依然会接连不断地出现。而且行动缓慢的拖拉机或农用车等会在不知不觉中突然闪现出来,因此开车时需要格外小心。另外,各种苏制拉达车以及小货车等都是路上常见的车辆。不过旅途上的困难并不足以影响到我们发现探索的脚步,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一片特殊的领地——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这个名字相信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并不陌生,1986年的那场核电站泄漏事故改变了这里的一切。即使是几十年后的今天,整个城市方圆30公里内还都是禁区。我们的车队是少数被允许在这里驾驶的私人车辆,当我们经过这里时,有一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感受。为了防止辐射,我们特意将空调调整至内循环,确保我们尽量只呼吸车内的空气。不过不久,我们还是从车上走出来,见证这不多见的奇观。虽然我们采用各种方法避免核辐射的侵害,而且这里的辐射指数看起来都在安全范围内,不过我们还是有一种说不出的紧张感。
除了当年发生事故的核电站被遗弃以外,整个城市也似乎永远失去了当年的生机。街上几乎看不到什么路人和车辆,只有一幢幢空虚的建筑物在寂寞中沉睡。而我们只能从这些破旧的建筑和废弃的物品中回味这座80年代最辉煌的城市之一。
离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我们继续前往了另一个跟原子能有关的地方,那就是位于Balaklava的前苏联核潜艇秘密基地。1957年,Balaklava的黑海镇(Black Sea Town)从地图上消失并且成为前苏联最秘密的地方之一。随后,前苏联军方在港口边的山丘中建立了一个巨大的隐藏式核潜艇秘密基地为前苏联的黑海舰队提供补给和庇护。
在随后的39年间,这里一直被严密封锁并与外界隔绝。基地最多可以容纳7艘潜艇,最重要的是,根据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基地内的潜艇可以完全躲避侦察机和卫星的检测。这是前苏联在冷战时期的重要战略要塞之一。
当时的领袖斯大林亲自批准这个基地的建设,而这一建就是9年时间,无数的工人和科学家在此投入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如此漫长的工期也赋予了这座基地惊人的建筑水平,根据当时的设计,整个基地可以承受核弹的直接打击而不被摧毁。另外,基地内本身也存放着核弹头和洲际导弹,随时具备对其他地点的打击能力。然而随着前苏联的解体,这座潜艇秘密基地也逐渐失去了它的原本意义,发展到现在干脆成为私人小艇的乐园以及休闲餐厅的聚集地。
我们的车队不光参观了这个冷战时期的建筑奇迹,而是得到了特殊许可,有幸亲自驾驶着我们的发现4在这里一探究竟。曾经停放着无数军用潜艇和核弹的地方如今被我们的路虎发现4车队所占据,这种开车穿越巨大地下隧道的感觉真有点邦德电影里的味道,不禁令我们的瞳孔放大、汗毛竖立。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试图提醒自己,这里不是动作片的拍摄现场,而是那冷酷无情的战争所留下的遗产之一。
第六站
时间:2012年3月28日
地点:俄罗斯 莫斯科
天气:晴
里程:614英里
事件:探访老爷车博物馆&畅游莫斯科
离开乌克兰神秘的潜艇基地,我们继续东行,进入了俄罗斯境内。我们在抵达莫斯科市区之前因为搞错方向所以绕了一小段路,但正是因为这段意料之外的旅程,却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经过一段曲折和深邃的雪地路面后,我们无意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苏联老爷车博物馆。
这里并不单单是个老爷车的停车场,而是一个充满前苏联汽车梦想的地方。这个梦想被一个人所保留,他就是这座博物馆的主人及负责人,前拉力赛车手——Mikhail Krasinets。没有他的激情和积极性,一整段苏联汽车发展历程就将永远地消失了。
Krasinets先生生于1958年的莫斯科。十几年前,他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并移居到这里,开始了他的汽车之梦。起初他利用他的积蓄购买了40辆苏制汽车,随着岁月的流逝,Krasinets先生不断积攒并收藏,现在已经有300辆老爷车。
【博物馆的主人及负责人,前拉力赛车手——Mikhail Krasinets】
热情的主人Krasinets先生为我们展示了很多他的藏品,包括1973年的ZIL军用卡车,前苏联领导人专用的Chaika“精英”轿车以及很多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并且也叫不上名字的老爷车。耐心、详细的讲解后,Krasinets先生还特意允许我们试驾一下他最钟爱的ZIL卡车,让我们深入领略到曾经辉煌的工业产物,又是一次有趣并且非凡的感受。
告别了颇具特色的汽车博物馆,我们继续踏上远征发现之旅的征程,来到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最中心地带——莫斯科红场和克林姆林宫。这个地方无需我做更多详细介绍了,但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参观时与普通游客的视角略有不同。感谢当地的大力支持,我们再一次获得特别允许,驾驶着第一百万辆发现4在红场上自由行驶,为整个发现之旅和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再次增添了一次特别的经历。
当天,我们还邀请到俄罗斯著名的芭蕾舞表演艺术家兼导演Andris Liepa充当我们的导游,带领我们畅游莫斯科市区。晚上,我们享用到传统的俄罗斯式晚餐,烤肉、三文鱼和伏特加令我们至今难忘。
离开莫斯科之后,我们继续向南行驶,来到除了莫斯科以外的另一个俄罗斯著名城市——伏尔加格勒。受伏尔加河的滋润,伏尔加格勒历来被称为俄罗斯的“南部粮仓”。我们特意拜访这座城市的原因之一是,伏尔加格勒是英国Conventry市的友谊城市,后者与路虎的老家离得很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伏尔加格勒曾经被称为斯大林格勒,当时著名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就在这座城市的四周进行,面对纳粹德国的疯狂进攻,苏联人民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最终守住了这座城市。不过经过战争的洗礼,伏尔加格勒也遭受了重创,并且当时有超过200万人在此失去生命。如今在此站在这里,仿佛还能够体会到几十年前那场可怕的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同时庆幸和感叹:和平对全人类来说有多么重要。
短暂的停留之后,我们继续踏上征途,准备前往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在离开俄罗斯之前又体验了一把别具特色的“户外桑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