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彼得·希瑞尔执掌起亚汽车后,这个传统的韩国汽车品牌开始吸收来自欧洲的设计基因,它们最新的产品总会让人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智跑、凯尊、K5、速迈这些车型,它们个个都富有设计感,而且机械性能和驾驶风格也逐渐扎实。当然,我们今天试驾的主角——起亚K2两厢也不例外。作为起亚汽车目前在国内最小级别的车型,K2似乎是浓缩了起亚汽车近些年来在设计与工程方面的进步。
众所周知,起亚K2三厢版早在去年7月份就已经在国内上市。与之相比,起亚K2两厢到来的时间似乎有点晚。但时间并非重点,我所关心的是这款K2两厢版与三厢版到底有何区别,它的行驶舒感受又是如何?
首先来看外观。在我的记忆里面,当时K2三厢亮相的时候,我心里不由得赞叹它那外形设计的惊艳,但眼前的这款K2两厢似乎没有达到这种效果。我并没有批评的意思,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它的前脸与三厢版完全没有差别,依然是标志性的“虎啸”式进气格栅与略微上翘的大灯融为一体,形成一个“V”形结构。
如果只给你一个正面视角的图片,我相信你也难以辨认它是两厢还是三厢。不过话说回来,K2两厢只是一个延伸车型,它的前脸与三厢版本一致在情理之中,而且它那前脸的设计也已经足够出色了,我们也很难再要求它有所突破。
当然,K2两厢的变化重点在于车身尺寸、车身侧面和车尾。先从车身尺寸谈起,K2三厢的整车尺寸为4370×1700×1460(mm),而K2两厢则是4120×1700×1460(mm),车身长度相对减少了250mm。而轴距则没有发生变化,与三厢版同为2570mm,这个轴距数字已经很接近部分紧凑型车的水平了,需知道大众高尔夫6的轴距也不过是2578mm。
随着车身长度的改变,车身侧面也自然发生明显的变化。三厢版上从B柱开始骤然下降的车顶弧线变得平缓,而从前翼子板徐徐上扬的腰线则保留了下来。如果单从车身侧面来看,K2两厢无疑要比三厢更加动感一些。
接着是这款车的变化重点——车尾。当我看到K2两厢的时候,我很庆幸它是先有三厢车型,然后才有两厢。原因很简单,看看它的部分同级竞争对手就会清楚。坦白地说,K2两厢的车尾设计算不上惊艳,但整体设计感还不错,与同级竞争对手相比毫不逊色。L形尾灯、厚重的保险杠、小扰流板为它增加了不少动感的元素,细看还有点智跑的味道。
总的来说,K2两厢的外形设计可以满足到年轻消费者的感性需求,只是它并没有做到当初三厢版那样给人印像深刻的感觉。
就在上月底,奥迪全新一代Q3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万万没想到啊,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启道路测试,你们看这造型是不是比宝马X2好看?
目前奥迪全新一代A6轿车版以及旅行版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亮相,其国产A6L加长版车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广州车展首发亮相。那还有一款车型也有望在年底同步推出,你们知道是谁吗?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
领克 10 EM-P用的是法雷奥双模组大灯,照射距离412米,据说是能横贯4个足球场。车长50505mm、轴距3005mm,运动套件有前唇、侧裙、小尾翼,还有全新后保扩散器。配上天云米、鎏光金珠光车色,听球叔说,你们感受不出它的美,来辛苦后期老师,咱上点空镜。
继保时捷推出纯电版Macan车型后,其市场销量可谓是迎来“滑铁卢式”下降,好在品牌也悬崖勒马,再次重视起燃油车了,但卡宴电动车那也是没有落下,目前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而且据说年底就要首次亮相了,这可太让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