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试驾ILX之前,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日系高端品牌,如今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在中国都混的不错,为什么讴歌却表现低迷呢?其实在北美它的销售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同样一个品牌,相隔两地,市场表现却有如此大的反差,问题究竟出在哪?估计此时讴歌的市场部高层也正在为这件事困惑。是产品太少?还是价格太高?于是他们尝试着在中国推出了最便宜的讴歌——ILX。
● 关于ILX的身世:
相信大家都知道,日系高端品牌车型往往与集团旗下的“普通”车型采用相同平台,讴歌也不例外。ILX是讴歌在国内第一次推出紧凑型车,但在北美,讴歌早有与思域(参数|询价)同平台的紧凑型车,比如“EL”,它是讴歌在国外的首款入门级豪华车,从1997至2005年,历经两代发展,它在北美市场的销量和口碑一直不错。
2006年,讴歌在北美市场推出全新CSX,代替EL成为讴歌品牌的入门级产品,与EL一样,CSX与第八代思域共享平台,并且仅向加拿大市场提供,这一点与之前的EL相同。2012年,CSX隐退,ILX随即登场。
● 外观颇为动感
关于外观和内饰,我的同事张然已经做过十分详细的体验(点击查看),所以今天就不对这部分做详细描述。讴歌ILX的车身尺寸为4565mm×1795mm×1425mm(长×宽×高),轴距为2670mm,扁平的车身加上硬朗的线条,让ILX看上去非常运动。
尺寸/车型 | 讴歌 ILX | 本田思域 | 雷克萨斯CT(参数|询价)200h |
长(mm) | 4565 | 4535 | 4320 |
宽(mm) | 1795 | 1755 | 1765 |
高(mm) | 1425 | 1450 | 1440 |
轴距(mm) | 2670 | 2670 | 2600 |
厂家把ILX的主要竞争对手锁定为雷克萨斯CT200h,这两款来自日本的高端品牌都采用了混合动力系统,抛开环保动力系统的话题外,似乎ILX的三厢造型会更容易受国内消费者青睐,这样看来,ILX已经有了一些先天优势。
ILX采用了讴歌家族式的盾形中网格栅,长条状的前大灯棱角分明,看上去很犀利;而雾灯旁边的镀铬装饰条则更加强调了运动风格。
C柱位置的三角窗设计得比较新颖,而在它附近突然上扬的弧线则略带一点美式肌肉车的味道。此外,讴歌ILX采用的是普利司通泰然者轮胎,该型号更注重静音和舒适性。
细长的尾灯与头灯相互呼应,造型上让我想起了思铂睿。总之,外形这东西见仁见智,简单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对了,倒车雷达是讴歌为中国消费者特意增加的配置,原本的美规版ILX只提供倒车影像功能。
12月5日,岚图追光PHEV正式上市,新车共3款车型,售价25.28-35.88万元,CEO礼宾限定版车型将于明年推出。
近日,江淮瑞风宣布正式推出瑞风M3 PLUS HEV并公布三款配置,价格为10.99-12.29万元,此前瑞风M3 PLUS HEV此前已正式开启预售。
根据招商证券的行业深度报告披露,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江淮的首款车型,内部代号X6,定价百万级,对标梅赛德斯-迈巴赫,该车型计划2024年四季度上市
近日,小米SU7现身浙江国际赛车场开启赛道专项内测。根据此前的消息称,小米汽车有望在12月底(时间或为12.27-28)召开发布会。
一辆哪吒汽车的伪装车闪现街头,结合此前网上公布的信息和伪装车的体量感,新车或为广州车展上宣布的山海平台新车“哪吒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