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2005年,林肯品牌曾(只)引进过Navigator(领航员)于福特展厅销售,后来因为自身发展和中美双边贸易到期等主客观原因草草结束了林肯此次的“中国之旅”。所以在2014年林肯正式进入中国之前,我们在国内见到的林肯汽车,多数都是大贸车。当德系、日系甚至是美系“兄弟”凯迪拉克在国内市场继续耕耘了多年之后,林肯才于2014年年底正式引入国内,从其发展节奏来看,不管是车型的投入还是渠道网络的布局,都是“谨小慎微”的。另外,从林肯首先推出的两款亲民产品——MKZ、MKC,可以看出此次林肯的确是有备而来,相比某个同样是姗姗来迟的豪华品牌,林肯的策略则相对有勇有谋。观其自身,不管是老板穆拉利对于林肯的态度;还是林肯品牌的历史文化在中国被消费者所感知;亦或是福特品牌在华的发展,对于林肯品牌自身而言都是利好的促进因素,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至于能否力挽狂澜,逆自己和对手之势而上,难,但并非没有可能。
此次我们拿到手上的车型是售价48.58万元的MKC总统系列车型(顶配),接下来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相对短的长测测试。长测文章将分为三篇,第一篇(本文)讲述:外观设计、内饰设计、总统系列内饰用料;第二篇讲述:整体空间表现、储物空间表现、总统系列灯光体验、科技配置体验(ACC等);最后一篇为行车电脑解读、油耗测试、试驾感受等。欢迎继续关注MKC长测体验。如果有任何关于MKC用车方面的疑问,欢迎在线留言。
外观设计解读
在聊MKC外观设计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林肯前全球设计总监Max Wolff先生谈MKC的设计灵感:“我的灵感并不是来自某些具体的事物,更多的是来自周围的一切”。除此以外,“简洁现代的线条之美”、“现代建筑”是MKC设计师们提到的关于MKC设计时用到的最多的关键词。
坦白说,作为一名和设计艺术毫不沾边的互联网从业者,对设计师往往说的那些虚无缥缈甚至是空洞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清晰的感知,多数的时候是不知所云。所以对于MKC的设计,我个人还是用相对主流的审美去聊去点评。不至于让大伙和编者觉得心累……
首先来聊一下MKC的个头。MKC视觉上给人的大小绝对是要比其实际数据要来的出彩,即便这是一台深褐色的车型。这台轴距不及BMW X1的MKC,视觉感受要比X1大的可不是一点,甚至于要比Q5都要大。此言并非溜须拍马,如果在马路上有见过MKC,相信你便不会反驳。
说到这里,一定有不少键盘党会拿MKC和翼虎(福特Global C平台)同平台说事儿。我个人倒是觉得拿平台看待一款车型并非不可以,但世事无绝对。以最早在国内普及平台概念的大众为例,君不见Q5和Macan同平台,途观和Q3同平台,途锐、卡宴、Q7(老款)同平台。
这里题外话再多扯一点,林肯品牌在国内的SUV车型系列里,除了广州车展刚发布的新领航员以外,MKC和MKX当之无愧的成为“跑量”车型。但是两款车型的定位以及所对应的价格,往往很容易招人吐槽和非议。我们习以为常的拿MKC去横向对标BBA的GLA、X1以及Q3,造成了大家觉得林肯价格上缺少该有的诚意。但事实上,MKC的车型定位是绝对要比后三者要高。在SUV市场越来越细化的市场,综合MKC的市场定位和其价格,MKC的对标车型应该是奥迪Q5和雷克萨斯NX最恰当不过。
MKC的整体外形的和谐度还是很高的,环绕车身,MKC都不缺乏亮点,前脸有飞翼式的中网,融合了前大灯于一体;侧面前后两条明显的双腰线;尾部有贯穿左右的一体式LED尾灯,叫人过目不忘。
银河M9这价格卡在主流群体的预算价位,要知道别的带电的大6座SUV都得30往上了。产品力不管是空间、舒适、动力、操控,都没问题,我现在说它锁定“爆款”了吧,确实为时尚早,证据不足。
奥迪E5 Sportback正式上市,全系推出先锋型、先锋plus型、先锋quattro型和旗舰quattro型共4款配置车型,臻享价23.59万起,并享万元保险现金权益,意味着E5 Sportback正式进入22万级区间,上市即开启交付。
奥迪的全新品牌AUDI首款车E5 Sportback明天正式上市。因为其旅行车的设计,不少人说它是纯电RS6。也有人说E5 Sportback是和上汽联合开发,用的东西和智己L6一样。咱去问问销售,到底是不是这回事?
马自达EZ-60将在9月26日上市,车已经到店了。据说很显贵,走咱瞅瞅去,到底是怎么显贵?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穿搭要显贵,基础款就不要再搭基础款。咱看这EZ-60啊,外观基础,机盖通风口、下包围、D柱风道这些细节是不是不基础?这些还不只是为了显贵啊,9风道设计,风阻小了、风噪低了、续航也更长了。
7月底的时候,iCAR搞了一个闭门品鉴会,品鉴的是什么车?V27!作为国内最早一波能看到V27实车的媒体,属实荣幸。但由于是闭门,那次动静并不大,悄默声的,自然也就不能拍照、录视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V27终于能大大方方的和大家伙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