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轻量级”SUV领域里,不得不承认日本汽车的功力,虽然价格不像欧系对手那样昂贵,但也都显示出了十足的活力,而且基本上每个品牌都有几款叫得响的产品。在日产漫长的产品线里,奇骏无疑是紧凑型SUV中的当家花旦,自2000年第一代产品上市以来,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80万辆。在国内,奇骏的经历有点像本田的CR-V,国产之前都曾以进口车的身份销售,而不错的销量和知名度也促成了最终的本土化生产。
与逍客一样,奇骏把竞争的首要对手锁定在了CR-V身上,但从风格特点来看,奇骏与CR-V显然不是同一路数,我们甚至很难在国产车型中为奇骏找到一个针尖对麦芒的敌手,如果放大范围,进口的铃木大维特拉倒是一个比较贴切的对手。平滑圆润的风格已是目前SUV中的主流,CR-V、途胜,甚至东风日产自己的逍客,造型都是曲线多于棱角,消费者们似乎也已习惯了这种柔和的轿车化风潮,奇骏的硬朗简洁反而成了SUV设计理念上的回归,周身上下没有过于抢眼的亮点,如同早期的越野车一样朴实,但一眼便知,这是一辆能带你走得更远的车子。
“倔强”是奇骏外形上的另一个特点,设计师们似乎有意要把这种硬朗风格打造成经典,从第一代问世至今,奇骏就没有在造型上做过大的改变,始终是一副阳刚模样,2005年的小改款是如此,眼前的第二代也是如此,尽管前大灯是变化比较明显的部分,但也只是一次质朴的演变,没有一点花哨的成分。上一代奇骏的很多特色配置也被国产版车型一并保留了下来。车顶两侧装备有行李架,并且高配车型的行李架前端还整合有两个前照灯,夜间打开远光灯时会同时亮起,在野外很有实际意义。此外,上一代奇骏的超大天窗也被传承了下来,这个近乎于全景的大天窗轻松延伸到后排乘客的头上,在国产SUV中属于“独一份”。
第二代奇骏并没有用闪光耀眼的外表去迎合浮躁的时代,但新设计的内饰却与上一代差别显著,充分的体现出了时代感。新奇骏的仪表盘从上一代的中置形式回归到了传统方式,如果仔细看看车内,你肯定会发现不少眼熟的地方,带有功能键的三辐方向盘、中控台、仪表盘,变速器面板……这些都与逍客别无二致,不过先别急着批评日产缺乏新意,零部件的共享无疑会使成本降低,也许我们因此受益的那一天并不遥远。与逍客所要表露出的轻松优雅不同,硬派的奇骏需要的是一些粗犷气质,因此黑色与灰色成为了车内的主色调,但这份刻意的粗犷并不涉及工艺,奇骏的做工质量达到了同级产品中的前列,比起那些大大咧咧的“美国范儿”来,可要讲究多了。
初见传祺向往 S9 乾坤系列,其独特设计总会让人眼前一亮。大饼轮毂的沉稳质感、细节处双色车漆的精致处理,再到流畅的车侧线条,初见时甚至会让人联想到高端车型的设计语言。若说 “番禺揽胜” 已为众人熟知,那么这台传祺向往 S9 乾坤系列,不妨称它为兼具实力与诚意的同级新选择。
亮点1:240L前备舱!之前都说什么坐在车里,吃着火锅唱着歌,忒俗!现在您就坐在这前备舱,抽着茄子钓着鱼。我不知道您家孩子现在还用不用婴儿车了,有的话直接塞塞塞。
V23S版这车很快就会上市。亮点1后视镜面积加大,脚踏加厚,马力由211匹升级到455匹,可以PK小米YU7了,并且这个车车重只有1.96吨,这样的一个推重比,妥妥的性能钢炮了。但好像全系都是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了。
万万没想到,特斯拉Model X车主,被马斯克整“破防”了!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国家工信部公示了特斯拉Model Y L车型的申报信息,因为其尾标里有3个Y,所以很多人把它看作是Model Y的加长版。
那理想i8已于7月29日正式上市,新车共计推出了Pro、Max以及Ultra三款车型,市场售价分别为32.18万、34.98万以及36.98万元,老用户复购还将额外提供1万元的现金补贴,而Max以及Ultra两款车型,首销期内还将提供价值3万元的VLA司机大模型终身免费使用权,那这个司机大模型,我也会在后期慢慢道来,这个价格你们觉得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