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否认奔驰E级几乎是所有高级轿车的参照物,但它却并不是你的唯一用车选择——造型动感阳刚的凯迪拉克CTS和潜能无限的沃尔沃S80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是非常不错的选择。
组合测试车辆
凯迪拉克CTS 3.6 V6 229千瓦,后轮驱动,0-100公里加速时间6.9秒,最高车速241公里
奔驰E350 CGI 215千瓦,后轮驱动,0-100公里加速时间6.7秒,最高车速250公里
沃尔沃S80 V8 AWD 232千瓦,四轮驱动,0-100公里加速时间6.5秒,最高车速公里
在高级轿车的阵营中奔驰E级几乎是一个任何选手都无法回避的对手。在新车注册的清单上能和E级奔驰一比高下的唯有它的两个老对手——奥迪A6和宝马5系。不过,除了这些主流车型之外,市场上还存在着同样毫不逊色的选手——充满朝气且棱角分明的第二代凯迪拉克CTS和同样在豪华车市场逐渐站稳脚跟的沃尔沃S80就是它们当中的代表。它们不仅毫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外观设计,同时在发动机上也毫不掩饰自己的勃勃雄心:美国人信赖现代汽油直喷技术,他们的发动机最大功率高达229千瓦;瑞典人则采用了V8方案,最大功率更是高达232千瓦。今天代表奔驰出场的是一款E350 CGI,同样采用了汽油直喷技术,不过最大功率为215kW,比两个对手稍小。面对强劲的对手,车坛名将奔驰E级究竟能够表现如何?
车身:凯迪拉克CTS外表很大,但内部空间小
模样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对比测试来讲更为重要的则是车身内部的实用价值。虽然CTS的阳刚造型足以打动任何的心,看起来也十分强壮,但是它在内部空间上却为三车最小——虽然车内足够坐下四个成年人,但是与对手相比CTS的车内自由空间明显受限;而更大差距则在于容积仅为373升的后备箱,对于讲求实用的顾客来说这样规格的后备箱几乎不值一提。在这个级别的车中其实沃尔沃S80的后备箱也并不是很大,但至少还是达到了480升的容积,奔驰的后备箱为三车最大——达到了540升,这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优势。应急的情况下CTS和S80的车主可以通过非对称可分体折叠的后排座椅靠背来解决部分空间紧张的问题,特别是沃尔沃的可折叠副驾驶座椅可以更加有效地解决空间问题,这也为它带来了一定的优势;奔驰的后排座椅除了具备同样的折叠功能外,还可以另外选装一个“靠背上的窗口”(价格为518欧元),这为滑雪爱好者提供了方便,长长的雪橇可以轻松地放进车内,同时奔驰还为喜欢专业运输方式的人特意开发了一款车内专用的雪橇套,当然也属于选装(价格为214欧元)。
泊车入位是每个人的烦恼,不过对于不同的车型来说,烦恼的程度也有所不同:奔驰发动机舱盖上的银星标志在泊车的时候完全可以客串泊车辅助的角色,有了它基本上可以保证驾驶员在向前方向对车身位置的准确判断;不过向后的观察则没有那么轻松,后备箱盖对视线稍有影响,不过并不是很粗的C柱和可以下调的后排头枕还是基本上缓解了这一难度。沃尔沃的可下调后排头枕需要选装(价格为150欧元),随车的泊车辅助传感器则属于标准配置,不过沃尔沃的招牌般的“圆圆的”车头还是很影响观察;凯迪拉克的机仓盖基本上不会给泊车制造麻烦,但是它的宽大C柱和丝毫动弹不得的后排头枕还是增加了泊车传统方式的难度,不过好在凯迪拉克也标配了后方电子辅助传感装置,另外,与两个对手相比面积相对较大的外后视镜使用起来也更为方便。
自福特纵横正式引入烈马(Bronco)车系以来,越野圈的老炮和潜在买家似乎找到了久违共鸣:他们有了相同的选择——烈马(Bronco),即便是在中国潜心经营超过15年的Jeep也黯然失色。丰富的原厂车型选择,更专业、更纯粹、更好玩、更强大,烈马(Bronco)在专业越野市场的定位和单车售价都形成了“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它”的事实。
今天咱唠唠大众关闭南京合资工厂这事儿。这可不是简单的关个厂子,背后藏着诸多细节,咱们接下来就敲重点说说这事。
我真是服了奔驰了!你看看现在国内某些品牌的碰撞测试,除了基础的碰撞,就是卡车碾压啥的,把消费者的用车场景“往*里弄”,而你却弄得这么“低调”。
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越来越高的今时今日,全球主要国家早已开始针对燃油车出台排放法规限制,同时给予新能源车鼓励,来自吉利集团的雷达地平线EM-P正是国内新能源皮卡代表车型之一。传统燃油车对高原生态破坏严重,而雷达地平线EM-P作为科研指定用车承担往返珠峰核心保护区的人员物资运输任务。为了验证雷达地平线EM-P的强悍实力,针对高海拔极端场景进行了续航、馈电油耗以及满载爬坡三大专项测试。
最近梅赛德斯又有新动作了,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马上要在慕尼黑车展亮相了!现在预热搞得挺热闹,首席执行官都亲自下场试驾伪装车了,透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那我跟你们好好唠唠重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