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到骑士是在2009年初的海口厂区。它与另外几款海马产品一起安静地躺在办公楼大堂内,貌似与如今的试驾车没什么不同,却只有一个简单的产品代号S3。依稀记得,海马的发动机工厂刚刚将供应欢动的FP系列第一款1.6升产品量产,适用于这款车的2.0升双VVT产品仍在紧张的试制阶段,能做的唯有等待。
一年时间并不算长,因为早在2005年上海车展,马自达Tribute就曾高调出现在海马展台上,并传出很快就将国产的消息,甚至完成了Tribute这个名字的注册。你大概也有所耳闻,马自达Tribute其实是与福特联手开发的,而该平台的另一款衍生产品就是福特翼虎。后者多年来蝉联北美紧凑型SUV组别的销量冠军,数年前还曾一度进口到国内,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业绩。然而马自达在那一年改变了中国战略布局,于是尽管海马已经拿到了部分技术,SUV项目却因销售权等问题而被迫中止。
显然,骑士的开发设计参照了当年的Tribute,无论承载式车身还是前麦弗逊式、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两者在结构上的差异都极小。对没有制造SUV经验的海马来说,这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解决方案。当然,考虑到与现有产品的视觉延续性,它的外表必须有所变化,况且这也不是什么难事。
虽然骑士的侧面比例仍能看出些许原型车的影子,车身表面却有着更丰富而生动的曲线,从前向后略微上扬的腰线也多了几分轿车风格,很有点柔中带刚的劲头。车厢内部陈设也焕然一新,硬朗的轮廓与车身外观风格有些差异,却也符合当今的流行趋势,少量银色装饰则突出了它的年轻化形象。
和绝大部分中低价位国产车一样,骑士的内饰用料非常一般,但优点是没有强烈的刺鼻味道,做工也比较细腻。而车内细节部件的处理标准似乎不太一致,例如空调控制面板的几个旋钮都有令人满意的阻尼,车窗按键和转向灯拨杆的质感却差了些。人机工程方面也有类似情况,中控台顶部有个带盖储物盒,前座椅侧面设有实用的小挂钩,考虑得很周到,但后车门的内壁却没有前车门那样的杂物格,更没有放置水瓶的位置。中央扶手箱后部倒是提供了一个折叠式杯架,打开后却几乎贴在地板上,位置实在有点“杯具”。
宝马计划重启增程动力系统,首款搭载该系统的车型是即将换代的第六代X5!最近外媒的爆料,引发了不小的关注。现在热度下去了,我来聊聊大家关心的!下一代X5的增程版应该也会国产,之前的环评文件公布了一些信息,iX5代号G78 BEV,X5汽油版有3个代号,G78 ICE、G65 ICE、RE G65 ICE,G78代表长轴距版,G65和海外一样,那个不显眼的RE大概率就是增程版,从代号来看可能还是标轴,不过最终增程版是标轴还是长轴不好说。
旗舰轿车ET9同款电机,900V高压架构、240L容积前备舱、空气悬架、米其林PS轮胎。就这几样听着就很厉害的东西凑一起,真卖35万,它犯毛病么?
奇瑞风云A9L车长超过5米,轴距3米,妥妥中大型轿车。预售15.99万-22.99万,三款前驱,一款4驱。我觉得买这C+级轿车,也不是为了运动,四驱没啥必要。
别克E5电池包提前满足“电池新国标”,具备过温过流防护,可实时监测充电中的异常情况,发现问题立刻停止充电。采用与宁德时代联合开发的高安全、长寿命电芯,拥有高集成、高强度的CTP一体化电池包结构,还融合了无热蔓延、碰撞零侵入、多维密封防护和高压深度安防系统四大防护设计。
当路上的保时捷 911、奔驰 AMG GT 逐渐沦为 “街车”,真正追求个性与品味的玩家早已将目光投向更稀缺的选择。如果你痴迷双门跑车的操控魅力,又厌倦了千篇一律的设计,玛莎拉蒂 GranTurismo Primaserie 75 周年首发限量版或许能击中你的心 —— 它既是性能猛兽,也是流动的意式美学杰作,全球限量的身份更让它成为小众玩家的 “私藏级” 座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