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谈一谈测试开始前的感受,X1的外形是将宝马现款车型的设计元素融合在一起,比如它的车头来自新7系,车身比例来自X3,车尾也有着X5和X6的影子,只是细节稍有创新,但只要是宝马迷,肯定能一眼认出它的设计风格。从尺寸上看,X1作为入门级车型,确实是将紧凑演绎了出来;与X3相比它的长度缩短了大约11厘米,轴距也短了3.5厘米。起初我感觉它的确就是一款缩小版的X3,然而从车身和底盘来说,X1来自3系三厢轿车的平台,与现款的1系或X3没有太多瓜葛。
从车身高度来看,1.54米身高比多数入门级SUV车型矮了近10厘米甚至更多,反而与多数轿车的车身高度更为接近。此外,与动辄20厘米以上离地间隙的多数SUV相比,只有19.4厘米的底盘高度让我们完全打消了让X1进行重度越野的念头。低矮的车身使X1的座椅位置比X3还要低,虽然行驶在车流里我无法获得SUV车主独有的开阔视野,不过贴近地面的驾驶位置显然会提升速度感和驾驶参与感,同时也带来了头部空间的解放。X1的座椅位置比3系轿车只高了8厘米,由此就不难看出宝马设计师的思路了。
关于视觉、设计的介绍,就到这里,测试场准备就绪,我们开始吧。第一项依然是加速测试,根据先前公路驾驶的印象,我预想这辆X1 xDrive28i的100公里/小时加速用时应该会在7.5秒左右,然而经过近10次尝试,我还是没能将实际用时跑进8秒大关。按照宝马公布的官方数字,这款车的加速用时应该在6.8秒,想来理论与现实之间超过1秒的差距很可能是与测试当天4级左右的大风不无关系,当然风的左右也有限,实际车况和路面状况也会对测试成绩产生影响。
虽然加速用时离官方成绩差距明显,不过在400米加速尾速上,超过140公里/小时的成绩还是令人满意的,也足见宝马这台享誉盛名的3.0升直列6缸发动机的功力。关于这台发动机,需要简单介绍一下其错综复杂的版本关系,这款258马力直列6缸发动机的性能指标与X3 xDrive30i和 X5 xDrive30i完全一样;然而欧洲市场上编号同为“28”的128i 和328i搭载的发动机却只能提供230马力;此外,X3 xDrive28i采用的直列6缸发动机只有215马力,毕竟4年前的发动机调校和控制单元已经无法与今日相提并论了。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
自福特纵横正式引入烈马(Bronco)车系以来,越野圈的老炮和潜在买家似乎找到了久违共鸣:他们有了相同的选择——烈马(Bronco),即便是在中国潜心经营超过15年的Jeep也黯然失色。丰富的原厂车型选择,更专业、更纯粹、更好玩、更强大,烈马(Bronco)在专业越野市场的定位和单车售价都形成了“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它”的事实。
今天咱唠唠大众关闭南京合资工厂这事儿。这可不是简单的关个厂子,背后藏着诸多细节,咱们接下来就敲重点说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