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正在不断地长大,就像胖子总是越来越胖一样。不知道这两者之间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反正大家对空间的需求正在变得越来越贪婪却是不争的事实。固执地根据原有的规则划分车型的定位并不能忠实地反应车辆的尺寸水平。
现在的A级车普遍要比10年前的B级车更大。当然,你也可以说B级车同样在“成长”。那好吧,让我们拿现行车款来举个例子:刚刚发布的全新一代国产5系轿车不出意外地推出了加长轴距版本。听说有好事的媒体借了台7系和它对比空间,要知道进口国内的7系也都是长轴距版本,可5系的后排空间愣是要比7系大了那么一点。有点疯狂吧?也许你要问那宝马不干脆在国内生产7系呢?回答是奥迪A6L和奔驰E-Class的国产车型都是加长版本,宝马现在是最大的,但如果不把新车造那么大,那么几年后等对手们更新自己的产品后5系就有可能面临无人问津的窘境。
也许这就是汽车市场里的“蝴蝶效应”,随着某一款新车将自己的尺寸放大并将自己定义为跃级产品,所有的同级产品就必须跟进,不难想像,未来的7系肯定能从现在的加长5系手里夺回空间霸主的地位。虽然一味求大的心态多少是有些盲目的。但对于绝大多数经济型轿车的消费者而言,想要在有限的预算里买一台空间更富裕的轿车倒也合情合理。所以我们就组织了今天这样一组对比,标致408、日产轩逸以及新近上市的别克英朗GT无疑是A级市场里尺寸最大的3款产品,他们不约而同地瞄准了这一级别中较为高端的定位,说白了就是迎合消费者求大求全的心理。甚至丰富配置还为他们赢得了向那些入门B级产品发起挑战的筹码。他们是否真像产品宣传册上描述的那样无往而不利,让人一旦拥有就别无所求呢?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A级车里的大个子到底能耐如何?当然,我们也会在他们之间找到强者中的强者。
无可否认,情感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力有时和理性一样重要。这个句式套用在这些车上应该就会是:看着很大很气派和实际的内部尺寸一样关键。既然买一台大点的车无可避免地带有一丝炫耀的成分,那么光鲜气派的外表无论如何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这部分的比拼中根本不存在争议,因为英朗GT就像鼎盛时期的迈克·泰森那样只用了两记重拳就结束了战斗。他拥有非常夺目的超大格栅,大量似乎毫无必要但却无疑更易引起关注的镀铬部件。不过更为关键的是,这款车的轮廓看起来和大了许多的君越极其类似,尤其是设计师有意拉近两者前部造型的做法有时的确可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你可以说这样做既俗气又老套,我也承认自己并不怎么喜欢尾灯上那两条凶巴巴的眉毛。但请别忘记年轻人的意见通常都不能代表上一代的想法。而在中国,像我父母这一辈的意见往往会对购车起到非常巨大的影响。虽然他们很少会坐在方向盘后面,但选择大一点的后排、舒适一点的行车效果以及大气稳重的外观却往往就是为了迎合他们的口味所做的选择。老一辈们会讨厌这台闪闪亮亮的新车吗?我觉得他们八成会中意得要死,因为那些就像是从崭新的永久自行车上拆下来的装饰条对他们来讲就是品质、舒适和可靠的保证。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
五一大家都放假了,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你们是真能“坑”自己老板啊!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穆峰总就说,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这回魏总也表态了: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纳米06首创“天地门”,灵感源自航天器折叠舱门,后尾门上下分段开启。上门垂直开启高度1850mm ,下门展开是1200×900mm承重平台。我那200斤的胖哥们问我这平台禁得住他吗?踏乎的,它的静态承重达到了150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