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代E-Type的后期,捷豹开始使用4.2升发动机与之前的3.8升发动机并存,而到了第二代时,后者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就像我刚才说的,由于第一代E-Type产品到了末期做了一些过渡性的改进——比如大灯,因而两代产品的明显差别只有通过更大的进气口和略显傻大笨粗的转向灯来分别了。
到了3系列E-Type,捷豹为其装上了5.3升V12发动机,此时4.2升发动机几乎已经没有了,不得不说,这家伙在现如今的街道上也是个不折不扣的野兽。然而第三代的3系列E-Type作出了许多明显的改进,其中也包括一些我们认为经典的部分。比如之前木质的方向盘被取消了,而风挡上很特别的三片式雨刷也被传统的两片式所取代。
如何区分三代捷豹E-Type(二)
我喜欢红色,也喜欢敞篷,这辆装备4.2升发动机的2系列E-Type自然就成了我的首选。4.2升发动机大概在1964年推出,最早用于晚期的1系列车型,这在前面我们提到过。
我们从所在的庄园出来,直接开车上了山。一路上,坐在副驾的Bill先生一直饶有兴致地在为我讲着他和车的故事。
这辆购自1968年的E-Type保养得相当不错,内饰没有翻新,但车漆重新喷过。坐上车,发现这款E-Type的安全带卡口是类似于飞机的安全带样式,上面镶嵌着一个很帅的捷豹经典LOGO。这样的LOGO在中间烟灰缸上也有。而我在另外一台E-Type上居然还看到一个磁铁连接的安全带,慨叹设计师真是很有想法。
刚一握好方向盘,身边的Bill又开始滔滔不绝了,他说这样的桃木方向盘到了我刚才看的那台3系列上就已经没有了,为了控制成本。当然我得承认,木质方向盘的手感确实不错,只是作为50年前的产物,它稍微有那么点大。我还了解到,那时候的E-Type已经开始提供带有助力转向的选装配置,但在出发绕过一个小环岛时我也已经感觉到,很明显这两辆E-Type没有助力……。
在车内,我的活动空间几乎是被限制死的,周围没有给我预留什么位置,上车的时候姿势很重要,否则外侧腿的进入很成问题。当然作为敞篷车,这也并不奇怪,好在方向盘可以伸缩前后调节位置。
在山上跑,是件快乐的事儿。巨大的排气声浪让你忘记了很多东西,包括速度。当然,这也和副驾驶的那位老大爷一直在鼓动我快开有直接关系。四速的手动变速箱换起挡来很快很轻便,四个档位分别布置在四个角上,离合与油门的结合位置也很好找,我大概用了不到10分钟就完全适应了这家伙的脾气秉性,一路冲下山去。
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这车看着小,但它真不小,轴距2米7,四个轱辘长在了四个角上,可爱吗?今儿这台四驱版,零百实测应该是7秒多,但单电机后驱就得11秒多了,好像连1.8L的雷凌都跑不过,可爱吗?
说到越野,就免不了要谈一下大梁。深蓝G318和哈弗猛龙Hi4都是承载式车身,都不带大梁,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驾乘的舒适性。BUT,没有大梁就不能越野吗?NO,没有大梁我们就要看另外一个参数,扭转刚度。
乐道L90开启预售了,BASS方案19.39万,整车27.99万,说是预售,但最终的售价应该大差不差,就是这价儿了。车长5145mm,900V高压平台,永磁+异步电机,电驱做小空间打大。说到大,L90最值得说的就是这个前备厢,240L。
自福特纵横正式引入烈马(Bronco)车系以来,越野圈的老炮和潜在买家似乎找到了久违共鸣:他们有了相同的选择——烈马(Bronco),即便是在中国潜心经营超过15年的Jeep也黯然失色。丰富的原厂车型选择,更专业、更纯粹、更好玩、更强大,烈马(Bronco)在专业越野市场的定位和单车售价都形成了“一种是福特烈马、另一种是其它”的事实。
今天咱唠唠大众关闭南京合资工厂这事儿。这可不是简单的关个厂子,背后藏着诸多细节,咱们接下来就敲重点说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