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场地测试新一代M-Class越野能耐
完成第一阶段的高速公路试驾之后已跨过了德国边境到达奥地利,紧接着便是来到位于奥地利的OAMTC Fahrtechnikzentrum车辆测试场地。这个依山区建构而成的测试场地,中央设置为车辆操控测试场地,具有环状的多种弯角及高低路面落差测试路段,而环绕在山区中的则是越野测试路段,其中包含了爬坡、显降坡、高低段差等专业测试路面,若没有一定的越野能耐,可无法轻易克服这些专业设置的越野测试场地。
【此回提供新一代M-Class进行越野测试的、乃是位于奥地利的OAMTC Fahrtechnikzentrum车辆测试场地,其中环绕在山区中的越野测试路段,整合了爬坡、显降坡、高低段差等专业测试路面,对于车辆的越野能力乃是一大考验。】
与第一阶段试驾行程有所不同的是,在测试场地内试驾的ML 350 BlueTEC 4MATIC车型,皆配置了AIRMATIC气压悬架及ON&OFF Road地形升级套件,这组套件结合了AIRMATIC气压悬架、主动式防倾杆、4ETS电子循迹控制及差速器锁定等多种底盘控制系统,并整合成一套地型反应系统,可提供Automatic、Offroad 1、Offroad 2、Winter、Sport及Trailer共六种模式设定,其中Automatic模式乃是交由计算机依各项行车参数自行控制,而 Offroad 1及Offroad 2则是依越野路况的难度选择,Offroad 2为升级的越野模式, Winter模式则是在雪地或是低摩擦力路面使用,Sport模式将会化动态防倾表现,而Trailer则是专为拖曳其他受困车辆时所用的设定。
【测试场地内的试驾车型皆标配了此代车型首见的ON&OFF Road地形升级套件,套件整合AIRMATIC气压悬架、主动式防倾杆、4ETS电子循迹控制及差速器锁定等多种底盘控制系统,并整合成一套地型反应系统,可提供Automatic、Offroad 1、Offroad 2、Winter、Sport及Trailer共六种模式设定。】
而对应选配ON&OFF Road地型升级套件的M-Class车款,其在中控台上的彩色显示屏上亦具备了独立的控制接口,由ML车尾图片所构成的ON&OFF Road地型升级套件接口,除了可显示目前使用的模式之外,还包含了三段式电子调整的车身高度显示、差速器锁定状态、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开启显示、电子罗盘、车身左右水平角度及车身前后水平角度等详细信息,做为驾驶人进入越野路面时的路况判断依据。
【于双环仪表中的单色液晶显示屏,可因应ON&OFF Road地形进阶套件的六种模式显示车高设定及悬架设定状态,而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的速限也可由此进行显示及设定。】
为了让媒体熟悉试驾越野场地及车辆使用方式,厂方教练先带领着每车三位乘客进行越野场地绕行及试范,而后便是由媒体自行试驾,并由教练从旁辅助。由于测试场地具有相当多的高低落差路段,所以测试车款皆将车身高度调整至第二段高度,而第三段可调整至285mm离地高(标准车型为202mm),车辆最大涉水深度亦可达600mm,并将底盘设定在 Offroad 2为进阶的越野模式,同时开启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以及Low Range加力挡,藉以应付这险恶的越野测试场地。
【新一代M-Class具有三段车高调整设定,在第三阶段设定下涉水深度最高可达600mm,强化其越野脱困能力。】
在这特别设置的越野场地中,整场皆是以砂石路面构筑成的道路,第3代M-Class虽未换上抓地力特别强化的巧克力越野胎,但凭借着4MATIC四轮驱动的设定下,仍可提供稳定的车辆操控表现,不致有车身滑移的状况发生,在攀爬陡坡时,第三代M-Class可凭借着其柴油发动机强大的低速扭力,轻松的往上爬升,而其4ETS电子循迹系统的越野模式设定,则可抑制过多的动力造成轮胎打滑,维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表现,让车辆不致倒退下滑,而在下陡坡的路段则可凭借着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将车辆时速控制在个位数,驾驶还可透过方向盘后的拨片自行设定下坡速度,或快或慢自行决定。
【在4MATIC四轮驱动及4ETS电子循迹系统的越野模式设定下,新一代M-Class可提供优异的恶地越野能力,并通过DSR下坡速度控制系统的设定,避免下坡的重力加速度影响了行驶的平稳性。】
而在面对高低段差坑洞路面时,造成前后轮胎左右各悬空一轮的状态下,悬空的驱动轮很容易会出现空转的状态,此时计算机感应到轮胎空转便会立刻锁定中央差速器,并将动力传至仍具备抓地力的驱动轮,让车辆顺利脱困,而调整后的车高在面对测试厂的水坑路面,也可轻松的通过,不会因此导致车辆熄火,在新世代ON&OFF Road地形升级套件的配置以及各项电子系统的辅助之下,让第三代M-Class具备更为优异的越野能力。
【藉由中央差速器自动锁定的机能,在面对左右高低落差过大、易造成轮胎空转的越野路面时,新一代M-Class可透过锁定将动力传递至有抓地力的驱动轮,顺利的从高低落差路面中脱困。】
整体来说,第3代M-Class在多项底盘电子系统的强化下,使其在面对越野路段时更能得心应手,且整套系统基本上已为驾驶者考虑到各个面向,驾驶者只需设定好各项模式的选定功能,便可轻易的通过各个专业的越野测试路段,在车辆操作上极具便利性,即使不是专业的越野玩家,也可轻易的上手。虽说选择M-Class的买家不见得愿意让爱车如此跋山涉水,但藉由上述的测试,已证明了此代车型在越野能力上明显强化的实际表现。
Active Curve System动态扭曲抑制系统强化操控表现
紧接着越野场地测试之后,则是第3代M-Class的操控体验试乘活动,这个部份主要是体验新一代车系加入Active Curve System动态扭曲抑制系统之后,对于车辆操控上的变化。Active Curve System动态扭曲抑制系统整合了AIRMATIC气压悬架与主动式防倾杆,其中主动式防倾杆会根据车辆水平及侧倾的程度,调整防倾杆的硬度,藉以提供最佳的轮胎贴地性表现,而考虑到媒体对于测试场地的熟悉度,操控体验交由厂方试车手进行车辆试驾,媒体主要以试座体验为主。
【新一代M-Class首度采用的Active Curve System动态扭曲抑制系统,可藉由主动式防倾杆抑制车身侧倾,达到更出色的操控性表现,而原厂更安排了专业车手驾驶让我们进行试乘体验。】
操控体验跑道包含了直线加速路段、高速弯、中速弯、连续S型弯道、高速爬坡、险降坡以及使用锥筒排列出的低速连续弯道,在Active Curve System动态扭曲抑制系统的辅助以及厂方车手出色的操控技巧下,只见第3代M-Class硕大的身躯却能展现出极为灵活的操控表现,即使面对低速的弯道亦不会因此显得笨重或迟缓,仍保有稳定且灵敏的动态反应表现。
【即使新一代M-Class的车身尺寸设定及车重都不算轻盈,但集由Active Curve System动态扭曲抑制系统的辅助下,却能展现出超乎预期的稳定操控表现。】
虽然原厂的车重着实带给此车在操控上不小的负担,但在系统有效率的抑制车身侧倾量之下,让悬架不仅能应付车重带来的下压力,还能令车身迅速适应激烈驾驶状态下的动态反应需求,当然可变辅助及齿比的电子式方向盘,对于车辆操控上亦有着帮助,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车辆上升至爬坡顶点开始往下时,四轮会产生些许的腾空状态,在车辆轮胎再次接触地面时,能够迅速且快速的恢复至稳定的车身动态,不会因地面急遽的变化而造成车辆操控上的困难。
全面进化的创新世代LSUV
全新一代M-Class在历代上的进化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家族化设计方式及豪华的内饰设定之外,更清洁环保的动能表现及道路操控/越野能力全面性的强化,更是打造出了新一代M-Class能文能武的动态特质,且无论在行车质感、动力输出及传递的细腻性部份皆更进一步,而在多项电子系统的辅助下,亦成就出新一代车型更为安全的操控表现,让消费者更能享受新一代LSUV所赋予的多面向实用性机能表现。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
五一大家都放假了,就你长城拉着自己老板做直播啊,还给我们魏总放第三排了,你们是真能“坑”自己老板啊!之前高山预售的时候,穆峰总就说,长城打死也不做增程。这回魏总也表态了:我们长城就没有规划增程这个技术,我们所有的动力都是混联技术。不知道你们会不会觉得魏总固执,要知道一台增程器成本也就几千块钱!
当下,电动汽车那可是占据着媒体头条,仿佛大家都觉得,通往更清洁未来的路就只有全面电动化这一条道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全球最畅销品牌、在混合动力技术方面长期领军的丰田汽车公司,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