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前言:作为日产旗下的高端品牌,英菲尼迪一直追求和坚持着自己的设计,足够动感、流线的造型一直都是英菲尼迪品牌始终坚持的卖点,当然还包括后驱的驾控乐趣以及对自然吸气动力的钟情。而作为一款豪华品牌中高级轿车,英菲尼迪M在进入国内市场之初似乎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也有着一部分人对其品牌的特别拥戴,但是之前的M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并不理想。如今英菲尼迪设计师们又有了新的尝试——M长轴距版!没错,就是为中国消费者量身打造。
在国内中高级豪华轿车市场,“德国三驾马车”奥迪、宝马和奔驰都拥有了自己的“L”专属车型A6L、5系Li、E级L。你们说德国人有先见之明也好,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也罢,总之针对不同的市场推出更为适合这一市场的专属车型是明智的。很显然,加长轴距的英菲尼迪M将竞争对手直接锁定德系三强。
如果您对英菲尼迪M系车型还不足够了解,那么建议您先对我们之前的试驾文章进行回顾,因为此前的试驾车型还是标准版的M,并没有进行加长。在阅读完标准版M试驾文章之后,我们可以带着几个疑问或者说带着一些对比性的话题走进今天的主题——英菲尼迪M长轴距版M25L(注:试驾车型为奢华版62.80万元)。
●外观设计亮点
英菲尼迪车型具有相同的家族特征:长车头、宽轮距,再加上低矮敦实的车身,运动感十足。英菲尼迪M长轴版车型与标准版相比没有太大变化,除了车身尺寸的增加设计上依旧维持了标准版车型的风格。
加长之后的英菲尼迪M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豪华和优雅,前后轮眉和腰线所形成的流畅线条,极易打动消费者的视觉感官,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国内消费者所喜欢的“大气范儿”。
●车身尺寸:轴距拉长了150mm
为了适应国内用户对后排的特殊需求,英菲尼迪M长轴版车型在标准版车型基础上将轴距拉长了150mm(车身长度同时增加了150mm),加长之后轴距达到了3050mm,新车的后排乘坐空间更加宽敞。》》后排有多强大?点击此处可直接进入空间实测体验《《而车身长宽高为5095/1845/1500(mm),已经达到了主流中大型车的水平。加长了150mm之后也让英菲尼迪M长轴版多了几分与德国三驾马车竞争对手比拼的实力。
车身尺寸对比 | 英菲尼迪M标准版 | 英菲尼迪M长轴版 |
长度(mm) | 4945 | 5095(+150) |
宽度(mm) | 1845 | 1845(不变) |
高度(mm) | 1500 | 1500(不变) |
轴距(mm) | 2900 | 3050(+150)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竞争对手对比 | |||||
英菲尼迪M级L | 奥迪A6L | 奔驰E级L | 宝马5系Li | ||
长度(mm) | 5095 | 5015 | 5012 | 5039 | |
宽度(mm) | 1845 | 1874 | 1855 | 1860 | |
高度(mm) | 1500 | 1455 | 1464 | 1471 | |
轴距(mm) | 3050 | 3012 | 3014 | 3108 | |
爱卡汽车网制表 www.xcar.com.cn |
●其他细节
英菲尼迪M长轴距版加长部分从B柱以后体现,试驾车型M25L奢华版与M25奢华版相比整备质量增加了14公斤(L版1810kg/标准版1796kg),价格也从标准版的58.80万增加为加长版的62.80万元(玩笑话:增重14公斤贵了4万,每公斤2857元)。
除了侧面明显加长的车身,我们还能从车尾的“L”加长版标识区分于标准版M。此次试驾的M25L其他细节特点包括:拥有门把手内侧照明灯、无后视镜转向灯、天窗面积小、拥有倒车影像、双排出气、LED尾灯、电动吸合后车门。轮胎尺寸方面,此次试驾的M25L奢华版采用双10辐铝合金18英寸轮圈,品牌尺寸与之前的标准版一样同为邓禄普245/50 R18。其他版本的M25L同样采用邓禄普245/50 R18,只是造型上是双五辐,与之前的标准版一致。
还有,A9L有电动可升降尾翼。对,我没说错,您也没听错,A9L有电动尾翼。您肯定问了,一台5米长的旗舰轿车为啥要配个电动尾翼?嘿嘿,学用总讲话了,这是一个颜值与功能并存的配置。A9L加速4秒级,和保时捷911、小米SU7这些运动钢炮差不多了。没有尾翼,高速行驶时怎么确保行车稳定性?
除了能跟新E5的车机聊,底盘也能“聊”。新E5升级了双侧六球头五连杆悬挂,双液压衬套全框式副车架,调校上来说是非常的整体和扎实,滤震也是,保留路感的同时,把该过滤的都过滤的很果断。能给我一个清晰的路感反馈,仿佛就是在跟我说,球叔稳稳当当的。
其实这YU7和SU7还不太一样。SU7标准版还是400V平台,也没激光雷达,有实力尽量努努冲个Max。而这回YU7呢,我觉得标准版就够用了,换800V平台了,激光雷达也是标配,用的也是英伟达的Thur芯片,算力700TOPS。
21年到23年,小鹏的销量增长虽然慢点,但总体还是上升的。不过到了24年,前八个月的销量一度陷入低谷,有的时候单月销量都过不了万,销量排行kuku往下掉,甚至被只有一款车的小米超越了都。到了今年,小鹏凭借着P7+和MONA M03的持续热销,连续两个月登顶月销量冠军,与去年同期的谷底徘徊形成鲜明对比。
手握30万,你问我能消费什么?那答案一定很多,什么黄金、什么投资理财啊,还有刚刚发布的小米YU7啊,甚至你还可以买一台宝马进口的M系列性能SUV。在这个互联网人均劳斯莱斯、迈巴赫的时代,手握30万可能会被那些互联网的“机关枪”们一顿喷穷,但却真真实实的可以买一台宝马5系。而我却成为了当年的那个“大怨种”,花了34万买了一台涡轮减压的宝马3系,居然还是涡轮减压的宝马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