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度,早在100多年前汽车就进入了美国家庭,因此这里的汽车文化和工业也非常的发达,是美国历史中重要的一部分。从最早期的蒸汽动力汽车到如今的混合动力汽车,每辆车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参观者可以按照时间顺序,通过每辆车前摆放的信息牌上了解这些背后的故事。每辆车的信息牌上不但记录了关于车辆的背景资料,还标注出每辆车在当年的售价以及当年美国人的平均收入并计算出购买需要攒钱多久,十分的人性化。另外,每辆车都是当年的原版车型并且不加修复,保持了当年的原貌,也体现出美国人尊重历史的态度。
最初期的私人车辆多由蒸汽机驱动,样式也与当时的马车并无太多区别。不过随着后来内燃机引擎技术的不断进步,蒸汽动力汽车终于被体积更小、性能更好的汽油机汽车取代。
美国早期的汽车价格都比较高昂,另外维护起来也比较麻烦,因此也只流行在名流和有钱人的生活中,汽车当时并没有大规模走入家庭。直到福特T型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切。有着超前眼光和智慧的亨利福特首次将流水线运用在汽车制造业,成本和制造时间大幅降低,使大部分美国人都能够负担得起。T型车在1909年的零售价约为850美元,当时美国人的平均工资在每年$544美元左右。凭借其简单的结构、可靠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推出后便在美国市场一炮走红,一生产就是将近20年。这也促使亨利福特早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变成了亿万富翁,而那时候的普通美国人每天平只赚取$2.5美元的工资。
博物馆内还有一个专门的区域供来访的游客动手参与组装原汁原味的福特T型车,主要针对儿童。每天都会有来自各地的小朋友来着学习和拼装,可见美国从小就培养动手能力的教育方式,也同时体会到这款车的友善程度。即使是小孩子,在管理员的带领下也能在半天之内完全组装完成,成人的话只需不到1小时就能完成拼装。与我们随行的美国讲解员说,美国人就是喜欢简单、可靠、实用的东西,这与他们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在参观过程中不难发现,早期的车辆大多为半敞篷或干脆没有车顶,因为当时的设计灵感主要还是来源于马车车厢。为了使车辆能够在多种天气条件下更好地运作,厂商们渐渐地为车辆增加了硬顶或采用全封闭式结构。不过受当时工业水平影响,封闭式车厢并不能达到很好的舒适效果,而且噪音非常大,以至于让习惯乘坐马车的用户难以接受坐在一个封闭的大盒子里。
您是否认为那时候的汽车都是一些外表粗糙做工简陋的制品呢?如果您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恐怕自从有人类文明历史之际,人们就懂得如何用奢华体现自己的价值,下面这辆1931年布加迪Type 41 Royale就足以说明一切。搭载300马力的发动机,长达7.4米,无论从尺寸、动力还是奢华程度上,都远远超越了当时的同级别对手,而且全球只稀有地生产了6辆。当时的售价就高达4.3万美元,以当年的平均收入要攒31年不吃不喝才能消费得起,恐怕也只有皇室贵族才有实力拥有,同时也体现了当时豪华轿车的最高工艺水平。
7月底的时候,iCAR搞了一个闭门品鉴会,品鉴的是什么车?V27!作为国内最早一波能看到V27实车的媒体,属实荣幸。但由于是闭门,那次动静并不大,悄默声的,自然也就不能拍照、录视频。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等待,V27终于能大大方方的和大家伙见面了。
预售半个月,小订突破5万台的新一代智己LS6,今天正式上市!权益价区间为19.79万元-26.99万元。这价格,这配置,放眼同级别市场几乎找不到对手!
我的天哪!朋友们!丰田又又又有出新车了,看看这凯美瑞(雪花屏退场)!好吧不开玩笑了,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改款雷克萨斯IS,但你还真别说,这前脸也和凯美瑞太像了吧,设计师这是躺平了吗?
9月8日,深蓝L06首发亮相。这款定位为“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的新车,搭载了与法拉利296 GTB同款的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能够实现毫秒级响应,精准调节悬挂阻尼,做到“飞坡不跳、过弯不偏”,底盘质感媲美百万级豪车。
在9月9日至14日的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IAA)期间,MINI将巴伐利亚的历史街区打造成了MINI专属的闪耀舞台。两款独家的全新MINI JOHN COOPER WORKS特别版在伦巴赫广场进行了全球首秀,诠释MINI品牌的独特魅力——赛场的轰鸣声和个性的生活方式。而在马克斯·约瑟夫广场的开放空间,MINI把慕尼黑的历史广场改造成了伦敦街头:地铁口、米字旗、潮流氛围齐上阵,甚至还原了电影《偷天换日》中MINI冲出地铁口的经典场景。浓厚的历史气息和英伦式幽默在此交织,仿佛把伦敦的脉动搬进了慕尼黑的心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属MINI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