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不少朋友告诉我说,他们对于GLK的喜爱是从第一眼见到它开始的,它总能让人第一眼就产生心跳的感觉。我认为这很好地概括出了GLK的特点。相信在现如今那些浑身充斥着的柔美而飘逸的线条的紧凑级SUV阵营中,突然出现这样一个方头方脑的硬汉子,你的眼前真的会一亮。
国外的媒体对那些基于轿车底盘的SUV 称呼为“Softroader”,意为虽然看着威猛,但终归出身于轿车,比起真正硬派越野车(Offroader)的刚硬来说,只能算是“柔软”(Soft)。但是,奔驰的GLK的个头虽然不大,且同样脱胎于轿车平台,可从各个方面来看,却都一点也不软。
首先它的外观就给先入为主地给人以硬汉的印象。横平竖直的线条勾勒出了GLK的整体轮廓,硬朗的腰线透出一股子凌厉劲儿。然而,细看之下,刚硬之下却又透出丝丝柔和。这就是中期改款之后GLK给人的感觉。中网和前保险杠打磨掉了折线,留下了圆润的隆起。大灯也由先前见棱见角的多边形改为了鹰眼形状。一排LED灯形成了鹰眼之上挑起的一道白眉。尾灯亮起来之后,内部形状看上去像羽毛,给这个硬汉平添了几分轻巧和温柔。排气管在这次的改款中也被整合在了后保险杠中,显得更加高档豪华。
说起改款,从C级的中期改款中就能看到,由于技术的升级和竞争对手的压力,奔驰对于每次换代都不遗余力,几乎拿出了全部的新技术。这次在GLK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同样的情况。
这次在GLK身上,我们再次看到了同样的情况。当你坐进GLK的驾驶舱,你就能明白我在说什么。比起老款GLK,新款车型的内饰变化又是颠覆性的。从材料上说,新车大量采用了亚光、镀铬、拉丝材料,更加年轻,也显得更加运动和时尚。中央出风口变为了圆形,毫无疑问,灵感来自于SLS跑车。新款方向盘造型立体,运动感突出。多功能按钮功能强大,能控制导航信息、保养信息、车载收音机、CD及多媒体、以及中文语音控制等。仪表也变成了炮筒状,战斗气息十足。中控台摆脱了老款毫无生气的平板设计,转而采用整体感和时尚感更强的造型。
变化最大的要数挡把了。原先安放在中控台下部的挡把(俗称“地板挡”)已经“搬家”到了转向柱上(俗称“怀挡”)。这样的设计正在逐渐成为奔驰的特色。真正操作起来我发现,挡把“搬家”带来的麻烦几乎没有。换挡动作也只需要轻轻地下拨、上推或者按一下,几乎不费任何力气,动作也优雅了许多,正符合奔驰品牌本身所具备的内涵。高配车型还带有换挡拨片,操作起来就更方便了。
正如文章开头所说,身边不少的朋友都着迷于GLK的外观,但也同样因为车内空间略小而留下些遗憾。可喜的是,在本次改款中,这个问题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改善。虽然轴距仍旧保持在2775毫米,但经过工程师重新设计后排座椅之后,后排乘客的腿部空间增加了足足40毫米,效果到底如何呢?我这个空间杀手(1.85米)特意坐进后座感受了一下,发现腿部的空间仍旧有些紧张。除此之外,头部和肩部的空间都无可挑剔。当然,得出这样的结论,条件是驾驶员和后排乘客的身高都得和我一样——这样的几率还是比较小的。换句话说,正常身高的普通人完全可以舒舒服服地享受旅行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沃尔沃XC70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它是以V70 Cross Country(XC的名字诞生,是基于V70旅行车打造的具有四驱系统和更强通过性能的跨界车。2007年,全新一代V70 XC启用了XC70 的新命名,而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2016年,正是XC70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一年。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