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饰方面,观致3 GT并没有和观致3轿车有太大的差异,不过在配色方面还是有所变化的。中控台上用上了大面积银色饰板,虽然主要使用硬塑料作为内饰基本的材质,但是组装工艺、开模精致度都很不错。
观致3 GT的内饰同样继承了观致3的设计样式,不过配色上比较活泼,在中控台右方还有“GT”的字样,增添了一些运动气息。
仪表盘显示简洁,虽然没有什么抢眼的设计,但是看上去还算顺眼。对了,仪表盘中还有一块3.5寸的彩色液晶显示屏。
中央显示屏的大小为8英寸,需要花一些时间搞懂它的操作,不过空调面板很简洁,大多数人应该都能立刻知道该怎么操作。
它使用了硬塑料,但是如果你不去摸它,其实你可能也不会发现它用了硬质塑料。
天窗只有自动挡车型才有配置,采光面积为0.16m²,在这个级别中算是挺有诚意的配置。
在配置方面,观致3 GT自动挡车型配置外后视镜电加热、8英寸触控式多媒体系统、倒车影像、一键启动,而ESC车身稳定系统、定速巡航、后排出风口等配置还只能在自动挡车型上看到。虽然有人说这样的配置不算丰富,但是我觉得这些配置都很实用,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储物&乘坐空间
以往说到跨界车,不是想到SUV就是跨界旅行车,但是观致3 GT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因为它是一辆三厢轿车。行李厢空间自然没办法跟旅行车相比。但幸好,观致3 GT的车内空间表现不错,储物空间、乘坐空间都有一定的水平。
(此图为动图)前排储物空间非常足够,水瓶、手机、钱包不愁找不到地方放。
本车采用织物座椅,并且为全手动调整。在炎炎夏日暴晒过后,不像皮革座椅那样让人有种铁板烧的感觉。
身高1.75m的驾驶者坐进驾驶座后,头部空间还有一拳多,表现不错。
行李厢两侧的凸起程度比较大,但是整体格局方正。后排座椅还能4/6分离,方便放置长形物品。
非全尺寸备胎在这个级别中常常见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配置,毕竟用到备胎的时间不多,还能省下一部分空间。
总结
回到开头所说的“跨界”,观致3 GT是一个非常奇特的存在,因为以往跨界车型比较会出现在SUV或是旅行车上,但是观致3 GT却是以三厢轿车的身份出现。我常常在想,观致3 GT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要用常规的眼光去解读它的存在似乎并不合适,因为它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甚至还具有一些实验性质,但是那又何妨?我们很乐于看见厂家推出这种不按套路出牌的产品。姑且不论它到底是不是真的“跨界”,但是它的出现算是在平凡的三厢轿车中增加了新的选择。
此外,观致3 GT只有两款车型,分别是“手动致享型”和“自动致悦型”如果你要有比较好的配置,只能选择自动致悦型,虽然有些人认为这样的配置没有照顾到手动挡车型的消费者,但依照目前消费者习性,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自动挡车型,我只能说这样的配置没毛病。
通过一条奥迪E5 Sportback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视频的发布,奥迪向中国消费者诠释了何谓Z世代豪华品牌电动化新标准。
那咱们今儿就主要说说内饰。有一些小细节:可以看到流媒体后视镜的摄像头,没有腿托,安全带不在座椅上,肯定没零重力,更严格来说是不支持在行驶途中开启零重力。二三排纯平地板,A柱多了个摄像头,估计是人脸识别,自动调整座位之类的,第一次出现纯浅色方向盘另外网上还有这么一种声音,说i8可能取消副驾双联屏,就用“单主屏+AR-HUD”极简设计。说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超4000元,语音控制和AR-HUD足够了。
咱们的谍照摄影师那可是多次出手,之前就多次捕捉到它的身影,而最近这款车的原型车更是厉害,直接脱去伪装,还用上了大量量产部件,让咱们有史以来最清晰地看到了它的真容。我跟你们说啊,它可绝不是简单的加大版Q7,那是有着自己独特魅力和亮点的。
今天早上,何小鹏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的内心始终有一个让人激动的名字,小鹏P7,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次迎来大改款,我们只是把它从未来带到现在。
听日本的同行儿聊,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猜,比亚迪的这个K-CAR价格上,可能跟他们本土的那些比较热门的K-CAR子,差不多,可能还要更便宜一些。在日本这个十分讲究性价比的市场来说,已经足够能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了。更不要说比亚迪在电动车电池、续航和成本控制上的技术,那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