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这家超市,仅仅是因为店铺上的俄文字母很像“supermarket”(超市)。初到文化差异巨大的异乡,没有什么能比超市更具亲切感了,因为超市里面的商品很容易使不同生活习惯下的人们产生共鸣。
在俄罗斯,饮品的容器一般都以“L”为单位,500ml、750ml一般写做0.5L和0.75L,之所以采用这种标注法,是因为他们的瓶装容器的确都很大,连一般的牛奶最小也有750ml。
牛奶不但很大瓶,也很便宜,当地物价和消费水平不高是一方面,盛产奶制品是另一方面原因,这瓶750ml的纯牛奶大概只要8块钱人民币。
在整个超市的商品标签中都很难找到英文,更何况是这种当地人自己制作的大瓶饮品,手机拍照翻译,是蜂蜜水,1.5L这么一大瓶才合人民币8块钱。
果汁同样都是大瓶装,1L起步,想找个方便拿的小盒装,并没有找到……当然了,在当地人眼里这可能就是他们的普通装。
在新西伯利亚市区里,大部分商超支持VISA,当然,手机扫码支付就别想了,另外由于整个俄罗斯的英语实在有点令人捉急,所以在结账时,看清收银台上方的计价器刷卡或给现金就行,无需交流,因为很可能收银员连英文的1234都不理解。
生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第八代皇冠,基本是告别方正造型的最后一代,按照年代感来看的话,跟拉达的一些“老爷车”属于同一辈分。
旁边就是一辆年份差不多的老拉达轿车,坚挺的行李架不知承载了多少家庭的喜怒哀乐……
不过当我们的视线移到两车的尾部,开车长点心吧,亲爱的新西伯利亚朋友。
发现一少见的小个子美女,在大长腿中,小个子反而比较容易吸引眼球。
街头走走你会发现这个城市是有汽车文化的,但这种文化你不太能够琢磨透,一边是搭载本田万转红头发动机的S2000和三菱的FTO,一边又是排气都快拖到地的10岁高龄卡罗拉……
街头绝大部分的改装车在细看之下都会让真正的车迷发出叹息,相比日本或者香港街头漆面铮亮的老车,只能说战斗人民活的太糙了。
在众多的日系品牌新车中,新一代的马自达,包括阿特兹(Mazda6)和CX-5在新西伯利亚街头比较常见,征服口味捉摸不透的战斗民族审美,也可见马自达魂动设计的成功。
终于见到辆“正常”的性能车,GTR R34,不过这种内凹式轮圈看起来确实很不JDM,搭配这种哑光紫色车身,在满街的魔性改装中还是显得气质非凡。
伏尔加汽车被认为是前苏联工业的象征和骄傲,其命运也和它的国家一样跌宕起伏。图中的这辆伏尔加GAZ-21是第一款冠以伏尔加之名的车辆型号, 1956年下线,大胆的车身线条、鲨鱼嘴型散热隔栅以及其特征性的镀铬“鹿形”汽车标志使得直到现在看起来也依然那么优雅。
城市内有些主干道路设计得比较宽,所以通常会在道路中央划出一部分停车位,而中央的停车位也为改装车主提供了交流的场所,形成了一种比较奇特的街头改装车文化。
这两辆车都属于黑色短裤小哥的,简单地say hi之后,小哥上车来了个挠胎+定圆漂移,没错儿,在车来车往的马路中央,拦都拦不住……回酒店后我查了查战斗民族的平均寿命,不是很乐观。
晚餐是在酒店旁的一个餐厅解决,除了沙拉和面包外,主角就是中间的红菜汤,这是俄罗斯非常常见的一种汤,起源于乌克兰,与面包相配,基本上是当地一顿便餐的标配。红菜汤由一种名叫“红菜”的蔬菜、番茄、土豆、洋葱、牛肉和老酸奶拌在一起,吃起来比较像东北的大炖菜。
再加上这张图里面的烤肉/烤菜和土豆泥,恭喜你,你已经见过了俄罗斯最常吃的食物。总结一下就是:红菜汤、土豆泥和烤牛肉。
俄罗斯办事效率不高以前只是有所耳闻,不过在经历了一杯可乐要等20分钟以后,我才意识到我来到了真·俄罗斯。
就在上月底,奥迪全新一代Q3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万万没想到啊,时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又一款“新车型”也已经开启道路测试,你们看这造型是不是比宝马X2好看?
目前奥迪全新一代A6轿车版以及旅行版车型,已在海外市场首发亮相,其国产A6L加长版车型,预计将于今年11月广州车展首发亮相。那还有一款车型也有望在年底同步推出,你们知道是谁吗?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引发不少关注,其合作车型奥迪Q6L e-tron更是成为焦点。4S店销售表示,Q6L e-tron已经预售了,1000元订金可以抵6000元购车款,应该在7月就会上市。
领克 10 EM-P用的是法雷奥双模组大灯,照射距离412米,据说是能横贯4个足球场。车长50505mm、轴距3005mm,运动套件有前唇、侧裙、小尾翼,还有全新后保扩散器。配上天云米、鎏光金珠光车色,听球叔说,你们感受不出它的美,来辛苦后期老师,咱上点空镜。
继保时捷推出纯电版Macan车型后,其市场销量可谓是迎来“滑铁卢式”下降,好在品牌也悬崖勒马,再次重视起燃油车了,但卡宴电动车那也是没有落下,目前在紧锣密鼓筹备当中,而且据说年底就要首次亮相了,这可太让人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