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一代轩逸(参数|询价)上市之后(查看上市文章),大家普遍反应定价还不错。我们在第一时间测试了1.8升CVT版本顶配车型,没有什么意外,几乎全是预料之中的表现,这正佐证了人们对定价的判断,一切都水到渠成、理所应当。卡罗拉(参数|询价)和朗逸(参数|询价)得警惕起来了,这是一个舒适到让肉体很难说不的选择。
文章分两大块,一是静态体验,补充之前文章没有介绍的细节;二是动态测试,包括各个项目成绩以及驾驶感受等内容。为了不与以前的文章重复,我刻意避开了一些常规信息,需要了解的读者不妨先去车系频道看看老文章。
● 外观
老款轩逸内饰风格与天籁一致,居家温馨,让人心平气和。新款视觉效果更加厚重,那种家居感则被削弱了一部分。
● 做工细节
车厢内部软质材料占了多数,做工考究,拼装工艺到位,旋钮、按键等部分手感上佳,99%的人会点头称是。
一些隐蔽的细节值得注意,比如脚踏板后面的车厢内壁,平整度很高,没有敷衍了事,这是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像后备厢盖支杆就用了最简单的结构,太节省成本。
● 配置
这款1.8顶配的测试车配置很丰富,优点不再多说,之前文章里有。缺憾很明显:全系不配ESP,按现在的趋势,不出两年ESP将成为合资紧凑型车的主流配置,后面小改款的时候新轩逸必然要把ESP给加上。
● 乘坐空间
图中体验者身高1.79米,调整好坐姿后,前排头部空间三指,后排头部空间两指,腿部空间两拳。
2700mm轴距是紧凑型级别的上限,没有理由对腿部空间产生怀疑,轩逸表现到位,只是头部略显压抑,上身长的人得注意下。
● 座椅
座椅绝对是轩逸的一大亮点,造型宽大,皮质柔软,填充物蓬松度很高,堪比沙发,舒适度为同级别最高水平,足以说服最挑剔的屁股。
但是后排座椅靠背无法放倒是个让人无法理解的设计,这大大影响了后备厢实用性。中间座位留了通道连通到后备厢,算是个补偿吧。
● 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之前文章也介绍的足够多,这里补充两个细节。前排杯架中间的隔板是可以取下来的,变成一个更大的储物槽,手机钱包都可以丢进去;手套箱容积不错,深度也足够竖着放一瓶矿泉水,开口偏低,拿最里面的东西得探身。
12月6日,五菱星光插混版正式上市,共推出2款车型,售价8.88-10.58万元。新车搭载1.5L发动机与电动机组成的五菱灵犀插电混动系统。
新车采用三排六座布局,考虑到其高端MPV的定位,预计这款MPV很可能与极氪009以及沃尔沃EM90一样,均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
12月5日,岚图追光PHEV正式上市,新车共3款车型,售价25.28-35.88万元,CEO礼宾限定版车型将于明年推出。
近日,江淮瑞风宣布正式推出瑞风M3 PLUS HEV并公布三款配置,价格为10.99-12.29万元,此前瑞风M3 PLUS HEV此前已正式开启预售。
根据招商证券的行业深度报告披露,采用华为智选车模式的江淮的首款车型,内部代号X6,定价百万级,对标梅赛德斯-迈巴赫,该车型计划2024年四季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