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能力一直是路虎车型的优势,从入门车型神行者2到揽胜,至少都是同类车型中越野性能的佼佼者,而卫士则代表着越野性能的标杆。而就是在这路虎的优势部分,还给予了揽胜更加出色的改进,全新的第二代全地形反馈系统。其改变说上去十分容易,就是增加了AUTO模式,但这个说上去容易的改进,实现起来则是十分困难的,全车需要无数的感应单元以每秒钟上百次的数据收集,从而自动改变车辆的行驶模式。
新的悬挂系统进一步提升了揽胜的通过能力,前轴离地间隙达到296毫米,后轴离地间隙为310毫米,而在越野模式下,可以选择+40毫米和+75毫米两种行驶高度,这让揽胜的接近角达到34.7度,离去角达到29.6度,通过角28.3度,大大超过了竞争对手的通过能力。可变刚性的防倾杆也是新揽胜的新装备,电子系统会根据需求调整防倾杆刚性,即在公路上提升弯道性能,同时在越野时加大左右两侧车轮位置的活动范围,而这一切都是有电脑系统自动完成的。
从公路到越野,系统将在1秒钟之内自动切换相应的模式,这期间你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唯一需要手动启动的就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打开低速四驱模式。在此之后系统将会每两分钟计算一次之前的数据,以调整为更适合道路状况的行驶模式,此时辅助系统会自动将空气悬挂升至越野模式,揽胜的通过性将会大大提升。
新揽胜的涉水深度也因为进气系统经过了重新设计得到了提升,上代车型涉水深度为700毫米,而新揽胜则达到了900毫米,这是在没有任何改装的情况下。如此的通过性令揽胜的越野能力再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是原本就很强势的项目,路虎也没有因此有任何懈怠,我想这就是路虎能做到今天的重要原因,不盲目的寻求改变,在保留经典的同时,将产品一代一代更加完善。
总结:全新一代揽胜带给我们的感受颇深,揽胜从诞生之初但现在越发成熟,越发展现出无人可出其右的气势,恰恰不是盲目的转变和妥协,而是忠诚于自己的文化和追求。客观地说,目前揽胜几乎没有直接对手,在忠于经典保证豪华水准的同时,稳固专业方面的领先,同时弥补过去的不足,令揽胜再次站在了SUV领域中的最高点。今天的第四代揽胜,即便有对手可以做到与揽胜其中几方面的匹敌,恐怕却还没有对手可以做到全部。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
之前雷总说过,说YU7应该在今年6、7月上市,离现在最近的大规模车展,应该就是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了,地点在深圳。要知道,华子和迪子的总部都是在深圳哦,如果真选择在这次的车展亮相,那真是纯纯的贴脸开大了,你们觉得咱们军儿干得出这事吗?不管怎么说吧,雷总、化哥,咱上点心吧,真的是“火”烧眉毛了。说到“火”,那咱今儿就聊聊小米YU7,为什么这么“火”,YU7到底有啥昂,非得等着YU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