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开M3还是在地库里,第一次的心理的压力很大,大马力、后驱,我靠,慢点开吧。这回则不然,M3全程山路体验,得知所驾驶的车型为M3双门碳纤顶版后,我却有点挠头了,经过对比参数表后我发现这台车和普通版双门M3的差别仅仅是一个碳纤维车顶,好吧,我承认这一点点的优化在性能上我可能感觉不出来明显的差异,那么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好好聊聊这碳纤车顶为M3带来了什么吧,我觉得是两重意义。
● 宝马M3碳纤顶版外观内饰简介
奔驰AMG、奥迪RS和宝马M分别是三个豪华品牌性能车的系列产品,我想它们的设计师每天的工作就是如何优化产品的性能,他们的用心到我们的身上很明显有这两种不同的意义,第一个 意义自然是性能的提升,也就是说你有一个比别人跑的更快的车,转弯时更 稳定的车;第二个意义就是感官的提升,尤其是各种空气套件的增加让你有 了一个和别人看着就不一样的车。
我们从正常角度很难发现这台M3和普通版的车型有什么区别,前脸依然富有张力,各种空气套件不仅营造出运动的氛围,而通过空气动力学让车辆获得更加安稳的动态行驶姿态才是设计师们的初衷。
终于说到重点了,这台车与普通版M3相比唯一的不同就是这个碳纤维车顶,所以这有必要好好聊聊。这台碳纤维车顶的M3售价110.50万,只比普通版两门车型贵了5千块钱。先把价格放在这,我们来说说所谓的双重意义。
意义一:理论上的性能提升
众所周知,应用碳纤维的主要目的就是轻量化,减轻车身质量提升动态响应,这台M3将整个车顶用碳纤维材料制作,车顶为整车的最高点,减轻最高点的质量就降低了整车的重心,降低了重心就有力于车辆稳定性的提升。不过这台M3只有车顶为碳纤维材料,可能从数据上看车身质量仅仅会降低几公斤而已,就像当初的我一样,也觉得这几公斤的质量对于降低重心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是各种技术不能单一拿出来看,M3是一台性能车,所以哪怕重量降低一公斤对于它来说是重要的,因为它参与的游戏的规则就是这样。
意义二:心理上的满足
黑色车顶确实很个性,不过现在大多车顶都是贴的黑色膜,而这台M3车顶正经是碳纤维。如果两台黑顶M3都停在夜店门口,一台是碳纤顶版,一台是普通版贴膜,两位车主四目相对,碳纤车顶的小伙或许会拍拍那位车主:嘿,小伙儿,我这是碳纤维的。OK!心理的满足有了,其实两台车的车价仅仅差了五千块钱。再想想,贴个膜也得几千块钱,所以两车的价格差异非常小,综上所述碳纤版的M3可以有。
内饰部分也与普通版M3没有任何区别,换挡拨片是必须有的,操作方式为左减右加,中控台上有碳纤布覆盖,整体质感较强,但是中控台设计太宝马了,没有什么激情而言,马鞍棕的座椅还是个性化配置,其余的设计熟悉宝马的人都不会陌生。另外座椅的包裹性很好,侧向和腿部硕大的包裹翼在转弯时可以提供有效的支撑,腹肌在转弯时也不会过于紧张。
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感觉就没停过,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i也上市了。猛地说海狮07 DM-i,你是不是有点懵?不知道这车啥定位?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i的“兄弟”车型,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i,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