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底盘质感提升明显 稳定有余乐趣不足
在悬挂结构上,新明锐与现款车型最大的区别在于将原本的四连杆独立悬挂系统改为了结构更简单的扭力梁非独立悬挂,这与大众品牌下许多车型的做法如出一辙。早在新速腾上市之初,对于悬挂系统缩水的议论一直沸沸扬扬,但从目前的销量来看,新速腾改为非独立悬挂后似乎并没有造成直接影响。而明锐的实际驾驶感受也并没有因为悬挂系统的缩水明显影响到乘坐舒适性,只不过以后明锐再也不能将四轮独立悬挂作为自己的卖点了。
非独立悬挂PK独立悬挂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通常来说,人们普遍认为非独立悬挂相比独立悬挂在操控性能与舒适性方面表现要差一些。后扭力梁的结构会导致两侧后轮在驶过不同高度的路面时相互造成影响,一方面无法时刻保持轮胎的贴地面积,另外当一侧车轮驶过不平路面时,车身晃动较独立悬挂更大是很难避免的。不久前我们正好针对同为MQB平台的高尔夫7代与第6代高尔夫进行过详细评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链接。
事实上,悬挂的调校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乘坐舒适性方面,新明锐在坑洼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仍然可以过滤大部分震动,弹簧与避震器阻尼设定前段柔软、后段具备一定的硬度,这样既可以照顾到一定的乘坐舒适性,也让激烈驾驶时具备较好的侧向支撑性。关于舒适性大家完全不用担心,至少在实际驾驶过程中,我们很难察觉到因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挂系统带来的影响,并且在中低车速行驶时,新明锐的底盘感受与我们不久前试驾的奥迪A3十分相似,无论对震动的吸收能力或是底盘隔音表现,新明锐的表现用富有质感来形容毫不为过。
至于操控性能,新明锐增加的车身尺寸与轴距都会影响最终的实际表现,所以就扭力梁悬挂系统对操控性能的影响,我们暂且不能妄下结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绕桩测试中明锐表现出了以往大众紧凑级车的一贯水准,悬挂系统的侧向支撑到位,电动转向系统的指向性与路感回馈依然比较模糊,而让我感到意外的是,扭力梁后悬挂结构的新明锐车尾稳定性表现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后轮抓地始终非常稳定,车尾跟进速度不快,在达到抓地极限时表现出更多的转向不足特性。先不讨论驾驶乐趣如何,至少这种特性对大部分人来说会比较安全,新明锐并不会像7代高尔夫那样过弯稳定性较老款车型明显下降。无法完全关闭的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在关键时刻也会对车辆进行迅速修正,减少失控的可能,最终60.3 km/h的绕桩平均车速表现值得肯定。不要忘了,新明锐的节能环保型轮胎并不是个擅长此项目的选手。
基于全新MQB平台的斯柯达明锐,与大众旗下多款车型共用零部件,包括对行驶表现至关重要的悬挂与动力系统,所以即便是全新的换代车型,明锐开起来也给我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有人觉得这会让它缺少了点个性,但作为家用为主的紧凑级轿车,无论舒适性与操控表现新明锐绝对算的上称职。
全新苍穹灰车色,比白色更高级,非常适合现在咱们这样的年轻一代,这你们看不见?全新样式LOGO,设计和材料做了调整,采用了哑光处理及扁平化设计,比原来的镀铬,更符合现在的审美,这你们看不见?
当别人都在研发电动车的时候,它给你一个劲儿的弄混动,当别人研发电动车差不多了,它居然给你玩起大马力内燃机了!
最近又有一台“大SUV”身披伪装进行了道路测试,都说它是换壳的RS Q8,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目前兰博基尼Urus Performante的升级版,依旧在纽北赛道开启全面测试,虽然伪装还没完全揭开,但前脸明显动了刀子!新的进气口和日行灯设计更激进,感觉像是给Urus做了个 “运动医美”。车尾的扩散器和中置扰流板都加高了,尤其是尾翼,比现款翘得更高,这空气动力学效果估计能甩现款几条街。不过最有意思的是油箱旁边多了个充电口 —— 没错,这台性能猛兽要插电了!
非承载式带大梁,前锁+后锁,强!钢制保险杠,硬!Bilstein三段式氮气减震,稳!固特异35英寸MT轮胎,大!巨大!能拆下来的车顶,飒!8155芯片+大屏,一个字形容不了了,两字智能!您好福特,空调调低温度。
银河星舰原型车的很多设计元素都保留了下来,老球迷都知道,意大利男足又叫男模队,不仅长相迷人,身材还匀称,看看因扎吉就知道了。银河M9的身材比例也很协调,它的车窗和车身比例是1:1.2,车窗占比更大,看着就更大气。你坐里面往外看,采光视野肯定都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