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AR 试驾 原创]
首先,请让我们鼓掌庆贺,时隔二十多年,全世界的车迷终于在阿尔法•罗密欧75之后,迎来了阿尔法•罗密欧的新一代前置后驱运动型四门轿车——阿尔法•罗密欧Giulia。
一直以来,阿尔法•罗密欧这个自1905年成立至今,获得无数冠军的意大利汽车品牌,通过历代车型与众不同的设计和注重驾驶的制造理念,给世人留下了激情洋溢、随性不羁的印象。然而在现款Giulia推出之前的近20多年时间里,阿尔法•罗密欧却鲜有纯粹的后驱车型推出,虽然147、156、159等车型在1990至2000年代的欧洲均有着不错的评价,但前置前驱(或四轮驱动)的驱动形式,与阿尔法•罗密欧家族上个世纪取得辉煌战绩的众多战车相比,难免让一些狂热的车迷感觉似乎少了什么。
随着近年来获誉无数的Alfa 8C、4C相继推出,阿尔法•罗密欧将全球车迷的热情一次又一次地点燃。这个曾被恩佐•法拉利比喻成母亲的百年品牌,并没有在聚光灯下停止前进的步伐,终于在2016年正式推出了一款肩负着品牌复兴任务的走量车型,并动用一切资源、使出了看家本领,向全球竞争的对手们发起了挑战,它就是——Giulia。
想要更深入了解Giulia?请点击下面回顾图,
进入由我同事于硕所写的Giulia车型技术解析
Giulia这个名字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阿尔法•罗密欧的产品序列中,因此我们不妨从阿尔法•罗密欧这个百年品牌中的历代Giulia车型说起。
在1962年,阿尔法•罗密欧推出了Giulietta的换代车型Giulia。不同于Giulietta圆润的设计风格,Giulia的造型变得硬朗且棱角分明。四门版只提供分别装备1.3L和1.6L两种发动机的:“T.I”高性能车型,而双门Coupe和敞篷车型则交给博通与宾尼法利纳设计。
在1962年,阿尔法•罗密欧推出了Giulietta的换代车型Giulia。不同于Giulietta圆润的设计风格,Giulia的造型变得硬朗且棱角分明。
与四门版Giulia车型硬朗的外形不同,由博通或宾尼法利纳设计的Coupe和敞篷版Giulia依旧停留在Giulietta的年代,车身线条圆润柔美。
针对代各项汽车赛事的需求,阿尔法•罗密欧于1965年打造出了性能更加激进的Giulia Sprint GTA车型,通过阿尔法•罗密欧非常擅长的轻量化改造,Giulia Sprint GTA的全车重量仅为740kg,结合赛车版车型可输出125kW(170Ps)的1.6L四缸发动机,Giulia Sprint GTA在多项赛事中所向披靡。
阿尔法•罗密欧于1965年打造出了性能更加激进的Giulia Sprint GTA车型,通过阿尔法•罗密欧非常擅长的轻量化改造,Giulia Sprint GTA的全车重量仅为740kg。
随着大规模石油危机的爆发,崇尚自由、享受驾驶的阿尔法•罗密欧在欧洲市场受到了更加省油耐用的日本汽车严重冲击,产量骤降,面临严重财政危机的阿尔法•罗密欧不得不调整发展方向,Giulia的辉煌历程也到此告一段落。
随后,在漫长的岁月里,阿尔法•罗密欧依然通过Alfa Romeo75、155、156、159等车型坚持着设计和性能的追求,直到今天,伴随着幸运四叶草标识、新一代阿尔法•罗密欧Giulia的重生。
意大利语中的Quadrifoglio正是四叶草的意思,这种植物一般由三片叶子组成,如果能找到一颗四叶草,是非常幸运的象征。1923年,乌戈·西沃其 (Ugo Sivocci) 驾驶着第一部带有四叶草标识的阿尔法•罗密欧赛车,在Targa Florio耐力赛中一举夺魁,从此以后,四叶草成为了阿尔法·罗密欧旗下车手们的幸运标识,再后来,也逐渐成为了阿尔法·罗密欧高性能车型的标志。
Quadrifoglio四叶草相当于阿尔法•罗密欧车型的高性能版本,相当于奔驰的AMG、宝马的M Power。
最近长安汽车推出了1款第四代CS75 PLUS新增版本——智慧卓越型,官方售价11.59万,叠加现金优惠和置换补贴后,低至9.99万!这款新车的出现,打破了中型燃油SUV市场原有的“平静”。也许在其他竞品看来,长安真的很“不懂事”!
根据此前规划显示,捷豹路虎承诺将在2026年推出6款纯电动车型,其中首款纯电动车型——路虎揽胜纯电版,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推出,那紧随其后的第二款车型你们知道是谁吗?
沃尔沃这次也要在小型纯电SUV市场发力了!7月17日,作为EX30跨界越野版本的沃尔沃EX30 Cross Country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6.38万元,焕新专享参考价23.38万元。此外,沃尔沃EX30后驱长续航版Plus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21.98万。焕新专享参考价17.98万。
低情商说法:奔驰卖的是车标;高情商:奔驰卖的是自己的标准。就拿快要上市的纯电CLA长轴版来说,这车很多的安全设计纯纯多余!
咱们先来看看最核心的亮点!空间!。三排六座布局搭配第二排独立船长椅,比七座车更注重乘坐舒适。车身加长 186 毫米至 4976 毫米,高度增加 44 毫米,更关键的是轴距拉长 150 毫米至 3040 毫米,且全部用于座舱空间 —— 这种将加长尺寸实实在在转化为乘坐空间的设计,比单纯拉长车尾更显诚意,第三排不再是 “应急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