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阁锐·混动
在广汽本田锐·混动联盟当中,雅阁锐·混动是毫无疑问的开创者。从雅阁锐·混动开始,本田i-MMD混动系统开始大规模引入国内,终结了主要竞品一家独大的局面。自从雅阁家族进入第十代以来,不仅设计更加年轻动感,驾控方面也进一步凸显出运动特色,而锐·混动车型更是将这一家族传统发扬光大。
雅阁锐·混动的出现,让凯美瑞双擎遇到了真正的对手。对于中型车而言,舒适、空间、性能、配置都不能少,这些恰好是雅阁锐·混动的长处所在。在第三代i-MMD系统的加持下,雅阁锐·混动获得了更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雅阁锐·混动并没有太多专属设计,只是在翼子板和尾门处增加了“HYBRID”字样。外观设计强调运动,整体姿态低趴修长,车尾向溜背风格靠拢,更能讨好年轻一代消费者。
作为一款主流中型车,雅阁锐·混动并没有在内饰设计方面标新立异,车厢铺陈中规中矩。同级横向对比来看,雅阁锐·混动的中央地台较为宽大,扶手箱宽度理想,左右两位乘客同时使用也不会显得局促。
内饰部分与燃油版最大的差别,还要数SBW电子按键换挡。这套按键组设计十分精巧,P、R、N、D四个键的尺寸、材质和安装角度有所不同,比较容易实现盲操作。换挡区域后面是经济、运动驾驶模式按键,以及EV纯电驱动开关。
方向盘上提供了一组拨片,不过它们并非用于换挡功能,而是用来控制能量回收系统。驾驶者可通过减速拨片实时调整能量回收强度,改变车辆滑行的拖拽感,营造出特有的驾驶乐趣。
雅阁锐·混动将电池组布置在后排座椅下方,避免了对行李厢空间的侵占。在后排坐垫下方,可以看到为电池设置的散热口,这是混动车型的常见设计。
与上代车型相比,雅阁锐·混动的实用性明显更为出色。将电池组移至后座下方后,行李厢空间得到了明显拓展,与燃油版并无明显区别。后排座椅支持整体放倒,满足了装载大件行李的需求。
雅阁锐·混动搭载2.0L i-MMD混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达158kW(215马力)。具体来看,2.0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07kW(145马力)/6200rpm,最大扭矩175Nm/3500rpm;电动机最大功率135kW(184马力),最大扭矩315Nm。
动力系统十分敏捷,中小油门开度下,混动系统能够迅速响应驾驶者的加速请求。由于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多挡位变速箱,所以动力输出非常顺滑,行驶品质实现了明显提升。日常驾驶中,雅阁锐·混动甚至让人联想起电动车,这是传统燃油车甚至动力耦合型混动难以提供的质感。
雅阁不只是看起来更具运动感,开起来也是如此,动力、底盘、转向传递出富有活力的感觉。转向阻尼细腻,随速随角度变化线性,回正力矩也相当饱满。底盘则在舒适与操控之间找到了不错的平衡,过滤大小振动拥有不错的韧性,侧向支撑也能够令人满意。
尽管上市已有两年多时间,但时至今日,雅阁锐·混动的综合实力仍然具备一定优势。凭借i-MMD倾向于电驱动的特点,雅阁锐·混动在动力响应、平顺性等方面占得先天优势。与此同时,轻盈灵动的操控感受很讨人喜欢,开起来不会显得太沉闷,这在中型车级别颇为难得。
凌派锐·混动
凌派锐·混动的推出,标志着本田1.5L i-MMD首次引入国内,降低了本田双电机混动系统的门槛。很多读者朋友可能会好奇,排量从2.0L降低至1.5L之后,i-MMD的精髓能否被完整保留下来。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对凌派锐·混动进行了一番详细体验。
随着技术进步,混合动力系统变得越来越亲民,逐步从中高端车型下放至相对入门的车型。为满足家庭用户对车辆品质的更高要求,广汽本田推出了凌派锐·混动,并为之配备了1.5L i-MMD双电机混动系统。
家族化设计的应用,让凌派锐·混动看起来有了些“小雅阁”的气质,大气之余略带年轻。除“HYBRID”铭牌之外,凌派锐·混动还增加了车尾扰流板,并将前后本田车标更换为蓝底样式,凸显混动身份。
黑棕双色内饰看起来比较温馨,中控台的皮质材料+缝线设计提升了高级感。与自家大哥一样,凌派锐·混动配备了SBW电子换挡、减速拨片、自动空调等配置,没有因级别降低而在这些方面进行简化。
后排小桌板是凌派家族的一大特色配置,放下中央扶手后,可以进一步延伸出一块置物平台,实用性出色。锐·混动版本降低了后排小桌板的门槛,次低配以上车型都有配备。
后排座椅舒适性出色,靠背角度、坐垫长度设计合理,整体承托性令人满意。放在同级横向对比来看,凌派锐·混动的后排体验具有很大优势。该车的电池散热口设置在右后座外侧,采用竖直设计,与雅阁锐·混动有所不同。
凌派锐·混动采用扭力梁后悬挂,后桥空间占用相对较小,因此可以将电池组布置在后桥上方。即便有了电池组的加入,行李厢空间依然较为出色,并在盖板下方提供了备胎。此外,行李厢后方靠近车尾处设计了一个深度可观的储物格,将垂直高度拓展至766mm,这通常是两厢车或SUV才有的表现。
凌派锐·混动还配备了Honda SENSING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带有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交通标志识别、盲区提示以及防碰撞辅助等功能,提升了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
1.5L i-MMD系统的综合最大功率为113kW(154马力),账面参数与海外市场的本田Insight相仿,高于全新一代飞度混动版,在同等排量混动系统中居于领先地位。在我们的实测中,凌派锐·混动用时8.7s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动力性能较同级竞品有一定优势。
混动系统对行驶品质的帮助显而易见,动力响应敏捷,并且输出十分顺滑,这是同级别燃油车无法提供的体验。在城市环境下驾驶,由于功率需求整体不大,所以车辆能够尽可能使用电机驱动,行云流水的驾驶感受颇具电动车风范。
混动系统的加入势必增加整备质量,进而对车辆动态表现造成影响。为此,工程师优化了底盘设计,提升转向响应和滤振表现。凌派锐·混动的底盘调校偏重舒适性,悬挂能够积极吸收细碎颠簸,乘坐氛围比较惬意。得益于长轴距设计,高速稳定性也能令人满意。
相比燃油版车型,凌派锐·混动实现了全方位提升,恍惚间让人感觉高出半个级别。动力系统各个维度的表现都更出色,没什么明显短板,相比主要竞品具备一定优势。可以说,凌派锐·混动将凌派家族的均衡特质进一步发扬光大,成为了一部务实而不将就的出色家用车。
北京越野旗下的61辆BJ80担任阅兵礼炮牵引车、新闻保障车参加阅兵活动,向世界传递新时代自主科技领先实力和民族自信。据悉,从2019年至今,BJ80先后多次担纲国家阅兵仪式上礼炮牵引车的光荣任务。
宝马这次真的要搞事情了!当国内新能源车企还在纯电和插混里卷得头破血流时,宝马直接甩出王炸 ——全新氢动力X5,2028 年可能就要杀进中国市场!这波操作,绝对是对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降维打击!
最近奔驰 EQE 轿车与EQE SUV计划2026年停产的消息,引发了不少关注 —— 这两款车型2021、2022年才陆续发布,生命周期相对较短,今天咱们就客观梳理下背后的逻辑,也结合国内市场聊聊实际情况。
2025年8月29日,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亮相第二十八届成都国际车展,“至境”家族轿车、SUV、MPV三款先导概念车联袂登场。它们基于别克百万级“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不仅是对“至境”品牌量产车型的预演,更彰显了别克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厚储备与前瞻布局。未来8个月内,别克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打造的全新新能源车型,其中包括即将面世的别克至境L7智能豪华轿车。这标志着别克品牌正以先锋科技为“利剑”,在智电新征程上加速发力,通过全球造车底蕴叠加本土创新智慧,持续引领合资2.0时代。
小鹏全新P7卖21.98-25.98万,还有一个30.18万的鹏翼版。起步价比老款P7降了4千元,比P7+高了1.1万元。全系标配800V平台、5C电池、双腔空悬、可变阻尼、HUD等,这入门版就很有性价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