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卡汽车 科技频道 原创]
此刻挥别2020的声音渐弱,2021带来的变化还并不明显,而比亚迪似乎并无暇顾及这些,仍然自顾自地带着新技术和新产品站在了这个寒冬的最前沿。混合动力版秦PLUS DM-i、宋PLUS DM-i和唐DM-i就在刚才已经发布预售了,同时发布的还有比亚迪全新的“DM-i超级混动”技术(下称DM-i混动技术),概念提出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大多数人只知道是以“经济性”为导向的设定。今天我们拿到的就是搭载了这项技术的全新车型:宋PLUS DM-i。
截止到发稿,搭载“DM-i超级混动”技术的各款车型都还只是处于预售阶段,而对于这个阶段的车型而言也许比试驾感受更加重要的,应该是其搭载的技术及其技术所能达到的效果如何。当然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此次我们体验到的宋PLUS DM-i都是试装状态,届时量产还会有微调,所以今天的稿件请容许我先将深度试驾内容留在稍晚些时候为大家献上,先借助宋PLUS DM-i的体验,以及其油耗表现来了解下比亚迪将通过DM-i技术为我们带来些什么。
有些事情需要写在开头:
1、因为DM-i混动技术的发布,原本还没有到发布期的宋PLUS DM-i此次是被提前推到了媒体面前的,所以我们拿到的整车无论是外观、内饰、系统程序等到量产的时候还会有调整。这点,之后的文章中我也会反复提及,希望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保持平常心。
2、我们需要借助产品来和大家聊技术的进步,我想这是十分关键的,同时这项技术也将影响着一个系列的产品。这也就是宋PLUS DM-i在这个时候被推到媒体面前的原因。
3、DM-i混动技术和DM-p在架构上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甚至可以说已经和我们传统认知下的比亚迪混合动力车型都不一样了。它绕过了其它品牌的技术壁垒,正式让混合动力车型回归核心卖点-经济性。
4、文章中会提到较多技术相关的内容,当然我会尽量简化呈现给大家,所以如果有对这方面不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跳着看,有看不明白的大家也可以给我留言。
首先我们来看看车,在早先公布的信息中,宋PLUS已经有了燃油版和纯电的EV版两种车型外观,而混合动力版也就是我们今天体验的这款车型,在外观上又有所变化,前脸取用了纯电车型专属“龙须”造型(与现款汉EV相同),同时中网采用了与汉DM相同的点阵式设计,大嘴依旧。
内饰的设计样式上与燃油版保持一致,这套内饰大家也基本都比较熟悉了。但从已公布的信息中我们能看到官方有专门为宋PLUS DM-i增加了一些特有元素,比如由代表着新能源属性的蓝色元素与代表着沉稳的灰色符号等。
由于车型在整体外观内饰设定上并没有更多变化,所以本文将不再赘述更多,仍对外观内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下方的传送门,先用燃油版解解馋吧。
既然是试驾,那动力总成的介绍及参数原本应该在文中前置给到大家,但由于本次试驾的目的是通过宋PLUS DM-i来进一步让大家了解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而整套技术下比亚迪也提供了4种不同的动力组合供选择,所以我还是决定将这部分数据放在后面的内容中,先结合DM-i混动技术的整个架构来给大家做说明,会相对好理解一些。
虽然这并不是今天的重点,但是该说不说的,关于宋PLUS DM-i的驾驶感受,还是得简单总结下:和官方宣称的一样,它大多数时候开起来更像是一台电车,动力来得明快且直接。ECO模式下的温柔和Sport模式下的暴躁它一个都没有缺失,这不仅得益于系统设定中不同模式的界限分割清晰,更是因为全新的电控系统在执行指令时的坚决。
浅尝即止的驾驶感受总结起来确实有点缥缈,但总的来说这台车依然具备了比亚迪在一开始对混合动力车型定义中的“快”(即便已经没有那么极致了)。另一方面它也具备了市场中对混合动力车型所期待的“省”。所以如果要认真聊宋PLUS DM-i就绕不过“DM-i超级混动”技术,而关于DM-i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模仿个哲学三问,先简单说明下。
DM-i是个啥?
比亚迪于去年(是的已经是去年了)早些时候发布的混合动力车型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比亚迪对旗下的混合动力平台做了调整,分为DM-p和DM-i两个不同倾向。汉DM和唐DM都来自DM-p平台,更加注重动力、加速等的性能表现;而DM-i平台则更加注重经济性。
本质上来说,DM-i被设定成为了以电为主的混合动力架构,是一个以大功率电机驱动和大容量动力电池供能为主、发动机为辅的电混架构。
另外在此次发布的车型中我们也能看到为了区分性能版和经济版,比亚迪在原本给到混动车型的“DM”后缀之后再增加了“-i”的标识。
DM-i的是什么组成的?
DM-i在车内构成的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高效的发动机(目前为一款自然吸气、一款涡轮增压)、取代了传统机械变速箱的EHS电混系统、高容量电池组。我猜你心中一定分别有个答案,后面的文章中我会就这三个部分拆开来单聊,看看和大家猜的是不是一样。
DM-i能解决什么问题?
时下“绿牌”可以说是困扰着不少人,无论混合动力车型是否是时下的最优解,亏电状态下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油耗”依然感人,此番比亚迪顺势将性能和经济性分离,一方面能让大家在选择上有一个更明确的指引,另一方面比亚迪为DM-i车型设定的综合工况续航里程都在1000km+以上,确实是个抢眼的指标。
已知目前市面上的产品,论混动车型在油耗上有突出表现的,也许大家心中都会有一个答案,原因无他,在所有人的心中也许都差不多:“技术好”。这不仅说明了研发的重要性,也说明了工业中技术为王的现状。
而此次比亚迪连技术带产品同时发布的意图也就十分明显了,一方面通过降低购车和用车成本撬动燃油车市场,另一方面顺便冲击下两田在混合动力经济性上的霸主地位的,比亚迪甚至为已经有DM-p版本的唐再推了两款DM-i版本。
如果永动机是个伪命题,那么完美应该也是。所以对于产品而言,只有针对定位的取舍。DM-i的概念其实在比亚迪内部诞生于2008年,而技术只是恰巧走到今天正好能够实现它。那么关于DM-i技术的三大件也许你有兴趣了解一下。
先说电池吧,已经发布一年的刀片电池,目前都是搭载在纯电车型上,而此次随着DM-i平台的发布,比亚迪也专门设计了混动专用刀片电池。体积和安全一直都是刀片电池发布以来的核心卖点,而此次加入的扁平模块化设计,让电池包尺寸灵活性更强,也就进一步提升了车内富裕空间的利用率。
同时新推出的电池还将配备脉冲自加热技术和冷媒直冷技术,脉冲自加热是通过控制电池高频充放电,来达到电池内部生热,相对而言更加直接;而冷媒直冷技术则是利用空调冷媒来对电池包冷板进行制冷,从而对电池实现快速冷却。
DM-i平台车型所搭载的刀片电池包,会根据车型不同而给到不同容量,官方公布的数据是在8.3-21.5kWh,以满足纯电续航在51-120km的设定。那么问题就来了,大多数人买了混动车后是不喜欢充电的,一来是充电慢,二来大约是觉得能加油就凑合。
但为了完成比亚迪对“以电为主”的设定,直流快充也就顺理成章上车了,官方称其充电倍率高达到2C,快充30min能充到80%。
关于发动机,DM-i平台将推出两款发动机,一款为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自吸),采用阿特金森循环,热效率达到43%,压缩比达到15.5;最大输出功率:81kW/6000rpm(110马力),最大输出扭矩:135Nm/ 4500rpm,将搭载在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上。
另一款为而骁云-插混专用涡轮增压1.5Ti高效发动机,采用米勒循环,热效率达到40%,压缩比达到12.5;最大输出功率:102kW/5200rpm(139马力),最大输出扭矩:231Nm/1350-4000rpm,将搭载在唐 DM-i上。
关于这款两款骁云发动机我的同事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一个比较深入的说明,感兴趣的可以移步下方的传送门。
总的来说这两款发动机之所以能做到高效,主要是仗着有电机弥补弱点,所以选择以牺牲一定的升功率和扭矩为代价,从而换来了更高的热效率。这么任性的操作下,让这台发动机不需要全面兼顾高、低速性能,参与工作的时候由电机直接拉升到高效能运行区间,适合直接驱动就直接驱动,不适直接驱动就带着电机发电。原则上来说,它应该是与马自达的压燃发动机无瓜的。
2月12日,吉利银河L6 EM-i上市,推出五大版型,限时价7.98万元至10.68万元,以“一步到位”的定价策略和“五大极致新体验”,瞄准A级电混家轿市场。
宏光MINIEV四门版即将上市,新车比现款马卡龙长19.2厘米,轴距长18厘米,支持手机APP远程互联。新增ESC车身稳定系统、4种驾驶模式和3档能量回收可调。
吉利银河L6 EM-i刚上市,L7 EM-i的消息就来了!新车提供探索版与探索+版2款,可选双色车身。与L6 EM-i一样,L7 EM-i也换装了1.5L插电混动系统,油耗更低。
日前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现代Palisade XRT套件版车型谍照图片,新车也可视为“越野”风格套件版车型,预计最快将于今年年内首发亮相,并有望在同年下半年上市开售。同时其基础款车型或将在今年上半年,继续以进口形式导入国内销售,而XRT套件版车型也有望在后期导入国内销售,同级主要竞争对手包含了大众途昂、坦克500以及福特探险者等车型。
目前大众新款高尔夫GTI以及高尔夫R车型已在海外市场上市开售,市场起售价分别为32,445美元(约为24万)、47,100美元(约为35万人民币),其价格相比前身迎来均小幅上涨。同时新车还对配置方面进行大幅调整,高尔夫R车型也将换装升级后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