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饰设计展示
内饰方面,参加横评的这5款车型也都彰显出了各自的品牌性格。奥迪A6L将整个传统中控区改为两块屏幕,尺寸分别是10.1英寸和8.6英寸,引领了科技潮流;凯迪拉克CT6的内饰以黑色为主,整个内饰设计得有些偏老气,豪华感确实不如奥迪A6L和宝马5系;雷克萨斯的内饰则采用了东方美学设计,能够给人非常温馨的感觉,看得出来是一个有温度的品牌;沃尔沃S90家族化的内饰设计给人一种古典的气息,营造出了低调奢华的内饰风格;宝马5系的内饰采用了分层式的结构,看上去很有豪华气概,非常符合它的定位。
对于造型设计而言,一直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所以在这里我们只做介绍,不做评判。但车辆内部的装配工艺质量和各项配置的丰富程度,则关乎我们日常用车的便利性。对于内饰做工和配置方面的打分,我们会根据车辆的售价、性价比以及诸多客观因素进行评分,以保证横评的公平性。
◆ 内饰中控台做工用料对比
在中控和内饰用料方面,参加横评的5款车型基本都为我们展示出了豪华品牌应该具备的气场。其中,宝马5系和奥迪A4L的内饰在大量皮革和软性材质的基础上,加入了带有纹路的镀铬哑光或是钢琴烤漆饰板,一方面增加了内饰的层次感,一方面则体现出了“科技”的味道;凯迪拉克CT6、雷克萨斯ES和沃尔沃S90则是另辟蹊径,采用了实木内饰板,在凸显豪华感的同时,也带来了环保的理念。
◆ 车门饰板做工用料对比
打开前车门,奥迪A6L的车门衬板使用4种材质,上部为带有缝线的搪塑仿皮纹软质材料,中部使用银色镀铬亚光饰板包裹,扶手位置使用Alcantara真皮包裹,最下方的储物区域也采用了软性搪塑材质,没有出现哪怕一丁点儿硬塑料,值得肯定。
凯迪拉克CT6车门衬板也基本都采用了软性材质,从上到下触手可及的地方都采用了皮革或是软质搪塑材质覆盖,手感还是很不错的。不过深色木纹饰板的加入,还是把车内的活跃感给“打了下来”。
雷克萨斯ES的车门衬板虽然在最下方的储物区域采用了硬质塑料,不过位于扶手位置的皮革饰板采用了黄水晶棕的配色,一扫沉闷的感觉,触感和观感都能给个高分。
沃尔沃S90车门衬板的层次感应该是5车之中最为突出的,大面积的皮质包裹+原木饰板+拉丝金属材质扬声器的组合,带来了相当不错的档次感,美中不足的地方在于车门最下方的储物区域也由硬质塑料构成。
宝马5系的车门衬板根据用料和配色分为了三个层次,无论是材质的使用还是工艺质量,几乎都可以称之为无可挑剔,绝对是标杆级别的表现。
◆仪表盘对比
仪表盘方面,除了雷克萨斯搭载7英寸液晶仪表之外,另外的四款车型均配备了12.3英寸液晶仪表。如果抛开仪表盘的大小,单就功能或是视觉感受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奥迪A6L表现最为出色,它采用的这套仪表虽然已经推出多年,但在现在看来,依然属于标杆级别的产品;其次,就是宝马5系的仪表,无论是界面设计还是颜色搭配,都显示出了不俗的科技感;再者是沃尔沃S90的仪表,这块仪表从界面和显示信息来说,都很符合车辆整体低调奢华的调性,只是相比另外4车颗粒感稍重;凯迪拉克CT6这块仪表的界面,总是会让人联想到别克品牌的车型,在豪华感上的营造还不是非常到位。
◆中控屏对比
近年来,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大尺寸中控屏幕也成为了不可阻挡的造车潮流。其实,触屏交互是一种典型的交互方式,在手机上已经普及,在汽车上也是能够逐渐替代很多物理按键,这样的趋势也是有一定好处的。下面,就让我们再来看看这5款车型在中控屏幕方面的表现。
在这5辆车之中,在中控屏幕一项上表现最好的依旧是宝马5系,它所搭载的这块12.3英寸屏幕尺寸最大,显示效果也很清晰,菜单逻辑清晰,反应速度也很快,同时,iDrive操控模块也被保留了下来,如果您对这套系统比较熟悉的话,操作起来会十分便利;A6L的优点则在于采用了两块中控屏幕,科技感很足,在按压的时候屏幕还能实现震动反馈,体验相当好;沃尔沃S90这块屏幕在功能上比较中规中矩,用起来也没有什么值得吐槽的地方,如果非要挑毛病的话,就是屏幕上比较容易留下指纹;凯迪拉克CT6的车机系统在语音识别方面实现的功能比较单一,系统反应速度也一般,所以得分不是很高;雷克萨斯ES这块屏幕并不支持触控操作,依然是使用手写板来操作控制,系统界面看着也比较老派,显然是有些落伍了。
◆倒车影像功能对比
此次参加横评的5款车型均配备有360°全景影像(A6L试驾车为后期选装,其他车型为标配)。在这项表现上,宝马5系再次以出色的表现拔得头筹,它搭载的这套全景影像可以呈现俯视图、3D视图等多种视角,在清晰度、广角畸变控制、拖影抑制、暗光表现以及轨迹线的跟随速度上,也完全能够令人满意。奥迪A6L、凯迪拉克CT6、沃尔沃S90配备的全景影像使用起来也没有什么毛病,只是视角和功能不如宝马5系那样丰富。受中控屏幕尺寸及分辨率所限,雷克萨斯ES这套全景影像的视觉感受就不如另外4车高级了,颗粒感稍重,同时还存在一定广角畸变。
◆主动安全配置
在主动安全配置方面,我们仿佛来到了沃尔沃S90的“主场”,因为沃尔沃S90配备有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辅助、道路交通标志识别、主动刹车、驾驶疲劳提示等功能,表现足够全面了。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道路交通标志识别之外,其他功能在沃尔沃S90上均是全系标配。不过可惜的是,沃尔沃S90这套自适应巡航系统不支持在全速域条件下工作,所以距离大家熟知的L2级别自动驾驶还是尚有一点差距。再看其他4车,凯迪拉克CT6和雷克萨斯ES在这一项做得也是相当不错,凯迪拉克CT6仅缺失了疲劳驾驶提示功能,雷克萨斯ES也仅是不支持道路交通标志识别,不过,二者都能提供全速自适应巡航功能,也是值得表扬的。当然,在选装“行车安全辅助系统”以及“自动驾驶辅助系统Pro”之后,本次试驾的这辆宝马5系也将主动安全配置武装到了牙齿,只是代价确实不菲(以上两项选装价格共计21900元)。
通过一条奥迪E5 Sportback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视频的发布,奥迪向中国消费者诠释了何谓Z世代豪华品牌电动化新标准。
那咱们今儿就主要说说内饰。有一些小细节:可以看到流媒体后视镜的摄像头,没有腿托,安全带不在座椅上,肯定没零重力,更严格来说是不支持在行驶途中开启零重力。二三排纯平地板,A柱多了个摄像头,估计是人脸识别,自动调整座位之类的,第一次出现纯浅色方向盘另外网上还有这么一种声音,说i8可能取消副驾双联屏,就用“单主屏+AR-HUD”极简设计。说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超4000元,语音控制和AR-HUD足够了。
咱们的谍照摄影师那可是多次出手,之前就多次捕捉到它的身影,而最近这款车的原型车更是厉害,直接脱去伪装,还用上了大量量产部件,让咱们有史以来最清晰地看到了它的真容。我跟你们说啊,它可绝不是简单的加大版Q7,那是有着自己独特魅力和亮点的。
今天早上,何小鹏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的内心始终有一个让人激动的名字,小鹏P7,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次迎来大改款,我们只是把它从未来带到现在。
听日本的同行儿聊,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猜,比亚迪的这个K-CAR价格上,可能跟他们本土的那些比较热门的K-CAR子,差不多,可能还要更便宜一些。在日本这个十分讲究性价比的市场来说,已经足够能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了。更不要说比亚迪在电动车电池、续航和成本控制上的技术,那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