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奥迪Q5 e-tron共有两款动力可供选择,分别是搭载后桥单电机的40 e-tron,和搭载前/后桥双电机的50 e-tron quattro车型。本次体验的上汽奥迪Q5 e-tron 40 星耀版搭载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的后轴电机,搭配83.4kWh的三元锂电池。
(图示为奥迪e-tron,仅作为示意图展示)
底盘结构方面,奥迪Q5 e-tron全系采用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挂。
为了让本次冰雪试驾更加安全、可玩性更高,试驾车型换装了GRIPMAX(格力普)品牌的SureGrip Pro Winter冬季防滑耐磨型轮胎。轮胎尺寸保持了原厂的235/50 R20规格。
这是我第一次驾驶一台后驱SUV在冰面上驰骋,我起初很担心SUV车型较高的重心加后轮驱动的形式在冰面上行驶都会很吃力,更别提驾驶乐趣了。然而在体验过后我发现,我真的低估它的实力了。
出色的瞬态响应能力,让Q5 e-tron拥有出色的机动性。虽然在起步时,强大的扭矩释放还是会突破冰面的摩擦力极限,但好在轮胎能够逐渐找到状态,配合驾驶员右脚的精准控制,在短暂打滑后,车轮就能够很快恢复抓地了。
虽然SUV车型存在车辆重心较高的问题,但好在它是一台新能源车,底盘下方布局了整块的三元锂电池组。即使车头在失控的边缘,车身的横向滑动的姿态过于夸张,Q5 e-tron仍然能够给驾驶员带来一种难得的稳定感,和出色的踏实感。你能够将绝大多数的精力分散给享受驾驶的乐趣,而不是在忙于控车。而当你熟悉过后,你甚至能在熟悉的弯中,欣赏落日的余晖。
不过,在驾驶Q5 e-tron享受失控的乐趣时,有一个细节操控是让我很难忘的。当我正在踩下电门准备起漂时,后轮的限滑机构还是非常迅速的启动了。让驾驶员不至于在起步时因误操作(突然深踩电门踏板)而导致车辆打滑或者发生危险。犹如ABS介入一般的刹车系统效率极高,能够精准控制车身保持直线或方向盘转动的方向行驶,这也是感受冰面乐趣之余的一个小插曲。
编辑点评:
正如上文中所说的,这是我第一次驾驶一台后驱SUV在冰面上完成漂移、控车等有趣的冰上动作。我的确没有想到一台整备超过质量2300kg的大块头,拥有如此灵活的身姿。而更加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以往驾驶高性能车在冰面上都难以完成的连续重心转移动作,却在Q5 e-tron上做的得心应手。要论“扮猪吃老虎”,奥迪Q5 e-tron绝对是最有发言权的。
通过一条奥迪E5 Sportback空气动力学性能优化视频的发布,奥迪向中国消费者诠释了何谓Z世代豪华品牌电动化新标准。
那咱们今儿就主要说说内饰。有一些小细节:可以看到流媒体后视镜的摄像头,没有腿托,安全带不在座椅上,肯定没零重力,更严格来说是不支持在行驶途中开启零重力。二三排纯平地板,A柱多了个摄像头,估计是人脸识别,自动调整座位之类的,第一次出现纯浅色方向盘另外网上还有这么一种声音,说i8可能取消副驾双联屏,就用“单主屏+AR-HUD”极简设计。说这样可以降低硬件成本超4000元,语音控制和AR-HUD足够了。
咱们的谍照摄影师那可是多次出手,之前就多次捕捉到它的身影,而最近这款车的原型车更是厉害,直接脱去伪装,还用上了大量量产部件,让咱们有史以来最清晰地看到了它的真容。我跟你们说啊,它可绝不是简单的加大版Q7,那是有着自己独特魅力和亮点的。
今天早上,何小鹏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们的内心始终有一个让人激动的名字,小鹏P7,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第一次迎来大改款,我们只是把它从未来带到现在。
听日本的同行儿聊,他们根据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猜,比亚迪的这个K-CAR价格上,可能跟他们本土的那些比较热门的K-CAR子,差不多,可能还要更便宜一些。在日本这个十分讲究性价比的市场来说,已经足够能影响到消费者的决策了。更不要说比亚迪在电动车电池、续航和成本控制上的技术,那在全球都是出了名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