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原装进口车的身份卖了将近两年,丰田汉兰达(Highlander)终于如期落户广丰了。包括价格在内,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唯一让我们惊叹的是丰田超强的市场应变能力。针对国内一年来市场变化和汽车相关法规的调整,7座、2.7升两驱等款型都出现在国产车的型谱中。更耐人寻味的是,丰田依靠密集的产品阵容不仅避免了它在国内的两个合资厂同室操戈,也避免了和其他品牌的车型正面交锋,的确是高手所为。
看上去高大威猛的SUV真的都拥有超强的越野能力吗?过去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一定是,现在答案改成了:一定不是!因为这些车型的买主基本上既没有野外探险的需求也不具备复杂野外地形的控车能力,他们只追求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宽敞车身带来的空间感和威猛外形带来的安全感。
丰田汉兰达就是顺应这一潮流的产物,它从外形到性能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那些伪越野者的虚荣心。在这里,伪越野和虚荣心都不是贬义词,它们代表了一种时尚。第一代汉兰达2001年在美国问世,它实际上是构筑在中型轿车(Camry)平台上的多功能车,2007年该车进行了一次换代,主要改动除了外观还包括用3.5升双VVT-i的2GR取代了古老的3.0升1MZ,同时用相对先进的5AT或6AT取代了陈旧的4AT。8年来,各款汉兰达已累计销售115万辆,其中绝大部分销往美国。可以说,经济危机导致的美国车市跳水加快了汉兰达国产化的进程。
汉兰达首次出现在中国市场是在2007年7月,当时的价格是37.98-46.98万元。和大多数进口变国产车型的推广套路相似,汉兰达靠原装进口这张标签树立了高品质、高可靠性的口碑,由于市场定位比较刁钻,同尺寸、同价位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进口汉兰达在2年的“预热期”里卖出了2万多辆,可谓“名利双收”。
由于国内“构成整车特征”等规定的松动,国产汉兰达的进口部件比例相当高,发动机、变速器、前后桥都是进口的,车身电器虽然是“全球采购”,但进口的比例相当高,只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是在广丰的第二工厂完成的。
相比进口车型,国产汉兰达最大的变化是产品线更丰富。由于养路费取消,而5座车和7座车的高速公路通行费一样,因此用户可以选装第三排座椅,车内布局更灵活。另外,由于3.0升以下车型消费税是12%,而3.0-4.0升的消费税是25%,丰田特别推出一款针对中国市场的2.7升4缸车型,价格低至30万元以内。
方方正正的造型不算出彩却也耐看,局部的修饰强化了力量感和稳重感,汉兰达极力向更高级的Land Cruiser风格靠拢。
整体造型比较硬朗,局部设计向Land Cruiser靠拢,后雾灯设计是一处败笔
曾有设计师告诉我,汽车公司的高管在最终审核设计方案时,大家认为最漂亮的方案通常会被砍掉,最终中标的往往是比较平庸的设计。其他公司是否这样我不清楚,但丰田一定是这样的。汉兰达的车身截面近似方形,前脸、尾门等部位的角度几乎与地面垂直,方方正正的造型仿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梯形前脸和车身的整体风格比较匹配,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稳定的形象。2790mm的轴距和4785mm的车身长度表明了它与中型轿车高度同源,只有1910mm的宽度和1760mm的高度是SUV特有的属性。比普通轿车高出的300多毫米有大约一半贡献给了离地间隙,剩下一半用于改善车内空间,别小看这点距离,即使身高超过2米的人坐在前排,头顶离顶篷还有大约一拳的距离。
汉兰达不仅在车身尺寸上与低一个级别的RAV4拉开距离,在车身线条的处理上也极力向更高级别的Land Cruiser靠拢,前后翼子板刻意设计成隆起的肌肉感十足的造型,暗示着巨大的动力和车轮充足的跳动空间,虽然实际情况并非这样。
内饰具有双重性格:精致表明了它的日本车身份,粗犷则表明了它当初是为美国市场量身打造的。配置适可而止,没有一味追高。
今年比亚迪的新车真是一波接着一波,感觉就没停过,昨天海洋网的中大型SUV海狮07 DM-i也上市了。猛地说海狮07 DM-i,你是不是有点懵?不知道这车啥定位?其实这车就是王朝网唐DM-i的“兄弟”车型,也就是以前的护卫舰07 DM-i,以后海洋网的SUV都改叫海狮了,后面数字区分尺寸大小。
理想你这是想让司机都下岗啊!大家端到端大模型都还没研究明白呢,你就已经弄上司机大模型了?昨晚,李厂长又搞事情了,在第二季的AI Talk 上,着重讲了什么是VLA司机大模型,直接把我看呆了。
首先这车终于有姓名了,叫ELEXIO,据说是由北京现代团队打造的,合资公司主导,不是直接从海外弄过来的,模式上类似东风日产的N7。
如何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提升品牌溢价能力与服务体验,将是零跑从“技术先锋”迈向“主流品牌”的关键跨越。
比亚迪海狮 07 DM - i 这款备受瞩目的全新中大型 SUV 即将在5月8日正式上市,那就让我们一起提前来了解一下这款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