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年的开拓先锋们来说,从密苏里河到加州或俄勒冈的路程到这里也就走了三分之一。在进入荒无人烟的西部、开始穿越无尽的山脉和沙漠之前,正好把这儿当成歇脚点。西部的天气常常是烈日高挂万里无云,牲畜很容易中暑而死。烟囱岩实际上只是这条河谷里众多锥形侵蚀岩丘中的一个,其他还有法院岩、监狱岩(听名字就够有西部特色的)和斯考茨布拉夫岩。它们就像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标,排成队列耸立在荒原上。
继续往西北方向走便进入了怀俄明州,翻越了几座高地牧场后经过拉勒米堡,然后转向西南前往独立岩。独立岩是一块巨大的蘑菇状花岗岩,上面有很多当年的开拓者刻下的名字。我们爬上了岩顶去寻找历史的感觉,可是只看到了“狄伦爱凯特琳”这类题字,都是些《圣经•旧约》中典型的开拓者的名字。
在兰德市过了一夜,我们转向南方进发,这段的目的地是南山口附近的大陆分水岭。我从书上看到很多开拓者对南山口的失望。他们为了看到神奇的岩画不辞辛苦爬上山顶,结果眼中只是又一道绵延的山梁和顺势蜿蜒的车辙。有些车辙现在还历历可见。
爬上2362米高的山口,我发现我们这几匹小马有一个共同的特色:要想让它们保持活力,必须降档。它们都是有着双重人格的车。在前4个档位,深踩油门时它们都会表现出狂躁的一面,但在5档或6档,它们立刻变得十分慵懒,让人放松得昏昏欲睡。那些60年代出品肌肉车在穿州过府的长途旅行中可没有如此惬意。
我们驶上28号高速公路,沿着大桑迪河一路向西南,然后拐上372号州际高速公路,向东南沿着绿河一直上了80号州际公路。快到州界了,我们在怀俄明一侧的布瑞哲堡停了下来。这里曾经是军事要塞,也是贸易货栈,现在墙上还贴着一层又一层的快马驿路海报,一草一木间仿佛当年西部的狂野生活再现眼前。
穿过州界进入犹他州,我们经过了美丽的回声谷,一路向南到了盐湖城,然后穿越大盐湖沙漠抵达温多弗。开着Camaro的家伙看到眼前一段笔直的高速路空无一车,就一路油门到底。晚饭时他说最快跑到了261公里/小时,而当我们告诉他这个速度在当地会被判重罪时,他还真被吓着了。
第二天我们由向西转向南进入了内华达州,在93号高速路上顺着伊根山脉开到了伊利市。据说横穿内华达的伊根驿路是快马驿路上最危险的一段,这是因为这里经常有领地被侵犯而满怀愤怒的印第安派尤特人出没。路名源自霍华德•伊根少校,他是一个态度强硬的爱尔兰人,是当地的地区总管,还是摩门教巡视员,两个儿子都是驿路上的骑手。
有一次,他的一个儿子霍华德•兰森•伊根,在投递邮件的途中发现一群派尤特人在伊根峡谷中搭起了营地。为了不耽误投递,他没有绕路,而是策马从营地中穿过,并举枪冲天射击。等派尤特人上马追赶的时候,他已经跑远了。派尤特人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挑衅,不久后放火烧了伊根休息站。
在狭窄但风景秀丽的伊根峡谷中,我们沿着土路开了大约22公里,在一处岔路口停了下来。这里应该就是被烧毁的休息站的遗址。
趁摄影师四处拍照的时候,我和安迪沿一条小路走了一段,发现了一块小墓地。从墓碑上看出这里埋葬着三名军人和一名休息站服务员。往回走的时候,安迪问我:“你知道猫爪印是什么样吗?”
“知道啊,”我回答说。“我家的猫总是在我那辆野马的前机盖上留下好多爪子印。”
“你觉得那些像猫爪印吗?”他指着小路上我们脚边的几处痕迹又问道。
新鲜的泥土上有几个我见过的最大的猫爪印,恐怕斗牛犬才能勉强喂饱它。
“赶紧回车里去吧。”我故作镇定地说道。
安全地回到公路上,一行人沿着50号高速路走完在内华达州境内的剩余路程。这条路号称是“美国最偏僻的高速路”,沿途风景宜人,一路上蜿蜒起伏,经过了好几处盆地、山脉和有着古朴风貌的小镇。
当年快马驿路的骑手们几乎横穿了整个美国,真是件幸福的事。不过仔细想想也不对,多数骑手只是在两个相距160公里的休息站之间往返,沿途的风景再好也会看腻,好比在一小段电线里跑的交流电。尽管驾驶汽车走完全程并不费力,可对当年单枪匹马的年轻骑手来说,这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接下来我们又途经了几个曾经最常被袭击和焚烧的中转站,它们的历史背后都隐藏着若干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之后终于在夜晚赶到了内华达州首府卡森市。因为要翻越内华达山脉,从卡森市到萨克拉门托的驿路在冬季非常难走,但这里也是人口最密集的路段之一,经常能看到牧人和矿工的篷房。我们继续沿50号高速路行进,绕过蔚蓝的太浩湖,翻越山脉后沿着美利坚河行驶,终于来到了萨克拉门托郊外。这座城市还保留着历史遗迹,如同漂浮在现代海洋中的一座西部岛屿。
进入市区,我们在B.F.黑斯汀大楼前停下。这里是驿路的终点,邮件要继续前行到旧金山就得依赖萨克拉门托河的小船了。快递驿马的任务到此结束,我们的行程也画上了句号。尽管一路上要频繁满足摄影师停车拍照的需求,我们还是比小马快递快了四天。
任务结束,该总结一下了。无论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数据,野马都取得了胜利。野马GT仍旧是我的最爱,安迪也把心仪对象从Challenger转向了它,绍恩则把它列在Camaro后面,排名第二。
为什么都喜欢野马呢?首先,在三辆车中它的感觉(实际上也是)最轻、最小巧也最灵活,而且最好地保留着原始血统。虽然它使用了陈旧的整体式后桥,变速器也“只有”5个前进档,它的平衡感却是最棒的,产生的抓地力最强,油耗最低,速度还相当快。对我个人而言,它的座椅和踏板位置都是最舒适的,开起来有很强的运动感,力量足,乐趣十足,排气声也令人着迷。
值得注意的是,最推崇Camaro SS的绍恩是此行中年龄最小的。车身外形早就在他心里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因此这次他能全身心地关注来自同门师兄Corvette的6.2升LS3发动机。这台V8的动力源源不绝,扭矩像载重卡车一样强劲,但运转起来极为顺畅,需要它全力爆发时又很猛烈,强烈的刺激感能让人后脖子上的汗毛根根直立。毫无疑问,它的加速性能也是最突出的。
第三名的Challenger R/T是这三辆美式跑车中最成熟的,估计不少读者都会赞同这个观点。它让人感觉很厚重,工艺很精良,乘坐也很舒适,是最适合高速路的座驾。此外,它的后排座椅和行李厢空间也是三辆车中最大的。如果这是一次横穿美国的长途旅行,我们都会将它作为首选。它的操控和刹车是这组中最弱的,但它还是有很强的竞争力,发动机也能让所有家用轿车相形见绌。Challenger是一位优秀的全能选手,但是从美式肌肉跑车的传统来看,它还是显得文弱了一些。
坦白说,这几辆车都是乐趣十足的驾驶机器,也很少有人愿意对这样的大玩具吹毛求疵。其实我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在销售店试乘试驾一番之后便有了自己的打算——个人情感、历史成就和个人对外观的好恶在选车时都是重要的因素。
在内华达州奥斯汀的某个加油站,一个家伙走过来问我们:“嗯,我该买哪辆车呢?”
“就买外形最让你满意的那个吧,”我回答道。“准错不了。”
我的天哪!朋友们!丰田又又又有出新车了,看看这凯美瑞(雪花屏退场)!好吧不开玩笑了,这可是台货真价实的改款雷克萨斯IS,但你还真别说,这前脸也和凯美瑞太像了吧,设计师这是躺平了吗?
9月8日,深蓝L06首发亮相。这款定位为“长续航磁流变激光智能轿跑”的新车,搭载了与法拉利296 GTB同款的京西集团第四代磁流变悬架系统,能够实现毫秒级响应,精准调节悬挂阻尼,做到“飞坡不跳、过弯不偏”,底盘质感媲美百万级豪车。
在9月9日至14日的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IAA)期间,MINI将巴伐利亚的历史街区打造成了MINI专属的闪耀舞台。两款独家的全新MINI JOHN COOPER WORKS特别版在伦巴赫广场进行了全球首秀,诠释MINI品牌的独特魅力——赛场的轰鸣声和个性的生活方式。而在马克斯·约瑟夫广场的开放空间,MINI把慕尼黑的历史广场改造成了伦敦街头:地铁口、米字旗、潮流氛围齐上阵,甚至还原了电影《偷天换日》中MINI冲出地铁口的经典场景。浓厚的历史气息和英伦式幽默在此交织,仿佛把伦敦的脉动搬进了慕尼黑的心脏,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属MINI的活力。
当大家都把目光锁定在近期发布的宝马新世代iX3、奔驰全新GLC纯电版车型上时,奔驰的又一款畅销车型也在悄然的蓄力中!那在此我就不多卖关子了,没错它就是奔驰全新C级纯电版!
宝马新世代BMW iX3,于9月5日在慕尼黑迎来全球首发。与此同时,其中国专属版本的研发与生产基地探秘直播,也同步在沈阳开展,这款深度契合中国市场需求打造的车型,将于今年年内正式亮相,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量产。宝马集团研发董事普斯特博士日前接受了多家媒体采访,他表示中国是宝马全球创新核心。公司将推出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新世代”车型,深度融合本土生态并针对后排舒适性进行专属优化,全面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承诺。